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臨近,電商平台年内最重要一戰,早已硝煙彌漫。
在消費者無法感知到的角落,有人在努力招商——京東、淘寶天貓自上個月起已連續召開多場商家動員大會;也有人悄悄發力供應鏈、售後物流,比如 10 月 12 日天貓超市聯合菜鳥在北京正式上線半日達服務。
而在各種前哨戰中,搶流量,肯定是極爲關鍵的一環。日前,淘寶聯盟就宣布和 B 站深化戰略合作,淘寶商家通過淘寶聯盟星任務投放 B 站 " 起飛 " 流量後不僅能獲得 10% 引流費用返還,還可以享受 B 站提供的多重流量補貼。
乍一看,淘寶從 B 站那裏占了不少便宜。獲得更多優質流量之餘,商家的引流成本也有望顯著降低。不過 B 站不可能做虧本生意,此番慷慨解囊,想必是看中了淘寶商家的某些價值。
兩家大廠強強聯合,爲本屆雙十一的流量争奪戰開了個好頭。接下來,還有哪些精彩故事等着我們?
拉攏 B 站、打通微信,淘寶瘋狂攢流量
在此次合作中,B 站除了提供常規的引流通道,最重要的變化是補貼力度加大,且深入參與淘寶種草鏈路的打造。
一方面,B 站增加對淘寶聯盟旗下商家額外流量補貼。比如部分垂類商家通過淘寶聯盟星任務向 B 站投放金額超 50 萬的商單時,官方會在核心分區進行二輪推廣。此外,商家采買大額流量時,淘寶聯盟也會爲采買力度較大的商家提供更高比例返現,比如通過星任務投放 B 站 " 起飛 " 流量的商家能得到 10% 返現。
另一方面,B 站爲淘寶商家提供更多數據服務,聯合打造拉新、種草、回搜、交易的完整鏈路。B 站視頻播放頁面就将增加 " 心動 " 按鍵,用戶如果點擊該按鍵即視爲種草成功,相關數據将展示給商家,幫助後者了解消費者喜好。
事實上,淘寶聯盟和 B 站的合作由來已久,隻不過近期不斷深化,加上後者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多,才引起了業内人士更多關注。
早在 2018 年,B 站就宣布和淘寶聯盟達成全面合作,支持 up 主建立淘寶達人賬戶,由雙方共同提供流量扶持,讓 up 主通過直接帶貨、對接商單實現商業化。根據 B 站的官方說法,這次合作最終目的是打造貫穿線上、線下,涵蓋内容、商品、用戶的生态體系。
時任淘寶總裁蔣凡則表示,雙方的合作不僅可以釋放 B 站的商業化潛力,也能 " 讓全世界看到年輕人的創意 "。蔣凡這番話,放到今天仍未過時——B 站對淘寶最大的吸引力,始終是那群年輕、高黏性的核心用戶。
淘寶對流量有無窮無盡的渴望,在業内不是什麽秘密。其面臨的挑戰是,線上購物已經從單純的目的性行爲向随機性、沖動消費過渡,信息流推薦、直播帶來的轉化率要高于傳統的貨架、搜索場域。很多消費者不是帶着明确目的來逛淘寶的,他們在 APP 上停留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促成交易。
讓 APP 變得更好逛,也是淘寶這兩年一直努力的方向。其中就包括引入更多創作者、推出各種互動活動,比如 9 月的淘寶生活季和 7 月上線的夜市活動。隻可惜,光靠自身的努力還是不夠——歸根結底,淘寶身上的工具屬性始終難以磨滅,用戶留存率不低,打開率和活躍度卻遠比不上 B 站等泛娛樂、社交平台。
有鑒于此,在調動站内資源之餘,淘寶還得從站外引入活水,和用戶願意花時間 " 逛 " 的平台打通流量入口。擁有大批優質用戶的 B 站,自然是淘寶最需要的盟友——但并非唯一的盟友。
9 月底,阿裏媽媽宣布和騰訊廣告達成進一步合作協議,幫助淘系電商撬動微信生态的流量。根據雙方的聲明,今年雙十一期間淘寶天貓将和微信合作啓動 " 雙十一超引爆計劃 ",微信視頻号、朋友圈、小程序直接打通淘寶、天貓店鋪和直播間。
淘寶從上述合作中得到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獲得 B 站、微信的馳援,能極大限度滿足自身流量需求。
那麽站在 B 站的角度,爲淘寶商家提供慷慨補貼,又是出于哪些考量?
爲電商平台做嫁衣,B 站不止想賺廣告錢
世間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生意場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饋贈。通過折扣讓利鼓勵淘寶商家加大投放力度、增加廣告收入自然是很重要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B 站的電商廣告走大開環路線,這是早已明确的策略。所謂大開環,核心要義是站内和站外資源結合,通過 B 站站内的效果廣告把優質流量導向站外,幫助電商平台建立種草、轉化、交易閉環。其優惠政策也不是單獨針對淘寶,面向京東、拼多多同樣在會提供相應支持。
除此之外,B 站大方補貼商家還有一重考慮:借後者助力構建電商生态。
B 站想做好電商,同樣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但回到電商三要素——人 - 貨 - 場之中,B 站每一個環節都有大量工作要做。
B 站當然不缺場子,也不缺人——無論是創作者還是用戶資源都非常豐富,隻可惜這些人都不是爲電商準備的。用戶和 up 主對電商帶貨的态度模棱兩可,以至于站内始終沒有形成太濃厚的交易氛圍。
爲了改善這種狀況,B 站在今年 9 月宣布推出 " 超新星計劃 ",承諾投入 1000 萬流量、現金資源孵化一批優質主播,等于通過官方力量推動 up 主從單純的内容創作者向帶貨主播轉型。但 B 站最缺的商家資源、商品供應鏈,單靠自己還是很難在短期内扭轉頹勢。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B 站這兩年的帶貨鏈接确實更多了。隻可惜交易鏈路還不夠簡潔,商品供給也要依賴第三方平台。up 主在視頻、評論區插入的商品鏈接和系統算法推薦給用戶的鏈接,就得跳轉到第三方平台完成交易。
反觀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傳統電商平台,有貨、有成熟的交易生态,其經驗和資源都是 B 站亟需的。表面上看 B 站在此次合作中付出不少,但要是能借第三方平台之手完成用戶教育、做好交易閉環,對後續發展大有裨益。
細看雙方合作條款就能發現,淘寶商家想拿到 B 站的流量補貼,不僅要達到一定的流量采買額度,還要和 B 站創作者、B 站内容生态有良好互動,或直接投放商單——其目的就是給 up 主提供更多可對接的商品、商家,取長補短。
在上述星任務補貼之外,B 站不久前還聯合阿裏媽媽 UD 内容推出雙十一種草反哺激勵計劃:提供最高 21% 的現金、流量補貼。其中,參與 " 全域内容種草快 2.0" 活動可以獲得最高 2% 紅包補貼,參加 B 站 "U 選計劃 " 可以獲得最高 7% 流量激勵,雙方都可以說是下了血本。
(圖片來自哔哩哔哩商業動态)
當然了,B 站電商不會一直依附第三方平台。毋甯說 B 站是想摸着淘寶過河,借後者的經驗、資源優勢先養成用戶交易習慣、确保 up 主平穩轉型,然後再着手搭建自營網絡,孵化、引進更多商家,隻不過這個過程需要更多時間。
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兩者的合作也帶來了一些啓示:想引流獲客的傳統電商平台和想發展電商業務的社交、泛娛樂平台之間,好像真的可以互惠互利、攜手共赢?
互聯互通更進一步,電商、社交平台将探索更多合作模式
在 B 站之外,過去幾年淘寶、京東、拼多多和小紅書、抖音、快手之間一直分分合合。就算後者建立了自己的電商業務,也很難下定決心完全切斷電商平台外鏈。
以種草鏈路最成熟、最受電商平台嫉妒的小紅書爲例。早在 2018 年牽手 B 站不久後,淘寶就向小紅書抛去了橄榄枝,商家可以通過 V 任務平台采買小紅書流量,淘寶還增加了 " 好物點評團 " 闆塊,全面接入小紅書筆記。
2020 年,雙方終于正式打通流量通道,小紅書圖文、直播可以直接挂淘寶外鏈。但短短一年後,小紅書就宣布推出 " 号店一體 " 戰略鼓勵品牌進駐、新人開店,并切斷淘寶外鏈。在此之外,快手也經曆了先切斷後恢複淘寶、京東外鏈的戲劇性場面。
由此可見,新電商平台缺貨,傳統巨頭渴求流量的狀況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太大變化,即便前者已經投入大量資源打造供應鏈、後者也砸了不少錢引流。
電商平台對流量的渴求是相似的,淘寶探路、嘗到甜頭後,電商、社交平台的深化合作可能會成爲新的潮流——特别是考慮到電商購物行爲的社交化傾向這兩年正進一步增強。
根據麥肯錫(中國)的最新調研,中國消費者 50% 的購物興趣、25% 的購物行爲都受到社交内容的影響,經社交平台促成的交易規模較 2019 年同期增長超一倍。但單純的社交電商平台很難站穩腳跟,隻因在流量、商品、售後等各個維度總有欠缺。
也正因如此,社交、泛娛樂平台和傳統電商平台才有互補長短、合作共赢的可能。比如一直坐山觀虎鬥、同樣有意發力電商的騰訊,就是各大電商巨頭虎視眈眈的流量池。
和 B 站等以社交、内容見長的平台一樣,微信也是缺貨的,隻不過微信團隊對商業化一直很克制、很低調,才沒有被外界廣泛讨論。對接淘寶的資源,則無疑能爲微信用戶創造更多交易機會、培養交易習慣,也爲日後發力自營電商業務打好基礎。
在互聯互通的大背景下,阿裏系的淘寶已經撬開微信生态的缺口,兩位老冤家的合作越來越緊密。那麽騰訊和另一個勁敵——字節跳動,是不是也有可能握手言和呢?
隻能說,按照現在的勢頭發展下去,如果有一天能在微信生态内看到越來越多抖音電商廣告、鏈接,也不用太過驚訝。商場上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敵人,隻要符合眼前利益,過往有再大的矛盾都可以暫且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