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 " 王者回歸 ",國産 " 争氣機 " 突破封鎖,華爲的技術突破令人振奮之餘,一件件國産 " 黑科技 " 也引發着外界的關注。
近日,一項屬于 " 低空經濟 " 無人機領域的核心部件," 遙遙領先 " 的大功率無人機電機電調産品,即将正式對外發布,據悉這款完全自主創新的電機電調一體化産品功率重量比高達 6.66kW/kg,爲目前已知航空電機全球第一,超越了西門子 2021 年發布的 5.2kW/kg 的航空電機。
它是由廣州華浦電子研發,産品型号爲 "KP200" 的重載工業無人機電機電調一體化産品。這款産品突破了目前工業無人機電機的功率重量比極限,并以 1200Hz 的變頻能力将電機響應速度提升到毫秒級領域。
在無人機行業從消費級邁向工業級的過程中,它解決了電機重載工況下高溫升、高鐵損、低壽命的世界級難題。在 " 低空經濟 " 成爲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時,助力 " 低空經濟 " 持續高飛。
重載電機助力萬億 " 低空經濟 " 高飛
" 低空經濟 ",是擁有巨大經濟價值和廣闊發展前景的領域,孕育着萬億級的市場空間,無人機行業更是其中代表。
近年來,無人機行業始終保持着高速發展的态勢,并且在技術突破和應用需求的驅動下,越來越多工業無人機被應用到快速物流、應急救援、農林植保、航空測繪等生産領域,行業的發展重點也向專業化及挑戰重載極限轉變。
2023 年 8 月,大疆正式發布首款民用運載無人機 DJI Flycart 30,正式進入運載領域。不止大疆,國内知名物流企業如京東、順豐、三通一達等近年均在布局這一領域,其中順豐已計劃在年内推出大載重物流無人機。細看其中變化,大載重無人機将成爲物流行業巨頭下一個競技場。
而消費級與工業級的核心差别在于,大載重工業級無人機如果要适配更多應用場景,必然要經過 " 油改電 " 降成本,并同時滿足精準操控、人工智能、低故障率、高容錯等多方面需求。
目前受技術限制,大載重工業無人機仍以燃油發動機爲主,而國内已報道的 200kg 荷載純電無人機,如億航消防無人機、小鵬飛行汽車等,其電機電控核心材料或器件大部分采用國外進口,制約了國内大載重無人機的快速發展。而此時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華浦電子重載電機的發布,對中國萬億 " 低空經濟 " 的高飛具備了重大的曆史意義。
" 遙遙領先 ",航空領域國産電機的彎道超車
以全球視野解讀,無人機載重的每一次重量級提升都伴随着材料、結構、芯片、驅動、算法、功率器件等一系列多方面的技術難題。三電系統,電機、電控、電池,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核心競争力,也是重載工業無人機的。以有 " 大心髒 " 之稱的電機技術爲例,電機效率、功率重量比等性能上的提高,都是材料、散熱、電控等各方面的全面進步。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制造 2025 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對驅動電機 20s 有效比功率的發展目标是,2025 年、2030 年分别要達到 ≥4kW/kg 和 ≥5kW/kg。而電動車企特斯拉,其旗下高性能版車型功率重量比爲 5.5kW/kg。
而在航空領域,在公開報道中所見最高功率重量比爲西門子 2021 年交付給英國航空的 50kg 重 260kW 峰值功率的電機,其功率重量比爲 5.2kW/kg。
提高功率重量比并非易事,需要解決的難題非常多,典型的難題有控制器器件損耗加大,降低系統的可靠性,一般解決方案爲采用碳化矽器件替代矽基功率器件,但成本過高;還有電機過熱導緻磁性材料退磁,降低電機效率等等。
如今,在華爲 " 王者歸來 " 之際,一項屬于我國的高功率重量比産品即将正式發布。在 2023 年 9 月 28 日,廣州華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辦以 " 低空未來,智電重載 " 爲主題的發布會,隆重介紹其 KP200 重載工業無人機電機電調一體化産品。
該産品采用了先進前沿技術和創新設計,使得9kg 重量的電機擁有 60kW 的峰值功率,功率重量比達到 6.66kW/kg,更是具有超低溫升、超低鐵損銅損等多方面特性。
在國家必須依靠創新,特别是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的當下,該産品可謂實現國産替代的彎道超車,讓我國走在在該航空電機領域走在走在全球前列。
讓我們相約 9 月 28 日,一起再次見證 " 遙遙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