《更新書堂》· 第 365 篇
内容來源 | 本文爲人民郵電出版社書籍
《10 種洞察》 王可越 著
責編 | 嘯天
第 7574 篇深度好文:2829 字 | 8 分鍾閱讀
當一個人認爲自己運氣好時,他就會保留更多關于 " 好運氣 " 的回憶。
比如,記得自己買彩票中過 10 元;上班遲到,剛好主管不在;打開手機,買到了價格優惠的限量水果。無論事情有多小,都可以變成好運的證據。
但有些人,明明運氣不差,卻經常感歎自己倒黴。遇到好事,他們會說 " 這次碰巧而已〞;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他們會将其放大成 " 流年不順 " 的證據。
明明不順心的事隻發生了一兩次,他們就會感歎:" 爲什麽我總是那麽倒黴?"
當反思 " 我是誰 " 時,我們總會定位到我們内心确認的關鍵詞,這些名詞或形容詞組成自我定義的濾網,過濾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這一套解釋系統也可以叫作 " 心智模式 "。
彼得•聖吉說:" 心智模式是決定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爲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設、歸納,甚至就是圖像、畫面或形象。
心智模式不同的人即便遭遇同樣的事情,也會做出截然不同的解釋。
有人犯了錯會說:" 這次我知道錯了,下次會做得更好一些。" 也有人犯了差不多的錯卻說:" 這證明我有多麽愚蠢。"
有人感到不順時,會覺得 " 不順 " 是通往好事路上的一點小坎坷。有人諸事順利,仍在感歎好時候終究會過去,人生崎岖,充滿坎坷。
一、半杯水效應:認知概念影響選擇
我們内心深處的信念,決定了自我判斷的基礎邏輯。這就像著名的 " 半杯水效應 "。
玻璃杯中裝着半杯水,有人說:" 隻剩下半杯水了!" 還有人說:" 很好,還有半杯水呢!"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我們越相信什麽說法,就會越接近這些說法所描述的狀态。
比如,當你相信了 " 我本質上是自由的〞這種說法時,你的任性和随心所欲就有了理論基礎。在做出選擇的過程中,這種認知概念影響了你的選擇。
在 " 自證預言 " 的現象中," 預測 " 和 " 期待 " 之所以成真,隻是因爲我們相信或預期它們會發生。
我們的行爲傾向于與心中的信念保持一緻。于是,我們相信的預言有很大概率被驗證。
在 " 自證預言 " 的著名實驗中(1968 年羅伯特•羅森塔爾與雅各布森所完成),實驗者爲一所中學的所有學生進行智商測試,之後告訴老師一些學生的智商非常高,讓老師相信這些學生潛力巨大。但事實上實驗者并非真的根據智商篩選學生,所謂的 " 高智商 " 學生是被随機抽取出來的。
這項實驗的結果是,随機抽取的所謂 " 高智商〞 的學生(事實上他們中絕大多數人跟其餘學生的智商不相上下)在之後一年内的學習成績進步很快。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結果?也許是周圍人的期望讓 " 高智商 " 學生感到自信并下意識地更加發奮努力;也有可能是 " 高智商 " 學生被老師區别對待,老師有意或無意地給了他們更複雜的學習任務,以及更積極的評價反饋。
" 優秀 " 的預言一旦啓動,周圍人的态度更有利于這些同學培養 " 自我優越感 "。某種信念喚起了行爲(包括自己和周圍人的),持續的行爲也有可能印證這種信念的準确性。
被持續驗證後,信念與行爲之間不斷形成正反饋,正反饋不斷循環,産生更大的效力。人們先入爲主的判斷和信念,就這樣持續影響着人們行爲的結果。
爲什麽我覺得自己幸運?
除了樂觀的性格因素,家庭給了我持續的正面反饋。從小到大,父母反複跟我強調:你是個幸運的孩子,總是有吉人相助。
盡管我的學習成績一股,但 " 幸運的預言〞 讓我嘗試了别的事情,比如閱讀和寫作。
" 做這件事不太行,也許我的運氣在别的地方 ",相信 " 自己很幸運 " 的我,會格外注意自己遇到的好事。雖然我也會經曆坎坷,但更容易認出一些幸運的結果。
二、自證預言與自我塑造
自證預言揭示了自我認知的漏洞,我們也從中看到了自我塑造的可能性。
隻要改變自我描述,在行動中持續地塑造自我,我們就有可能改變心智模式。
對自我的正面評價,有可能被創造出來。我們甚至可以把自己變成一個 " 天才 " ——在某個小領域且标準不太高的天才。
比如,在廣告公司工作時,我是個點菜天才。中午 AA 制的圓桌工作餐,都是由我專門負責點菜的。同事們都說我比别人更會點菜。
我的原則很簡單: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經濟實惠。關鍵的訣竅隻有一個:快速點菜。我從不詢問大家的意見,七八個人坐在一起,總會有各種猶豫和争執。其實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我點菜的次數越多,同事就越相信我。這種反饋,讓我更相信自己比別人厲害,點菜的權力就更 " 不可侵犯 "。之後,我點菜越來越自信,來自人群的正反饋會持續發揮作用。
" 自證預言〞的另一層含義是,我們的行動會随着自我認知的更換而改變。行動改變了認知,認知推動了進一步的行動。
如果主動挑選 " 關鍵詞 ",我們就有可能控制自己的未來。我們甚至不需要思考 〝我想成爲誰 ",而是當下就認定 " 我是誰 "。
比如,我告訴自己我是個作家。在 " 我是作家〞 的設定之下,我每天就必須寫出點内容,然後發布出去。我寫得多了,寫作水平就會提高,别人也會以作家的身份看待我。這本身就是自我塑造的過程。
自我認知的标準提高後,我的想法和行爲也會随之改變,進而适應新的标準。
有一個帶點神秘色彩的說法:"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在向宇宙表達自己的真實身份。" 這句話也可以換成另一種表達方式: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在向自己表達自己,也是在向别人表達自己;這一切表達逐漸形成我們的 " 宇宙 "。
我們對自己所認定和相信的事情會做得更多,做得多了,就有可能變得擅長。而越擅長之事,我們就越願意做下去。我們的能力與自信心,也更多來源于此。
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會主動挑選自我願景,以此标定人生道路的方向。
英國哲學家阿倫•洪茨曾對一些大學生提問:" 如果錢不是問題,你想幹什麽?"
這是個可怕的問題。洪茨補充道:" 如果你說‘得到錢是最重要的事情’,你的生活就會完全浪費你的時間。"
可是,我們要承認,把掙錢之類的目标當作借口未必就不是件好事。
一旦沒有借口,連自我欺騙都會變得困難。如果你有一億元,你會做什麽呢?用這個問題進行自我測試吧!看起來很容易回答的問題,但大多數人不見得有一個讓自己信服的答案。
從小到大,很多人按照家長和老師的指示選大學和專業,也許還會去找 " 有安全感 " 的工作。
在别人的指導下,很多人走上了看似 " 靠譜 " 的道路。對于聽話的孩子來說,自我選擇就像個難以觸碰的傳說。
" 喜歡 " 和 " 興趣 " 慢慢變得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消失得無影無蹤。也許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也不敢去想 " 我要什麽 "。
我們爲 " 世界不合我意〞而感到痛苦,更讓我們難過的是我們不得不接受 " 我很普通 " 的事實,如果不擁有超越他人的能力,就隻能接受 " 如此平庸 " 的現狀。
可是,通過自我洞察,我們知道了 " 自證預言 " 的秘密。
隻要我們有願景,我們就還能調動自我,調動周圍的環境和人。如果可以選擇自我的關鍵詞,那麽隻要我們的願景足夠明确,相關的事實就總會落在關鍵詞上面。
定義我們的,不僅是過去的記憶,還有我們此刻的觀念和行爲。
一切始于我們的願景。我們期望自己是誰?這也是每個人自我塑造的起點。
*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筆記俠第二屆智能新商業大會
期待和你再次相遇
分享、點贊、在看,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