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11 月 13 日消息,自今年 1 月 16 日恢複新用戶注冊後,滴滴主營業務加速回血,逐步奪回失去的網約車市場份額。
今日,滴滴交出 2023 年三季度成績單,披露了核心平台事務的業績表現,各項指标均獲得不同程度的增長。
營收上,三季度滴滴實現總收入 514 億元,同比增長 25%,創曆史新高。其中,中國出行實現收入 466 億元,同比增長 27%;國際業務實現收入 20 億元,同比增長 28%。
利潤方面,滴滴仍未實現全面盈利,三季度經調整 EBITA 虧損 3 億元。但中國出行業務保持盈利,經調整 EBITA 盈利 15 億元,這也是滴滴中國出行業務連續三個季度保持盈利。
滴滴在三季度的單量整體延續了前兩個季度的增長态勢,核心平台總單量達到 35.79 億單,同比增長 34%。其中,中國出行總單量爲 28.78 億單,同比增長 32%。以此計算,中國出行三季度日均單量達到 3130 萬單,突破單季度曆史峰值。
三季度,滴滴戰略進一步聚焦于出行服務,同時圍繞出行開展新興業務探索。滴滴董事長兼 CEO 程維表示," 未來,我們将繼續拓實主業,提升産品和服務能力,爲乘客、司機和生态夥伴提供更好的服務。"
回歸網約車主業 國内出行日均單量 3130 萬創新高
今年 8 月底,滴滴出售智能電動汽車項目時,關于滴滴回歸主業網約車的猜測鋪天蓋地。10 月 9 日,晚點 LatePost 曝光了滴滴日單量增長目标,又印證了這一點。
據晚點 LatePost 報道,未來三年,滴滴對其中國出行業務的日單量增長目标爲:2023 年計劃增長 45%,2024 年和 2025 年每年分别增長 10%-15%。
2023 年前三季度,滴滴中國出行業務總單量分别爲 23.25 億單、26.74 億單、28.78 億單,分别同比增長 14.4%、47.7%、32%。以此計算,前三季度日均訂單量分别約爲 2530 萬單(3 月日均單量 2820 萬單)、2940 萬單、3130 萬單。
按照這個增長态勢,2023 年全年,滴滴中國出行業務的日均訂單量有望穩定在 2900 萬單以上。若能在未來兩年保持 15% 的增長,則意味着滴滴在 2025 年将達到 4000 萬單的日均單量。
今年滴滴 APP 恢複上架後,滴滴的業務戰略重心放在如何收複失去的網約車市場份額。滴滴董事長兼 CEO 程維也在 Q3 财報中表示," 得益于國内出行需求的不斷恢複,我們的各項業務在第三季度持續穩健增長,公司戰略進一步聚焦于出行服務。"
據了解,圍繞暑期、演唱會等熱門出行場景,滴滴在三季度持續加碼精細化運營,爲用戶發放多重打車福利,進一步帶動出行需求增長。三季度,滴滴核心平台總交易額(GTV)915 億元,同比增長 37%。其中,中國出行總交易額 725 億元,同比增長 33%。
利潤方面,滴滴中國出行業務 Q3 經調整 EBITA 盈利 15 億元,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前兩個季度經調整 EBITA 盈利分别爲 10.4 億元、14.4 億元。
總體來看,滴滴仍未實現全面盈利,三季度經調整 EBITA 虧損 3 億元。
圍繞出行探索新業務 自動駕駛進程加快
在主業網約車之外,滴滴圍繞出行開展新的業務探索,在貨運、租車、自動駕駛等領域均有新動作。
今年 6 月,滴滴租車業務正式上線,該業務采用聚合模式,接入了攜程租車、哈啰租車、悟空租車等。9 月 6 日,一嗨租車 1.1 萬個直營網點接入滴滴 APP,這也是滴滴租車首次直連國内頭部自營租車品牌。
自動駕駛業務上,自今年 4 月,滴滴自動駕駛舉辦開放日,詳細分享對自動駕駛的探索和思考之後,便一直新動作不斷。開放日當天,滴滴發布了首款未來服務概念車 DiDi Neuron,并透露首款量産車型計劃于 2025 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
5 月,滴滴與廣汽埃安成立合資公司,計劃 2025 年推出自動駕駛汽車。此外,滴滴自動駕駛還與法雷奧簽署戰略合作及投資意向書,法雷奧将對滴滴自動駕駛進行戰略投資,并共同開發針對 L4 級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的智能安全解決方案。
10 月,滴滴自動駕駛宣布獲廣汽集團投資。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資本與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将按同等比例共同出資設立專項基金,投資滴滴自動駕駛不超過 1.49 億美元。
獲得融資後,滴滴自動駕駛将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快推進産品應用以及産業鏈的開放合作,建設開放、可持續的産業生态平台,加速推進自動駕駛的規模化和商業化應用。
此外,滴滴在自動駕駛貨運上持續投入,KargoBot 專注 L4 級别幹線貨運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和商業化運營,目前已擁有超過 100 台自動駕駛卡車,在華北、西北地區開展常态化測試及運營。
10 月 17 日,KargoBot(卡爾動力)宣布從滴滴自動駕駛的創新業務升級爲創業公司獨立運營。據 36 氪消息,KargoBot 已獲得鄂爾多斯集團及其他機構的超 4.5 億元投資。滴滴自動駕駛創新業務負責人韋峻青轉任爲 KargoBot CEO。
這一系列動作表明,滴滴在自動駕駛業務的研發進程加快,正加速推進自動駕駛的規模化和商業化應用。
相較之下,網約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争,增長空間有限,且競争激烈。而自動駕駛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業内認爲,布局自動駕駛等新業務,可以爲滴滴帶來新的增量。
從财報來看,充沛的現金儲備也爲滴滴在新業務的探索上提供了支撐。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滴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和理财投資餘額爲 546 億元,相比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 488 億元有所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自動駕駛、貨運等市場競争同樣激烈,這些新業務具體能爲滴滴帶來多少增量,還需要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