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7 日訊(編輯 馬蘭)蒙古自古以來以遊牧爲業,農業僅占其國内生産總值的 10%,其畜牧業生産體系卻爲 80% 以上農村人口提供生計,被視爲經濟支柱。
然而,全球氣候變化正在威脅這一生活方式。過去 80 年中,蒙古的氣溫上升了 2.5 攝氏度,導緻幹旱加劇,牧草生長減少。聯合國也指出,過去二十年來,蒙古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增加了一倍,氣候變化導緻土地退化、荒漠化和水資源短缺。
這直接影響到夏季牲畜的成長,導緻其無法生産足夠多的脂肪來應對嚴冬。而到了冬季,波動的氣溫又導緻飼料植物生長艱難,從而對放牧形成惡循環式打擊。
最近的一場暴風雨正是氣候變化對蒙古經濟打擊的最新體現。據悉,蒙古全境 21 個省份中的 20 個都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590 萬隻動物因此喪生死亡,約占去年年底出欄總量的 9%。
低于冰點的氣溫、強風和冰雪可以讓整座山頭的羊群和馬群成片死亡,而這樣的事件在過去十年中已經發生了六次,今年的這一次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降雪量最大的一次。
沖擊深遠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蒙古代表 Matilda Dimovska 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惡性循環,現正威脅成千上萬牧民的生計,給蒙古的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同時威脅古老的遊牧生活方式。
蒙古央行行長 Lkhagvasuren Byadran 上個月則指出,極端的冬季條件可能産生連鎖反應。由于暴風雨,牧民或将難以償還貸款,從而引發更廣泛的經濟問題。
更重要的是,冬季放牧的惡劣條件也導緻了牧民加大購買動物飼料的力度,而這可能會推高谷物價格。數據上看,2 月份蒙古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了 7%。
牧民合作網絡 Eeltei Baylag 的顧問 Munguntsetseg Tsend-ayush 證實,飼料價格已經上漲,甚至在某些地區已經翻了一番。
Munguntsetseg 進一步指出,盡管蒙古各地的損失各不相同,但在一些省份,牧民們已經看到多達 80% 的牲畜死亡。而在未來的幾周内,死亡規模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而蒙古是全球最大的羊絨原料供應國之一,産量占到全球份額的約 20%。去年其未加工羊絨出口量約爲 6450 噸,其中大部分都出口到了中國進行産業再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