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太平洋科技
2024 年你在關注什麽?2025 年你又将關注什麽?
從抽象的技術概念到人手必備的生産力工具,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與 AI 的每一次對話,都在預示着,當 AI 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息息相關,離 AI 應用的爆發點也越來越近。
臨近年尾,這兩天 PConline 翻起各大機構總結的年度 AI 趨勢報告時,發現了一個共同的關鍵詞——AI 陪伴。
提起 AI 陪伴你能想起什麽?親子、老人家庭陪護、還是和線上虛拟伴侶談戀愛?
一個大背景是,2024 年四季度以來,随着具身智能概念在資本市場持續火爆,AI 陪伴開始落向硬件。當我們還在質疑與 AI 戀愛隻是自我構建的烏托邦,AI 陪伴已經開始從最開始簡單的聊天機器人,進化到真正可觸可感的 AI 寵物。
虛拟陪伴已然開始顯露出其現實價值。
但正如此前有媒體吐槽網紅直播帶貨就像一場經濟奇迹:一問周圍,沒有一個人在直播間買東西,一看直播間,比上市公司一年利潤還高。
當 AI 陪伴已經悄然成爲了創業領域的大熱門時,一邊是好幾千的 AI 寵物上線即秒空;另一邊則是問起周圍仍是一問三不知:什麽玩意?誰在買?不理解。
" 冰火兩重天 " 背後,AI 陪伴到底是不是僞需求?
AI 陪伴是不是真的有市場?
在 AI 身上找到情緒價值,甚至和 AI 建立親密關系,這在大多數人看來無疑是荒謬的。
但現實是,早在 AI 爆發早期,諸如 Character.AI(以下簡稱 C.AI)這種通過創建虛拟人物并與其進行角色對話的 AI 應用就已經出現,且戰績可查。
甚至于可以說,過去一年,AI 超級應用的進展中,主要也就兩大方向,一是以 ChatGPT 爲代表的生産力工具;二便是以 C.AI 爲代表的虛拟社交。
圖源:QuestMobile
據公開報道,早在 APP 發布之前,C.AI 網頁每月訪問量已經超過 2 億次,用戶平均每次停留時間爲 29 分鍾,相比之下 GPT 隻有 8 分鍾。
AI 陪伴的早期形态其實就是聊天機器人,和我們如今常用的 AI 搜索,本質來說都是一個底層大模型。
AI 伴侶在國内開始被市場注意到,源于今年年初,一位小紅書博主分享的與 GPT 的戀愛日常,讓 AI 伴侶這一小衆賽道開始進入大衆視野。
就在 PConline 以爲随着這波流量過去,與 GPT 談戀愛的這股熱潮也将被逐漸遺忘時,才發現,至少直到近期,仍有不少用戶還在保持與 GPT 的戀愛關系。
圖源:小紅書
這種情感寄托的持續性之強,足以證明 AI 伴侶的商業價值或将具備穿越長周期的能力。
但說到底從功能來說,GPT 的工具屬性還是更強一點。如何瞄準這部分細分人群去挖掘更有價值的流量,如今國内市場已然跑出了一個和 C.AI 一樣專爲虛拟社交而生的垂直 AI 産品——星野。
據 AI 産品榜 11 月數據顯示,星野用戶月活達到 525 萬,在國内 AI 原生應用總榜排名第 7,前 6 名均爲 AI 工具型産品。
圖源:AI 産品榜
星野相較同類産品擁有更大用戶黏性。QuestMobile 發布的 2024 年上半年報告顯示,主流 AIGC 應用的月人均使用天數基本低于 5 天,而星野達到了 7.7 天。
當市場還在讨論 AI 對話類産品的用戶使用頻率不及預期時,作爲目前國内 AI 陪伴産品中月活最高的應用,星野在月活躍率上早已一騎絕塵,遠超豆包等工具型産品。
從落地場景來看,不管是星野,還是目前國内較火的貓箱、築夢島,其實都以角色化爲起點,向故事化延伸,核心都是情景劇本。
諸如 " 被殺人不眨眼的殺手當作目标卻逐漸愛上你 "、" 家世顯赫的竹馬在外人面前都是冰山,隻在你面前嘴毒 "、" 病嬌校花隻愛你 " ……這些看起來或許幼稚 " 中二 " 的人物設定和劇情,和早期的瑪麗蘇文學、現在的霸總短劇一樣,對于很多人來說仍具有吸引力。
圖源:星野
而相比看小說看短劇,能直接與虛拟角色聊天,使他們能更沉浸式地參與劇情并成爲主角,追求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達成的理想化愛情,這何嘗不是一種情感實現和心理滿足。
事實上,虛拟角色的市場需求比我們想象中要大得多。早在 AI 概念還未流行之前,就已經有所雛形。
在如今已然不再小衆的二次元文化中,有一種衍生亞文化,叫做 " 語 c",即語言 cosplay。不同于 cosplay 還需要服裝、道具、造型,語 c 隻需要通過文字去扮演選定的角色,并展開場景對話。
你或許不理解,但不代表市場不存在,圖源:小紅書
由此還衍生出 " 語 c 師 " 這種新型職業——語 c 師要将自己打造成和客戶想要的角色,貼近人設,圍繞着角色的言行标準進行的對話互動。此前,微博一則 " 專職語 c 師月入可超 2 萬 " 的詞條就足以見得 " 語 c" 這種小衆文化的市場需求之大。
簡單來說,隻要你想,你可以和《戀與深空》的 " 沈星回 " 談戀愛,也能和近期熱門電視劇《獵罪圖鑒》的 " 沈翊 " 談戀愛。
這麽聽起來熟悉嗎?實際上,這個模式和 AI 虛拟角色本質上是一樣的。
PConline 在小紅書上搜索語 c 發現,目前語 c 師扮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一些遊戲動漫角色,而據獨立 AI 研究員郎瀚威 Will 調研,C.AI 平台的交互量有 75% 也集中在遊戲 / 動漫領域。
圖源:Will's Character.AI 數據專題研究報告
說到底,雖然實現的路徑不同,但底層邏輯是相似的,根本上的市場需求也是相通的,都是通過語言和劇情,去突破虛構與現實的 " 次元壁 ",讓客戶沉浸于幻想關系,實現情感慰藉和穩定陪伴的作用。
但不同于語 c 實際上 " 皮下 " 還是和真人對話,AI 陪伴顯然更 " 安全 " 也更穩定,相比套着 " 一層皮 " 的真人,與機器人聊天也能讓用戶呈現出更坦誠開放的狀态。
有消費才有消費市場。一定程度上,小衆市場并不代表着市場需求不夠大,反之可能用戶粘性還更高。在小衆市場中,用戶往往對特定的産品或服務有着更高的支付意願,因爲他們的需求可能在主流市場中得不到滿足。這使得小衆市場的用戶更容易成爲高價值用戶。
AI 寵物或将是下一個藍海
據量子位《2024 年度 AI 十大趨勢報告》數據,PConline 縱觀其選取具有代表意義的 AI 産品全景圖時發現,相比如今熱門的 AI 生圖、AI 視頻等熱門賽道産品,AI 陪伴 " 拿得出手 " 的産品已經多于前兩者。
各大玩家争相入局,市場火熱的背後,主要也是因爲 AI 陪伴類産品進入門檻并不高,産品可複制性太強,使得更多玩家湧入市場。
從目前的産品功能來看,這種虛拟角色扮演的 AI 陪伴産品,說到底并不是什麽創新型産品,本質上還是對話式 AI 套上了 " 霸總文學 " 的殼。
市場産品普遍同質化嚴重,可替代性較強。無論是産品設計、角色選擇、聊天風格模型都高度趨同。事實上,不管是 C.AI 還是星野,大部分 AI 陪伴産品的流量生态靠的是 IP 堆疊起來的智能體,平台作爲 IP 的下遊産業,手上并沒有掌握 IP 議價權。
上圖爲貓箱;下圖爲星野
沒有不可替代的内容價值,産品不夠夯實,自然用戶留存也低,靠着 C.AI 每月 9.9 的訂閱費或者星野的 " 續費式聊天 ",AI 伴侶如果始終停留在線上,顯然難以支撐其商業模式。
AI 陪伴需要更穩定、更明朗的盈利模式。新玩家們開始瞄準硬件這一新熱土。
珞博智能的創始人孫兆治曾表示,流量變現問題已經成爲 AI 陪伴類軟件産品的普遍問題," 很多做軟件的創業團隊可能用戶增長情況很好,但就是無法收費,而硬件産品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更容易閉環。陪伴類軟件肯定會因爲其免費的特點占有一定的市場,但硬件産品的玩法多樣性和體驗天花闆肯定是更高的。"
當我們還在探尋對虛拟的 AI 伴侶來說,回應愛和表達愛和回應輸出一段指令是否有區别時,一個真正可觸摸的 AI 寵物顯然更具備現實意義的陪伴價值。
盡管 AI 陪伴是個新賽道,但情感陪護不是,AI 玩偶也不是。
如果不是 "AI 伴侶 " 概念的加持,AI 陪伴更早期爲市場熟知的落地場景,其實就是居家陪護的智能産品,可移動、有攝像頭、異動監測、能對話……這是很多 AI 看護器的基本功能。
但這類強工具屬性的産品顯然不符合 AI 熱潮下新的商業叙事,簡單來說,賣不起價。
PConline 在電商平台搜索 AI 玩偶和 AI 看護時發現,兼具以上幾大功能的 AI 陪護類産品售價普遍在幾百塊不等。而目前市面上較爲出名的 AI 寵物,是一款來自日本的 AI 機器人,名叫 "LOVOT"。
不同于其他 AI 産品,LOVOT 沒有任何生産力,在 LOVOT 的商品詳情頁,你甚至看不到任何實用性的功能,不會說話不會掃地,也不會控制智能家居,它唯一的功能就是陪伴。
來源:lovot.life@ins
據悉,當你收到 LOVOT 打開外包裝盒後看到的第一句話就是 " 你好,愛來了。"
這個除了 " 愛你 ",其他什麽都不會,甚至都沒辦法和你進行對話的機器人,目前的付費方式分爲兩種,一種是 3 萬人民币購買主機 + 每個月 880 元訂閱費;另一種是 6 萬元直接買斷。
作爲純陪伴型機器人,LOVOT 除了會動的眼睛,最大的功能或許是粘人,通過攝像頭,識别個人信息,LOVOT 會而移動到特定的人面前,要求撫摸或抱抱。
在 AI 加持下,LOVOT 可以通過全身内置的攝像頭與傳感器,識别主人的情緒變化,并适時給與回應。據說,LOVOT 還會因爲主人和其他 LOVOT 互動而吃醋。
圖源:LOVOT 官網
雖然在今年 2 月,LOVOT 在中國首店已經落戶上海,但花 6 萬元買一個 AI 玩偶的擁抱,顯然它的目标群體應該不是我們這些打工人。
不隻是 LOVOT,更多主打情緒陪伴的 AI 寵物正成爲 AI 應用端的 " 新寵 ",由卡西歐推出的 AI 寵物 Moflin 相較 LOVOT 體型更小,但也更 " 毛茸茸 "。
據官方介紹,這個長得像倉鼠和兔子結合體的小玩具會動會叫,會感知記憶,并擁有多種情緒反饋,甚至會随着時間以及互動頻率産生強情感連接。它可以通過記憶人的聲音、互動習慣,來分辨誰是主人并作出特定反應,使得互動更加生動和個性化,模拟真實的養寵體驗。
自今年 11 月初發售以來,這個定價不到 2800 元的 AI 寵物很快在官網斷貨,在二手網站上甚至炒至上萬一隻。
雖然 AI 寵物仍是小衆需求,但這股新消費的風也已經吹向了國内市場。官方售價 1399 元的國産版 AI 寵物 Cupboo 咘咘同樣也在經曆斷貨的熱潮,PConline 在其淘寶官方店鋪上搜索,目前仍然處于缺貨的狀态。
當市場還在不斷讨論 AI 搜索是否能通過深度語義理解與專業領域定制化場景,實現颠覆性突破,成爲新入口時,AI 陪伴産品的 " 無用 " 正在成爲其最大的價值。
正如早期泡泡瑪特創始人王甯此前在面對爲什麽不把玩偶做成一個 U 盤的疑問時曾表示,如果讓玩偶變得有用,那銷量一定會下降,因爲你可以需要很多玩偶,但你隻需要一個 U 盤。
" 因爲有用的東西先天就代表着它會退化,會被叠代。"
寫在最後
前段時間,網傳朱嘯虎一則在評價 LOVOT 的朋友圈截圖顯示,他認爲,3000 多美金的 AI 寵物,主要用戶是 40 歲以上女性,因爲年輕女性買不起,AI 寵物關鍵的不是 AI,而是産品定義,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
不管是從産品功能屬性也好,外觀也好,一個事實是,AI 陪伴的理想市場是女性向的情感陪伴。
孫兆治認爲,本質上陪伴機器人的價值與乙女遊戲、潮玩、偶像等文化産品類似,而年輕女性本就是這類産品的重要消費對象。
C.AI、星野等 AI 陪伴類軟件産品在流量上的成功讓大多數 AI 創業者看到了 AI 模型在陪伴産品領域的曙光,這也是孫兆治選擇瞄準年輕女性去做陪伴型機器人的主要原因。
但即使如今大部分已經面世但還未量産的 AI 寵物的定價不至于像 LOVOT 那麽誇張,但動辄幾千上萬的産品無疑意味着它們的受衆群體必須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女性。
這就代表,那些瞄準早期 AI 陪伴軟件市場的潛力,去挖掘硬件市場的創業者,供給和需求兩端市場,是有一定矛盾性的。
星野的用戶畫像中,24 歲及以下年齡占比最大,其中線上消費能力主要在 2000 元以下,如果讓這部分人群花費幾千塊去買一隻 AI 寵物,還要額外花錢去作爲外形維護費,顯然難度并不小,顯然,在線上進行虛拟戀愛那部分用戶的消費能力和真正意義上的 " 實體經濟 " 差别甚大。
我們不否認這種情緒價值在女性消費中的主導作用,但如果僅靠普遍低齡的消費人群在虛拟戀愛上的消費力來作爲 AI 陪伴落地到硬件的主要衡量标準,那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受衆割裂下,女性用戶面對不同形态的 AI 産品,消費能力是否匹配。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臨近尾聲,國内市場真正落地的 AI 寵物産品進行量産的也并不多。珞博智能預計明年發布并量産兩款硬件産品。
而另一家成立于 2022 年的創業公司萌友智能,已經完成了旗下 AI 寵物 Ropet 的研發并在海外衆籌平台 Kickstarter 上線衆籌,衆籌價格爲 199 美元,其創始人何嘉斌表示,如果第一波産品衆籌順利的話,明年 3-4 月份也會在國内上線。
圖源:Ropet 官網
此前行業内将 AIGC 産業的發展共分爲三個階段:培育摸索期(2023-2025),整體均處于業務場景驗證和變現探索期;應用蓬勃期(2025-2027),基本價值創作路徑和技術思路得到确認;整體加速期(2028-2030),産業生态完善。
《黑客帝國》中有個經典命題是,選擇留在現實的藍藥丸,還是去往虛拟的紅藥丸。随着 AI 陪伴從虛拟走向現實,是否與 AI 建立親密關系的探讨已然不再重要,從 AI 陪伴細分到 AI 寵物,2025 年作爲一個關鍵節點,供給的爆發是否會是需求的爆發,我們期待下一個 AI 應用的新議題。
參考資料:
《創始人專訪 | 孫兆治:面向年輕女性的陪伴機器人應該是什麽樣?》第一财經
《人工智能全域變革圖景展望:躍遷點來臨》畢馬威
《這個除了會表達愛什麽都不會的 AI,憑什麽能賣到 7 萬塊?》AI 新榜
《Jellycat 風靡,AI 寵物崛起,人類用什麽抵禦孤獨?》刺猬公社
《誰在使用星野?》新皮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