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新能源車的聲量日漸壯大,但回歸市場,你會發現緊湊型 SUV 依然是 15 萬元以下最火爆的市場之一。近日,北京現代就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緊湊型 SUV ——沐飒,和鋒蘭達等車型形成正面交鋒。
如果聽到這個名字你有點蒙圈,你可以把他當成是 ix35 的換代産品,沐飒其實是由英文名音譯而來,英文名叫 MUFASA,就是我們熟知的獅子王裏的老獅子王,毫不掩飾北京現代想讓其在同級稱王的野心。
但官方并不想我們對它與 ix35 粗暴挂鈎,除了因爲名字上的變化,這台沐飒在出身上要來得更優秀,基于與自家大哥途勝 L 一樣現代最新的 i-GMP 平台打造而來,也是該平台第四款車型,系出豪門。
除了平台更叠,新車從外觀、内飾以及動力上都與 ix35 截然不同。
No.1
設計依然是韓系的标簽
首先看外觀,車頭采用了大面積的黑色格栅,近看是一種立體的近乎封閉式的設計,有種大哥帕裏斯帝的感覺。
大燈組采用了分體式的設計,内側是由 5 組不同造型的 LED 燈帶組成的日間行車燈,外側是遠、近光燈。燈組下方的前保險杠采用了獠牙式的設計,給整車營造出一種運動感。
側面一條平直硬朗的腰線從車頭一直延伸至車尾,給人一種幹淨、清爽、硬朗的感覺。
細心留意可以發現,沐飒的側面雖然簡潔,但卻有不少有意思的小設計。比如說門邊上安上了一種黑色包邊的塑料防擦條,防擦條上有一定的造型設計,與整車設計渾然一體。
在後輪拱處還做了寬體式的設計,巧妙地減少了設計上的臃腫感。
輪拱下面是一個雙色拼色輪毂,輪胎尺寸爲 225/55/R18,放在同級裏尺寸還算不錯。
尺寸方面,沐飒車身長寬高分别爲 4475/1850/1665mm,軸距爲 2680mm。放在日系老對手裏面,除了車長稍稍短于豐田鋒蘭達,比缤智、逍客都要大一些。
尾部的設計沒有采用時下爛俗的貫穿式尾燈,而是采用了一種環形設計,尾燈中央是一塊配有現代英文字母的黑色飾闆,尾門繞流闆上還有一個高位刹車燈,夜晚點亮後辨識度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細心留意可以發現尾部的設計是沒有外露排氣的,取而代之的是霧燈以及黑色飾闆,真正的尾燈隐藏在車底。
No.2
現代也是空間魔術師?
沐飒這款車,主打的是一個出色的家用空間,官方提出一個 " 輪上智能兩室一廳 ",總體來講,就是突出一個家用 SUV 的概念。
以前我們常說,本田是空間魔術師,其實現代也不逞多讓。在沐飒身上,我們看到了設計師對空間設計的一些巧思。
首先中控屏采用的是由兩塊 12.3 英寸高清液晶屏組成的雙聯屏(頂配版本),内置的語音助手無論是響應速度還是功能放在合資品牌中算是不錯的水準,另外還提供了在線導航、音樂、愛奇藝視頻等功能,并且也支持百度 CarLife,隻是沒有蘋果的 CarPlay 和華爲 HiCar,考慮到這兩個品牌在國内市場占據的江山,沐飒多少有點吃虧。
雙聯屏兩側的空調出風口配備了漸變色氛圍燈,在空調溫度變化時、駕駛模式切換時均會對應不同的顔色,設計感還是不錯的。
空調出風口下方是一塊獨立的觸控面闆。在這裏可以調節音量、電台、切歌等多媒體功能,也可以調節空調的各種設置,是一種觸屏 + 實體按鍵的設計,使用起來非常便利。
右邊的 TUNE 按鈕在地圖模式下還能縮放地圖大小,非常有意思。
面闆下方則是一個儲物格,提供了帶散熱孔的手機無線充電面闆、兩個 USB 電源、以及一個 12V 點煙器電源。
這僅僅是全車 31 個儲物空間的其中一個,設計師在儲物空間上的設計可謂花了不少心思。
比如說在扶手箱上方增加了一個滑動開啓的小儲物空間,用來放手機或一些零碎的雜物非常方便。
後門扶手内側提供了一個可開閉的儲物盒,讓後排乘客也保有儲物的權利。
在門闆的下方,除了預留放置水杯的地方外,還額外增加了一個可以放置手機的小槽,後排座墊外側也設計了一個提供較淺的儲物槽,爲了提升這台車的空間利用率,設計師可謂是挖空了心思。
除了提高空間利用率,設計師對人性關懷的細節也值得稱贊。首先是前排座椅、主副駕座椅采用雙色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
頭枕的寬度可謂是我見過最寬的,材料軟硬适中,将頭枕上去後左右擺動都可以找到舒适的承托。
雖然沒有理想那種升降大屏,但沐飒的副駕駛靠背上提供了一個可以伸縮的支架,你可以直接把平闆電腦夾在這裏播放影音娛樂,尤其是座椅放倒後形成一個可躺平的空間,靠背上面還設計了一塊軟的腳蹬,方便後排乘客放腳,這種設計妙思可謂讓沐飒成爲理想等主流新能源 SUV 最好的平替。
雖然實測這塊伸縮支架不能調節角度,隻能通過調節靠背來實現遠近角度顯得功能有點雞肋,考慮到沐飒的價格,起碼提供了一種低成本解決方案吧。
值得一提的是,坐在後排的時候我發現沐飒是我少數試過的前排座椅底下的空間能讓我完整把腳塞進去的車型,很多人在意腿部空間多少拳,但比起那些所謂的膝部空間,這種溫暖的小設計會更讓人感到舒适,這是值得大家自己線下親身去體驗的。
No.3
駕駛感受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
沐飒的試駕環節有讓人意料之中,也有讓人驚喜不已的地方,先說點意料不到的吧。
得益于 i-GMP 平台出色的輕量化、車身剛度以及沐飒在底盤隔音上的處理,無論是底盤噪音高速風噪還是路噪,沐飒都控制得相當優秀,可以說是同價位裏面 SUV 控制得最好的選手,甚至比那些設計風阻更低的所謂 " 轎跑型 SUV" 的 NVH 還要更加優秀。
底盤的調校水平也給人一種很大的驚喜,沐飒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獨立懸架,不是一般家用 SUV 那種軟綿綿的調校風格,而是保留了一些韌性的存在,整個底盤給人的感覺有種德系的比較紮實的感覺,快開時對路面的坑窪處理會比低速時來得更得體,開起來路感是比較豐富的。
2.0L 自然吸氣發動機雖然總功率可能不及一些小排量渦輪車來得大,但勝在排量大意味着充足的低扭,尤其是市區走走停停的工況下,比起那些還沒有來得及建壓就要減速的小排量渦輪來講,不會存在 " 小馬拉大車 " 的窘況,起步時的動力随踩随有,響應速度還是相當優秀的。
可以預知的便是動力系統以及整體調校風格的特性。
沐飒全系目前是隻有一種動力,均搭載 2.0L 自然吸氣發動機,發動機參數最大功率爲 118kW,峰值扭矩爲 193N · m,工信部百公裏油耗水平爲 6.86L,搭配的是 6AT 變速箱,總體而言定位就是一台偏家用的 " 買菜車 "。
其實要放在以前,這麽低的價格可以買到一台油耗不高、成熟穩定的 2.0L 發動機性價比已經相當高了,但在這個被小排量渦輪甚至是電動機慣壞的時代,獲取馬力的成本變得如此低廉,2.0 排量的動力确實也僅爲夠用而已。
在日常駕駛不急加速的工況下,出色的 NVH 使你很難發現發動機的存在,但如果你用地闆油去索取動力,發動機的聲音會順勢傳出車廂,盡管随着轉速增長這聲浪并不擾人,但在新能源汽車和渦輪汽車橫行的當下,人們往往會将其賦予不高級的印象。
個人感覺這就和駕駛馬自達的車型類似,它不适合瞬走瞬停那種急躁快節奏的駕駛風格,假如你摸順了它的脾氣,你會發現整個駕駛感覺會變得如魚得水,在不知不覺中也将時速提到了你想要的地步。
這種風格除了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特點,也離不開 6AT 變速箱穩定的表現。動力銜接絲滑,處理柔順,升擋積極,在運動模式底下,深踩油門也能及時作出響應,雖然比不上雙離合、電車的那種手起刀落,但平順爲王對家用車來講不失爲一種優秀取向。
轉向電子感明顯,雖然運動模式底下會有顯著加重,但總體來講無論是哪種模式底下,無論是轉向還是原地打輪,扭動起來都非常輕,這其實也不是韓系車的問題,也是目前主流汽車市場的基調。
總的來說,雖然沐飒比起自主品牌的對手,以往韓系 " 高性價比 " 的優勢體現不出來,但比起日系合資品牌對手,比如鋒蘭達、缤智、逍客這些,沐飒明顯在空間、智能化配置、性價比上有着明顯的優勢,如果你更願意相信合資品牌的穩定性,想要 15 萬内這個價位選一台空間大且穩定不會出錯的合資家用 SUV,那沐飒确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