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預計超 2 萬億元地方債額度提前下達至地方,加上地方已經獲得 2 萬億元用于置換隐性債務的再融資債券額度,專家普遍預計明年一季度發債規模将超 1 萬億元。
爲了穩住 2025 年經濟,地方相繼公開明年一季度政府債券發行計劃,以盡早借錢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穩投資穩經濟。
根據第一财經統計,截至 12 月 23 日下午 5 點,四川、福建、河北、貴州、雲南、海南、甘肅、甯波八個地方在中國債券信息網上公開了明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計劃,發債總規模超 3000 億元。其中四川、海南計劃在明年 1 月下旬發行新增債券。
中央财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财經,這意味着 2025 年部分新增債務額度已經提前下達至各省市,預計這一額度可能在 2.7 萬億元左右。後續還将有其他省市密集披露一季度發債計劃,預計明年一季度發債進度會快于今年同期,這對拉動有效投資、帶動明年一季度經濟穩定增長有積極意義。
2025 年地方發債将啓
中國經濟穩步恢複,但明年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爲此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實施更加積極的财政政策,這就包括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等。而且會議提出,要把握政策取向,講求時機力度,各項工作能早則早、抓緊抓實,保證足夠力度。
在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較大,政府投資更加依賴發行債券籌資的現狀下,明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投向等是觀察财政發力的一個重要窗口。
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12 月中旬以來,已經有上述八個地方公開了明年一季度發債計劃,合計約 3387 億元,其中新增債券約 1041 億元,再融資債券約 2346 億元。
新增債券資金主要用于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民生項目等的建設。而再融資債券則主要用于償還到期債務本金,或用于置換隐性債務等,屬于 " 借新還舊 "。
比如,根據四川省财政廳數據,明年一季度四川計劃發行 1495 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其中發行新增債券 900 億元,計劃分别在 1 月下旬發行新增一般債券 200 億元,新增專項債券 400 億元,3 月中旬發行新增專項債券 300 億元。海南計劃在明年 1 月下旬發行 30 億元新增一般債券,3 月發行 100 億元新增專項債券。
早在 11 月,财政部就表示正在制定 2025 年地方債額度提前下達的工作方案。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包括一般債務限額和專項債務限額)的 60% 以内,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以便于地方加快發債進度,保障重點領域重大項目資金需求,發揮政府債券資金對穩投資、擴内需、補短闆的重要作用。
中國城投五十人論壇秘書長胡恒松告訴第一财經,随着上述地方披露一季度新增債券發行額度,這意味着 2025 年部分新增債務限額已經提前下達到地方。除此之外,2025 年用于置換隐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券額度也已經下達至各省市。預計其他省份近期也會密集公開 2025 年一季度專項債發行計劃。
根據官方數據,2024 年新增債務限額爲 4.62 萬億元,按照 60% 上限比例計算,2025 年提前下達新增債務限額将低于約 2.77 萬億元。而從此前幾年實踐來看,财政部曾多次頂額下達提前地方債務額度。專家普遍預計提前下達額度将超 2 萬億元。
根據财政部數據,2022 年至 2024 年的一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均超 1 萬億元,分别約 1.8 萬億元、2.1 萬億元、1.6 萬億元。
明年預計超 2 萬億元地方債額度提前下達至地方,加上地方已經獲得 2 萬億元用于置換隐性債務的再融資債券額度,專家普遍預計明年一季度發債規模将超 1 萬億元。
預計明年發債進度快于今年
今年一季度發債節奏慢于上一年,但專家普遍預計 2025 年地方發債節奏将加快。
" 從最近 2 萬億元置換隐性債務的再融資債券發行來看,僅用 1 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地方發債積極性高。在當前地方财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地方對債券資金需求旺盛,預計明年發債進度要快于今年。" 溫來成說。
胡恒松認爲,2025 年的經濟發展形勢會更爲複雜,因此 2025 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的專項債發行進度會加速,尤其是用于置換隐性債務的部分。這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财務負擔,助推經濟增長。同時,土地儲備專項債券随時可能會重啓,有可能加大發行規模,用于對沖房地産下行壓力,這也有助于加速上半年專項債發行進度。
爲了用好巨額專項債資金,明年專項債管理制度将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确要求,要實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 " 負面清單 " 管理,允許用于土地儲備、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擴大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告訴第一财經,當前專項債既有禁止投向領域的 " 負面清單 ",又同時有支持投向領域的 " 正面清單 ",且更多以 " 正面清單 " 爲主。而此次會議強調了專項債投向領域實行 " 負面清單 " 管理,意味着未來 " 負面清單 " 之外的領域,專項債都可以投,實際是拓寬了專項債投向領域,這有利于地方政府找到合适的專項債項目,讓債務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以穩投資穩經濟。
上述國常會提出,要優化專項債項目審核和管理機制,适度增加地方政府自主權和靈活性,提高債券發行使用效率。近日審計署公開的審計整改報告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财政部選擇部分經濟體量較大、管理基礎好,以及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地區研究開展專項債券項目 " 自審自發 " 試點,給予地方更多項目審核自主權。
胡恒松表示,這意味着專項債項目審核權或試點下放至省級。如果審核權下放至省級,則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發展需求及時确定合适的募投項目,縮短項目申報和審核周期,使基礎設施項目等能夠更快推進,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另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将會同财政部優化專項債券項目管理機制,推動各地常态化謀劃儲備專項債券項目;建立在建項目續發專項債券 " 綠色通道 ",督促各地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繼續開展專項債券資金使用年度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