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執導的新劇《回響》前幾天大結局了。
就演員陣容而言,它絕對稱得上豪華。
前來客串的大咖更是數不勝數:張國立、張嘉益、黃軒、管虎 ……
這誰看了不得啧啧兩聲,豎起大拇指說一句:到底還得是馮導有面兒啊!
可惜,《回響》不隻是存在于馮導朋友圈的《回響》。
它還是頂着愛奇藝迷霧劇場的招牌,披着懸疑劇的殼子,演了場狗血倫理大戲,豆瓣評分隻有 6.1,低到媽見打的《回響》。
圖源:豆瓣
沒看之前她姐不知道它有多爛。
看三集後,惋惜中帶有憤怒,想以後不知道還會有多少優秀演員被馮小剛給毀了。
可等看完全集,再想想馮導之前拍的影視劇,她姐直接悟了。
馮導不是拍不好劇,也不是拍不好女性角色。
而很可能是随着自身地位和年齡的上升,他眼裏隻剩下了一類女人——
允許丈夫花天酒地的正妻,以及慕名而來的小三小四小五。
所以别怪馮導成爲了一位極度精通人性,且又極度物化女性的男講師。
人生如此,夫複何求啊?
虛假的懸疑劇
有一說一,《回響》的開篇還挺像那麽回事。
年輕女孩夏冰清在江邊遇害,兇手連全屍都沒給她留。
另一邊,是宋佳飾演的刑警冉咚咚,當街連開三槍,擊斃一名綁架人質的犯罪嫌疑人,而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夏冰清案件的調查中。
還記得愛奇藝前兩年大爆的懸疑劇嗎?
《隐秘的角落》開篇,張東升帶着嶽父嶽母爬山,結果借拍照爲由靠近,把兩人推下山底摔死。
《沉默的真相》開篇,張超坐地鐵時謊稱自己行李箱裏有炸彈,等拆彈專家來了發現裏面竟然是屍體。
馮導和團隊肯定沒少研究市場。警察追兇、當街槍殺嫌疑人、無名女屍等吸睛元素一擺,收視率還不咔咔上漲?
可開篇再好,也架不住肚子空空。
比如台詞,原著就被吐槽不接地氣,改編成劇後浮誇風格照樣不改。
什麽 " 我們是在社交軟件上認識 ",什麽房東跟房客之間的關系就隻是每月 " 十五号手機響的那聲叮咚 "。
日常點,說 " 我們在微博 / 豆瓣認識 ",或 " 我除了收租平常跟她不聯系 " 很難嗎?
第一集裏,她姐最不能忍的,是冉咚咚當街槍殺犯罪嫌疑人的一場戲。
要知道,劇裏已經強調,即使是多年刑警出身的冉咚咚,在接任務前都有些許不适。
完成任務後,局裏給她安排了心理輔導,怕她有什麽陰影。
到家躺床上,丈夫還把她摟在懷裏安慰。
如果當時身爲普通觀衆的你在場,一連聽到三聲槍聲,再看到血液和屍體,會是什麽反應?
才聽一聲就吓得閉眼捂耳?直接轉頭離去?還是會一連幾天都魂不守舍?甚至晚上開着燈也會做噩夢?
設身處地,她姐和朋友們的反應差不多就是這樣。
然而,《回響》裏的圍觀人群不是。
他們不僅不害怕這種場面,還很興奮。
不是拿手機錄視頻,就是拍手叫好。
她姐很納悶,這些圍觀人群都是哪來的啊,莫不是從非洲某戰場打完暑假工剛回來?
比這些更離譜的是結尾。
經過重重調查,冉咚咚終于發現了夏冰清被害的真相。
夏冰清被迫給人當了小三,又有所企圖。
她金主掏出兩百萬請人讓她閉嘴,這人又找下家,下家又找下家,到最後夏冰情被一個傻子爲了一萬塊錢給殺了,而且這傻子在最後一集才出場。
她姐甚至懷疑,《回響》的懸浮與虛假之所以令人如此不适,不是因爲馮導能力不足。
而是層層外包之下,這劇最後的把關者,可能隻是兩個要價便宜的在校大學生(沒有說大學生不好的意思,重點是便宜)。
大婦和小三
但你要說《回響》隻是一部虛假的懸疑劇,那屬實小瞧它了。
說它爛到不像馮導拍的,更是小瞧它了。
看看主創:總導演馮小剛,總策劃徐帆,編劇 + 原著東西。
他們小時候從民國乃至晚清輩爺爺那耳濡目染,加上社會大染缸的浸染,再曆經數十年沉澱,才終于形成的既可堪裹腦又堅不可摧的價值觀,一股腦全被放進了《回響》裏。
夏冰清爲什麽會被殺?
雖然被強奸,可是她給人家當小三,而且貪得無厭妄想上位,咎由自取。
夏冰清的金主徐山川什麽态度?
我是個正常男人,雖然愛老婆愛孩子,但這麽漂亮的女人勾引我,我沒有把持住不是很正常嘛?
徐山川的老婆什麽态度?
身爲大婦,她當然要向着丈夫啦。
貪财說明他有事業心,好色說明他審美正常。
多年來,不管丈夫是嫖娼、強奸,還是小三小四小五上門挑釁,她自巋然不動。
有時候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你跟他能成是你的本事,最好趁年輕多撈點,不然這錢他也會給别人。
總結一下:丈夫養小三是正常,不離婚是顧家;大婦擺平小三是賢内助,不離婚是拎得清;當小三是不要臉,妄想上位沒門。
圖源:《愛情神話》
如果說《回響》對夏冰清還抱有同情,對徐山川和其妻子還抱有批判,那對女主角冉咚咚可謂是大加贊賞。
名義上,冉咚咚身爲刑警隊長,資曆深厚,精明強幹,是獨立女性的代表,是又一部大女主劇當中的佼佼者。
但實際上,她隻是慕達夫的一名大婦。
戀愛前,慕達夫還是一名文學博士,經由父親介紹,冉咚咚愛上了這位風度翩翩又學識深厚的帥男人。
戀愛後,慕達夫對自己的戀情和與前女友的親密過往全盤托出,沒有一句謊言,讓冉咚咚大爲滿意。
婚後,慕達夫的女碩士瘋狂地愛上了他,冉咚咚上門後,一杯咖啡的功夫就讓對方知難而退。
有夫如此,又有婦如此,天作地和。
但你要說馮導一直認同冉咚咚嗎?當然不。
當她懷疑丈夫有外遇,整天疑神疑鬼、話裏有話時,慕達夫就怒了。
什麽 " 你要這麽想我也沒辦法 ",什麽 " 你以前不這樣啊 ",各種網紅語錄都被他信手拈來。
而在冉咚咚爲他處理 " 求愛者 " 時,他那叫一個柔情似水。
男人的雙标,就在這裏産生。
馮導對于大婦和小三的态度,也就不言自明。
馮導和他的愛妻
也不知道馮導和徐帆如此鍾愛 " 大婦和小三 " 的故事,是不是因爲自己的人生經驗。
任何人不知道馮導和徐帆的愛情故事我都會生氣的,ok?
兩人結婚那天,因爲登記比較麻煩,馮導很生氣,直接跟工作人員杠上了。
" 算了,太麻煩,這婚我不結了還不行嗎!"
徐帆直到今天,還能回想起馮導因爲登記跟人家 " 犯狗脾氣 " 的樣子。
婚後的徐帆那更是叫一個愛啊,高興到一個月吃胖了五斤。
還直言自己是一個棄嬰,而馮導領養了她的心靈,是她一輩子的恩人。
即使馮導出軌,她也是一副無所謂的大婦姿态。
畢竟她家這口子是男的,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她護犢子愛馮導還來不及呢,怎麽會生氣呢?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了!
這麽愛是因爲他們夫妻一見鍾情,曆久彌深,感情愈發深厚嗎?
或許是,但可能也有别的原因。
兩人在一起多年後,馮導才終于跟原配妻子離婚。
接受采訪時,馮導親口承認 " 特别委屈我前妻 ",承認自己 " 最不是東西 ",承認自己 " 喜新厭舊 "。
所以當馮導熱衷于 " 大婦和小三 " 的故事時,有一個特别明顯的事——
他要爲不忠于婚姻與愛情的男人開脫,爲金錢至上的婚戀關系開脫。
唯一的區别,不過是過去借妻子徐帆之口。
說 " 這些是我能忍的事情 ",因爲 " 家裏有個男人還是好 ",可以提供安全感。
今天妻子老了,沒有收視号召力了,不再能夠提供男性凝視了,便換了年輕演員。
那些話便随即從宋佳、吳優等人的口中說出。
下一個被他盯上的女演員會是誰?
在過去的各種采訪中,你不難看到馮導發号施令。
比如跟某退圈的 " 國民老公 " 撕逼,說人家排片太少,不講武德;
某片子票房高,就甩鍋觀衆,說垃圾電影多是因爲垃圾觀衆多;
用了範冰冰演《我不是潘金蓮》,既攫取她的商業價值,又要損她隻是明星不是演員;
聚會上讓《芳華》女主當衆跳舞,以供他們開心;
拍爛片得了金掃帚獎,就破口大罵,還說以後十年的金掃帚獎他都要承包 ……
馮導或許一語成谶了:《隻有芸知道》《南轅北轍》《回響》連連撲街。
但要說屢戰屢敗的馮導能得到教訓,她姐認爲很難。
在剛剛完結的《回響》裏,娛樂圈大咖大把抓。
前兩天馮導主演的國産版《忠犬八公》辦首映禮,馬思純、周冬雨、大鵬、張靜初等圈内人說觀影感受時,就差誇此影隻應天上有。
圖源:新浪微博
坦白說,在她姐這,馮導作品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大婦文學,也不在于小三文學。
而在于一個手上握有權力與資源,身居高位的既得利益者,不願擺脫自己說一不二的話語權。
而他越是擁有話語權,越難以放平心态,以一個普通創作者的角度,去看待今天的觀衆審美,正式今天的觀衆對女性角色的要求。
久而久之,他唯一能擁有的,便是無法察覺觀衆爲何會厭惡其人其影的鈍感。
誰還需要馮小剛
今天的觀衆,變了。
即使前期宣發再怎麽規避,通稿再怎麽買,圈内人再怎麽吹,看完之後片子是什麽貨色,誰心裏都門清。
這是個對大導祛魅的時代。
我們不需要這種意淫式的青春,不需要高高在上的神,不需要爹味的規訓來告訴我們何爲 " 女人的自我修養 "。
我們需要接地氣的互聯網嘴替。
需要導演拍出真正優秀的女性作品,來幫我們說出關心的事,吐出積淤的情。
比如前年的《愛情神話》。
馬伊琍、吳越、倪虹潔三人的角色雖然性格各異,但都有對愛情與婚姻有自我見解,有獨特的對待男人的方式。
更關鍵的是,她們是活生生的人。
有煩惱,有欲望,明常理,會犯錯,敢擔責。
相信許多朋友都忘不了兩年前在抖音、小紅書等平台瘋傳的視頻。
" 三句話,讓男人爲我花了十八萬。"
" 我是一個很善于讓男人爲我花錢的精通人性的女講師。"
這些女王訓練營出身的講師們,大都頂着一頭貴婦妝發,說着但凡系統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中學生都不會相信的謊言。
課程裏還言明面向人群都是大美女、女老闆、富太太。
就差在腦門上寫着:我是騙子,人傻錢多的速來。
由于拿捏了部分智商與學識不高,卻夢想一夜暴富的人們的心理,又撞上 B 站玩梗大潮,這些女講師一度非常火。
但要說拿捏人性、了解男人,這些女講師跟馮導能比嗎?
根本比不了,沒那個實力你知道吧,兩者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她姐這裏也給馮導出點主意。
一:轉行,别拍爛片爛劇了,
去辦辦男神訓練營,教教普信男如何更自信地挑 " 劉亦菲太胖了 " 的毛病,罵谷愛淩 " 在她們村都嫁不出去 "。
二:繼續待在娛樂圈。
但最好放棄大婦和小三的故事,真要拍,不如拍部您在娛樂圈的自傳。
起碼觀衆還能看個樂呵。
您說呢?
監制 - 她姐
作者 - 李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