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全家出行,花了近千元,你給我看假魚 "" 和活體海洋動物養在一起,會不會(對動物)有危害 "" 想法不錯,但(人造鲸鲨)做得有些劣質 "" 假的挺好,鲸鲨屬于大海 " ⋯⋯近日,有關 " 如果你在大型海洋館遇到假鲸鲨怎麽辦 " 的話題在網絡上引發讨論。
今年 " 十一 ",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試營業,吸引大批遊客,衆人期待親眼見到真實的海洋巨獸,但最終卻隻看到了 " 假鲸鲨 ",不少人抱怨被 " 欺騙 "。
圖片來源:網友分享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一個月走訪了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家海洋主題公園并從多位行業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已有至少 5 隻人造鲸鲨投入市場,單隻身價在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行業龍頭海昌海洋公園(02255.HK,股價 0.68 港元,市值 55.18 億港元)同樣選擇 " 人造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造鲸鲨均出自航天科工集團旗下團隊。
" ‘假鲸鲨’事件不隻是遊客糾紛,還折射出海洋主題公園整體的生存困境。"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傑向記者坦言。
鲸鲨是稀有海洋生物,通常壽命可達 70 年以上。記者調查發現,今年 9 月下旬,西南某地有海洋館一隻鲸鲨死亡;海昌海洋公園全國 7 座場館,目前僅剩 1 隻活體鲸鲨。" 人工養殖的大型海洋動物,平均生存年限爲 5 年。" 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主任委員會副主任李建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
鲸鲨、虎鲸等大型海洋動物身價動辄上億元,既是海洋館的重要資産,也是重大風險點。翻開财報,海昌海洋公園近四年合計虧損超 22 億元。行業龍頭尚且困頓,更何況中小海洋館們。砸錢引入 " 黑科技 ",能否拯救海洋主題公園?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真實體驗的今天,機械 " 假魚 " 能替代活體海洋動物嗎?生存危機之下,行業能否找到新的增長點?
鎮館之寶 " 作假 " 算不算欺詐消費者?
鲸鲨體型龐大,全長可達 20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有能力養殖鲸鲨的海洋主題公園并不多,因此擁有鲸鲨的海洋館,通常會以此爲賣點吸引遊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小梅沙海洋世界曾曆經四年多時間重建,總體占地面積超 6 萬平方米,擁有陸生動物、鳍腳類、鲸豚類、鳥類、魚類等 200 多種稀有名貴動物。今年國慶期間 7 天遊客接待量超 10 萬,是深圳的新晉 " 頂流 "。
營業僅 1 個多月,小梅沙海洋世界就飽受質疑。不少消費者認爲," 幾百塊買的票看的卻是假魚 "" 哪個海洋館會有機械魚,離了大譜 "。某購票平台上的 5000 餘條評價中差評近 400 條,多數提到了其中的 " 機甲鲸鲨 ",認爲花錢不值得、受到了欺詐。
小梅沙海洋世界的人造鲸鲨 圖片來源:網友分享截圖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參觀海洋主題公園,爲的是親近海洋動物," 默認的就是看到生活中不常看到的、有生命力的、真實的海洋動物,如果是用機械(代替),就失去了它的稀缺性和真實性 "。
在林煥傑看來,海洋公園應該提前向廣大遊客告知鲸鲨爲機甲鲸鲨,不能等遊客去了自己發現。記者查詢小梅沙海洋世界多個購票平台詳情時,并未發現任何有關機甲鲸鲨的提示,但在其公衆号中可以看到 " 機甲鲸鲨 " 的描述。
對此,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蓉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信息應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若小梅沙海洋世界在宣傳或廣告中聲稱展出真實鲸鲨或擁有真實鲸鲨等,而實際情況不符,則構成虛假宣傳,欺詐遊客。
" 這種形式(人造鲸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公衆對海洋生物保護的意識和關注,但也要認識到,它與真鲨魚之間存在差距,如果消費者感到被誤導,認爲體驗與實際不符,可能會産生負面效果,影響大衆對海洋保護的認同感。" 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主任委員會副主任李建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在展覽前應進行明确标識、透明溝通和正确引導教育,确保公衆了解人造展示的目的。
圖片來源:小梅沙海洋世界微信公衆号
面對争議,小梅沙海洋世界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場館尚處于試運營,已經注意到了消費者的反饋,後續會進行調整。但對于人造鲸鲨價格等方面并未作答。
記者查詢天眼查看到," 小梅沙海洋世界 " 商标歸屬于深圳市海洋世界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實際控股股東爲持股超 98% 的深圳市特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發集團)。據官網介紹,特發集團成立于 1981 年,如今形成了以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産業投資運營、珠寶與文旅時尚産業投資運營、房地産開發經營與物業管理爲核心的多元化産業體系。記者希望就其海洋館業務的相關問題采訪特發集團,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海洋館重金砸 " 黑科技 "
仿生鲸鲨身價最高上千萬元一隻
小梅沙海洋世界掀起争議的 " 人造鲸鲨 " 并非業内首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解到,2022 年,國内海洋主題公園的龍頭海昌海洋公園就已布局,與國内科研團隊共同研發、生産了世界首隻亦是中國首隻仿生鲸鲨。目前,海昌海洋公園已在上海、鄭州兩城的主題公園共投用 4 隻仿真鲸鲨。有業内人士告訴記者,仿生鲸鲨身價十分昂貴,單隻達到數百萬元甚至超千萬元。
10 月 20 日,記者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看到,館内有兩隻人造鲸鲨,但并未遊動,隻是停靠在水面上方的一個角落裏,待到當天人魚表演時,一隻人造鲸鲨才開始 " 遊動 " 配合,能從外觀直接看出 " 機械感 " 滿滿,整個遊動過程較爲平穩,并未展示出活體鲸鲨的動态。
停靠在水面上方角落的人造鲸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詢問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工作人員。多名員工稱,館内仿生鲸鲨充電後,可在水中遊動的時長大約爲 5 個小時,爲了保證演出質量,往往需要人工手動操作仿生鲸鲨的遊動路線。
" 機甲鲸鲨身長約 4.7 米,重超過 430 公斤,皆由全機械打造、人工智能制導高度仿真模拟真實原型動作。" 海昌海洋公園方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海昌海洋公園現有的人造鲸鲨有兩個版本,一種是仿生機甲設計,外形更具科技感;另一種是仿真蒙皮設計,從外觀看更接近活體鲸鲨。
主題海洋公園陸續采用 " 假 " 鲸鲨展示的背後,實則是業内大型海洋動物稀缺的無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當前海昌海洋公園全國 7 個主題項目中,活體鲸鲨僅 1 隻。今年 9 月下旬,西南某地有海洋館的一隻鲸鲨死亡,彼時,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從該海洋館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這頭死亡的鲸鲨體長 8 米左右,曾在館内 " 生活 " 了 9 年。
" 大型海洋動物不能捕撈更不能買賣,海洋館之間可以通過置換的方式引入。" 林煥傑向記者直言,現在國内海洋館普遍缺乏大型海洋動物,不少場館已失去人工繁殖的機會,這導緻業内頭部企業轉向探索 " 高科技 "。
魚群中的人造鲸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上述海昌海洋公園相關負責人亦向記者坦言,鲸鲨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這類大型海洋瀕危物種數量日漸減少,我們希望通過高科技還原,向遊客展示珍稀、瀕危生物遊弋在大海中的風姿;同時,也希望讓更多遊客通過仿生生物了解海洋知識,以科技助力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
多番采訪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目前投入市場的幾隻仿生鲸鲨的幕後制作者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旗下團隊。官網信息顯示,該集團系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中堅力量。
" 與活體鲸鲨相比,人造鲸鲨對環境影響小,避免捕撈和運輸活體鲸鲨,減少對其自然栖息地的影響,有助于生态環境保護意識。且安全性好,避免了活體鲸鲨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和意外事件。" 李建平認爲,通過科技手段提供互動體驗,人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鲸鲨的生物特性與生态環境。
行業龍頭 4 年累計虧損超 22 億元
海洋館企業注冊量逐年下降
" 與樂園型的主題公園相比,海洋主題公園的支出成本更高。遇到疫情等特殊情況,其他主題公園隻要拉下電閘,就能極大降低成本,但擁有動辄上萬隻海洋動物的海洋主題公園養殖成本較高,還要 365 天不斷電來保持恒溫。" 林煥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緻使海洋主題公園至今仍未從疫情中恢複過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現場了解到,于 2021 年底出生的我國首隻虎鲸寶寶 " 胖豆丁 " 由專門保育人員照料。除了每周體檢,還會爲其定制配方奶,一年多時間喝了近 5 噸奶。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虎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近兩年,旅遊市場熱度不斷提升。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國慶假期,國内出遊人次高達 7.65 億,比上年同期增長 5.9%,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10.2%。據海昌海洋公園數據,2024 年國慶長假 7 天,海昌海洋公園旗下各公園及文旅項目累計接待遊客超 80 萬人次,同比 2023 年增長 7.1%。
文旅市場的旺盛卻未能提振公司業績。今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園營收同比增長約 6.8% 至 8 億元,期内虧損 8719.3 萬元。事實上,爲了 " 減負 ",海昌海洋公園曾在 2021 年将旗下武漢、成都、天津、青島的主題公園出售。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從 2020 年至 2023 年,海昌海洋公園 4 年合計虧損 22.35 億元。
行業龍頭已是舉步維艱,中小型海洋館擴張步伐也急速收窄。
"2016 — 2021 年期間,中國海洋主題公園行業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25% 左右。"《2022 — 2027 年中國海洋主題公園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預計,未來幾年行業市場規模将會繼續擴大。但事實上,天眼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從 2019 年至今我國 " 海洋館 / 海洋世界 " 相關企業注冊量呈逐年下降趨勢,截至 2024 年 10 月,現存的相關企業僅 1000 餘家。
生存危機下開啓産品創新
" 人造海洋動物 " 能走多遠
仿生鲸鲨引發的争議,将大型海洋主題公園及中小型海洋館面臨的生存困境擺上台前。
" 人工養殖的大型海洋動物,平均生存年限爲 5 年。" 李建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大型海洋動物,海洋館通常難以提供與其自然栖息地相似的舒适生存環境。
而從生态和氣候角度,李建平進一步向記者表示,海洋館養殖大型海洋動物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打破了生态平衡和物種遺傳多樣性,導緻基因瓶頸;其次,在人工環境,因空間不足和自然行爲受限,大大影響其健康和壽命;再者是養殖和維護大型海洋動物的設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從而産生溫室氣體,間接影響氣候變化;既增加經濟成本,也給環境造成負擔。"
某海洋館的鲸鲨,現已死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在林煥傑等業内人士看來," 海洋生意 " 看起來很美,但不好做。海洋動物是各企業的重要資産,稍有不慎就會給自身帶來重大風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共有 6 隻虎鲸,單隻價格超億元。
一位海洋主題公園的經營者向記者表示,對人造海洋動物的未來并不看好。" 市場不買賬,遊客還是喜歡真實的東西帶來的震撼力。對海洋館來說,人造鲸鲨隻是一個噱頭,如果本來有一個真的,配上機械的,是錦上添花。如果隻有假的,不會有人買賬。"
" 中國主題樂園行業的競争格局日益激烈,既有國際知名品牌的強勢入駐,也有本土品牌的迅速崛起。"《2024 年中國主題樂園行業競争格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指出。
作爲行業細分領域的海洋主題公園亦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林煥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當前文旅産品豐富,海洋主題公園還伴有動物表演的争議。" 未來表演将越來越少,甚至歸零,企業亟須多元化發展,除了傳統的娛樂項目外,要考慮如何加強文化體驗、跨 IP 合作等。"
海洋館的動物表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上述海昌海洋公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主題公園需要更大吸引力的産品,IP 作用才能凸顯。公園已通過打造七萌團、海靈藍星女王、虎鲸胖豆丁等自有海洋 IP 以及與奧特曼、航海王等國際 IP 合作方式,來提升園内 " 二消 " 頻率。同時也加大了在科技方面的探索。目前除了仿生鲸鲨,還有仿生鳐魚、仿生江豚等 10 餘隻仿生産品。未來希望聯合更多專業機構和生物學者,開發更多科技海洋動物,還原遠古海洋生物。
李建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利用科技開發新品是爲海洋館纾困的一種方法,但目前大型仿真海洋動物無法完全模拟活體鲸鲨的行爲與生态特征,可能影響遊客的真實體驗感,且在建造、維護等方面成本較高。" 不過,相信技術的進步能彌合這些方面的問題。我認爲最好的方式,是将海洋館開到大自然裏。"
記者| 杜蔚 宋美璐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 每經視頻 精選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