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闆日報》11 月 28 日訊(記者 黃心怡 朱淩)滴滴系統再遭遇 " 閃崩 " 危機。
今日早晨,滴滴官方稱經技術團隊連夜修複,滴滴網約車等服務已恢複,用戶可下載滴滴 App 使用打車服務。騎車等服務還在陸續修複中,所有可開鎖或未關鎖的青桔車輛均可免費騎行。
不過,在滴滴發出公告的同時,《科創闆日報》記者在上海、深圳等地使用滴滴呼叫網約車,發現網約車功能并未恢複使用,網絡加載異常,仍無法打車。
一直到上午 9 點 20 分,不少網友反饋無法登陸。
《科創闆日報》記者聯系滴滴相關部門,後者人士表示,以最新公告爲準。記者繼續問及對于此次系統 " 閃崩 " 背後原因,一直未獲回複。
▍有用戶一下子叫來四輛車 且無法取消
截至今天(11 月 28 日)早上,滴滴全系統仍未完全恢複, 多數打車用戶今天早上隻能改用其他網約車平台。有用戶反饋雖然打到了車,但同時來了好幾輛車,最誇張的是一下子叫了四輛車,且無法取消,也無法聯系客服。
這次滴滴系統故障已經持續一夜。
昨日晚間 11 時許,北京、上海等城市大量滴滴用戶表示,滴滴出行 APP 崩潰并顯示網絡異常,用戶無法使用定位功能且無法打車。滴滴支付寶、微信小程序也無法登錄。而記者撥打滴滴出行乘客熱線,提示 " 對方無應答,已關機 "。而滴滴官網也無法訪問,呈現 "502 Bad Gateway" 空白頁面狀态。
除了無法打車,滴滴系統的訂單和計價系統也出現了異常。有用戶表示:司機都把我送到目的地了,還在顯示 " 司機已達到 ",而取消訂單還網絡異常。
還有用戶反饋:明明已經到了目的地還在給我一直計費。幾十塊的行程,最後扣費三百多。
今天早間滴滴回應稱,用戶賬戶中的優惠券可正常使用。如果因故障原因優惠券未生效,用戶原價支付後,故障恢複後系統将自動抵扣優惠券并原路退款(優惠券同等金額);因系統故障導緻的費用支付異常、多扣費等問題,請大家不用擔心,耐心等待,會在事故處理結束後統一結算補償;故障期間騎行未能關鎖的用戶,已扣除費用會原路退回。
▍疑似底層系統遭攻擊
" 滴滴這種複雜 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服務,如果是在基礎設施層崩潰,恢複起來不容易的。"有 IT 業内人士向《科創闆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滴滴系統故障的原因有多方猜測。有互聯網從業者在社交平台爆料稱,是滴滴系統半夜被攻擊所緻。" 服務器沒有物理隔離,物理攻擊後台服務全挂,dc 都上不去。"
對此,有資深 IT 技術總監向《科創闆日報》記者分析,從表現上看,打車、共享單車全挂,不同的業務闆塊之間應該是有隔離的,說明問題出在更加底層的基礎設施。
" 攻擊者一般隻能訪問到應用層,基礎設施訪問不到的。要麽是被攻擊者打穿,要麽是自己系統操作不慎挂了。即便是前者,也算是一種系統缺陷,才會被打穿。"
也有多名互聯網技術人員提到,目前信息較少,很難推測準确的原因。另有滴滴内部人士也對《科創闆日報》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情況。
截至記者發稿,上海、山東、北京多地用戶反應已經可以使用滴滴打車服務,但打車時間較長。有用戶稱:從 9:05 開始叫車叫到 9:35,剛上車,來自高德的司機師傅大喝 : " 哈哈,滴滴叫不到吧!"
《科創闆日報》記者采訪獲悉,不少消費者受滴滴系統崩潰影響,已經選擇使用其他平台。有用戶稱 " 大早上的滴滴挂了,高德、美團爆滿。"
▍内部更新把基礎設施搞崩潰?
經《科創闆日報》記者梳理,滴滴曆史上曾多次出現崩潰。
2015 年 10 月,滴滴出行就曾出現出現崩潰 3 個多小時,無法叫車的情況,彼時滴滴解釋稱深圳部分服務器遭遇技術故障," 目前已經定位故障原因,我們的工程師正在緊急修複,系統正在逐步恢複正常。"
2016 年 7 月,滴滴打車系統整個崩潰,司機與乘客均無法登陸。
2018 年 11 月,滴滴版本更新時,滴滴司機車輛信息全部被清理,無法出車。
2019 年 10 月,滴滴再次崩潰,無法顯示路線。滴滴表示,是系統更新時出現了故障,導緻導航出現問題。
2020 年 9 月,滴滴再現 " 最難打車日 ",多地用戶使用滴滴出行打車時,出現網絡故障的提示,滴滴後續僅稱,技術故障已修複。
2021 年 2 月,滴滴又一次崩了,出現打不了車、發布的行程也看不見、司機接到人後開啓不了訂單、司機無法結束訂單等多種異常情況。
滴滴此前曾推出滴滴雲公有雲服務。不過由于産品線調整, 2023 年 3 月 31 日起不再對外提供公有雲服務。
《科創闆日報》記者發現,滴滴官網的 IP 指向騰訊雲服務器。
美股公告曾顯示,滴滴向騰訊采購支付處理服務、托管服務及雲服務 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的成本費用約 32.6 億元;滴滴向阿裏巴巴采購雲服務及信息技術平台服務 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的成本費用約 32.6 億元。
" 這種一般是做更新、運維時把雲底座、基礎設施帶崩了,滴滴曆史上多次内部更新時崩潰的。異地多活容災似乎也沒起作用。" 一位接近滴滴的 IT 人士告訴《科創闆日報》記者。
(科創闆日報記者 黃心怡 朱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