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後,張小泉(301055.SZ)拍蒜斷刀事件仍在發酵。
近日,信用中國網站更新了一則行政處罰信息,當事人爲張小泉全資子公司杭州張小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張小泉電子商務 ")。信息顯示,當事人組織内部人員建立微信群,以拍 A 發 B 或者拍 A 發 A,成交價 0 元或者 1 元,通過拍圖好評的方式,提高商品的好評率,将差評拉下去。
△圖源:信用中國網
本次刷單事件與一年前的一場輿論風波有關。2022 年 7 月,廣州一名消費者用張小泉菜刀拍蒜,卻将刀拍裂了。客服對此回複稱 " 菜刀不能拍蒜 "。該事件引起網絡熱議。
四個月後,即 2022 年 11 月,張小泉公司創建 " 内部福利群 "。信息顯示,内有員工 88 人,自 2022 年 12 月 1 日至 2023 年 4 月 25 日限量發布商品鏈接 21 批次,其中天貓張小泉官方旗艦店 19 批次,京東張小泉官方旗艦店 2 批次,要求 4 張以上美圖曬圖 +20 字以上好評,拒絕直曬包裝盒,圖片可以采取自己拍或者直播間、平台盜圖等方式,員工上傳符合要求的美圖、評價後,申請客服給予退款,實付 0 元或者 1 元(個别 2 元、10 元、20 元)。
據統計,在上述日期内,張小泉天貓官方旗艦店買家支付次數爲 40.81 萬次,京東官方旗艦店買家支付次數爲 4.58 萬次,兩個平台合計支付 45.39 萬次,銷售額 4128.86 萬元。其中,刷單交易的支付次數占期間成交比爲 0.08%,銷售額占比爲 0.19%。依此計算,約 7.84 萬元銷售額爲刷單所緻。
基于上述刷單事實,監督管理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爲,并處罰款 25 萬元,上繳國庫。
11 月 24 日,時代周報記者撥打張小泉證券部電話,接聽人表示,需發送郵件。郵件發送後,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複。
01 刷單行爲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張小泉始創于公元 1628 年,至今已有近 400 年曆史。官網顯示,張小泉被評爲中華老字号的民族品牌。堅持以 " 良鋼精作,匠心鑄美 " 爲品牌核心。
近兩年來,這家老字号企業卻頻頻 " 翻車 "。
2022 年 7 月,張小泉客服的 " 菜刀不能拍蒜 " 言論,引起消費者質疑,認爲 " 不能拍蒜的菜刀還算菜刀嗎 "。今年 1 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甚至将其歸納爲 2022 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警示企業須尊重消費者權益。
自去年 7 月以來,張小泉的斷刀事件仍在不斷發生。例如,今年 3 月 30 日," 張小泉的刀又斷了 " 登上微博熱搜。
爲了減輕斷刀事件的輿論影響,張小泉選擇了刷單、刷評造假。
事實上,這不是張小泉第一次因造假遭罰款懲罰。信用中國顯示,2021 年,張小泉因虛假宣傳遭杭州市餘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 5 萬元。
事件詳細過程爲,張小泉電子商務在天貓的官方旗艦店銷售烏檀木擀面杖、烏檀木擀面闆、烏檀木擀面闆 + 杖,銷售頁面表述爲 " 加厚實心整木承受能力強 "。後經發現,烏檀木擀面闆實爲烏檀木拼接産品。
此前,刷評産業鏈曾藏身于電商平台。據先鋒快報 2022 年 2 月的報道,在淘寶上輸入刷評,會顯示多個商鋪。價格在每條幾十元到百元不等,有店鋪月銷量高達 7000 多單。
目前,時代周報記者嘗試發現,在淘寶已無相關店鋪。在鹹魚上搜索刷評,則自動跳出 " 堅決杜絕水軍行爲 " 的頁面。
△圖源:鹹魚自動跳出 " 堅決杜絕水軍行爲 " 頁面
但刷單、刷好評行爲依然存在。今年 10 月,中國警察網顯示,吳某發現很多網店賣家願意爲了銷量和好評支付酬勞。于是吳某通過提供 " 刷單 ",不到一年半的時間獲利 9 萬餘元,最終被依法刑事拘留。
今年雙十一期間,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的一批網絡交易違法典型案例顯示,東莞某醫藥有限公司在天貓平台開設網店 " 某藥房旗艦店 ",爲擴大某産品網絡銷售量,盡快提高網店信用和消費者的認可程度,當事人雇傭第三方運營團隊對上述網店進行運營管理,讓其對該産品進行刷單。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爲,并作出罰款 10 萬元的行政處罰。
近期,江蘇省市場監管局也公布了 10 起包含刷單炒信等不正當競争案件,涉案的企業和商家中,有的組織人員大規模 " 刷單 " 造假,有的委托刷手虛構交易記錄。
△圖源:江蘇市場監管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刷好評行爲違反了《反不正當競争法》規定的 " 經營者的不正當競争行爲包括虛假宣傳、惡意诋毀競争對手等 "。于消費者而言,刷好評現象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具有知情權,經營者進行經營活動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 應該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執行,提高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同時也需要電商平台加強對商家行爲的監管,以維護市場的公平競争和消費者的權益。" 付建表示。
02 刷單或因業績持續下滑
張小泉刷好評的行爲與其對業績不斷下滑的擔憂有關。
自 2021 年 9 月上市以來,張小泉的業績持續下降。
Wind 數據顯示,2021 年、2022 年,張小泉分别實現營業收入 7.60 億元和 8.27 億元,歸母淨利潤 0.79 億元和 0.41 億元。
△圖片來源:Wind
尤其是 2022 年,盡管張小泉的營收同比上漲 8.75%,但歸母淨利潤近乎腰斬,同比下跌 47.30%。
具體來看,張小泉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淨利潤影響達 10% 以上的參股公司淨利潤均出現了下滑。截至 2022 年年底,張小泉電子商務實現淨利潤 4349.03 萬元,同比下降 15.03%;陽江張小泉實現淨利潤 -2149.54 萬元,2021 年淨利潤爲 -902.18 萬元。上海張小泉實現淨利潤 -752.47 萬元。
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張小泉營收 5.66 億元,同比下滑 13.8%;淨利潤 1231 萬元,同比下滑 70.37%。
△圖源:同花順
今年雙十一期間,張小泉出現在了小楊哥直播間。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提問," 合作效果如何?爲公司業績能否帶來提升?" 張小泉沒有直接給出具體數據,隻是表示," 公司在持續鞏固原有傳統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礎上,積極拓展新興電商渠道,與優秀抖音直播間、達人開展了業務合作,進一步豐富了業務内容和銷售渠道,有助于提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圖源:飛瓜數據
飛瓜數據顯示,自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23 日,近一個月時間,張小泉僅 11 月 10 日、11 月 11 日直播銷量在 7500 至 1 萬之間。至 11 月 23 日,張小泉直播銷量已恢複至近一月時間的銷量常态,在 1000 至 2500 之間。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張小泉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針對該事件,公司第一時間對電商子公司展開了調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并在内部進行了通報及合規宣導,也積極制定和落實了改進措施,進一步規範内控流程與紀律,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在收到上述處罰通知後,公司已在規定時間内繳納罰款。
或是爲了緩解此次處罰的影響,11 月 22 日,張小泉董秘平燕娜、證代劉世超接待了興業證券研究員閻常銘的調研,并回答了 " 公司如何保證産品質量 " 的問題。
張小泉方面表示," 爲持續提升産品品質及使用體驗,張小泉不斷在産品設計、原料管理、工藝改善、生産制造、标準測試、供應商管理、監督檢測等方面進行優化提升,以增加産品的使用壽命和适用場景。特别針對刀具可靠性提升開展專項重點工作,重新制定并實施更高要求的内部刀具質量标準,明确并落實刀具拍打、抗跌落、結構測試等規準。"
從二級市場來看,股價或是受到了負面消息影響,11 月 24 日收盤,張小泉以下跌 0.99% 報收 14.99 元,公司市值跌至 23 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