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周菊 長安汽車近期密集的大手筆對外投資和合作,讓其一時間成了汽車界的 " 網紅 " 企業。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個事件是,長安汽車成爲第一家入股華爲車 BU(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業務獨立後成立的新公司的整車企業。
受此次合作影響,長安汽車的股價在 11 月 27 日和 28 日,迎來久違的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股價沖至 21.48 元 / 股,創下近半年來的市值新高。
據長安汽車在 11 月 26 日發布的公告,已與華爲簽訂《投資合作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長安汽車拟投資華爲即将設立的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産、銷售和服務的公司。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拟出資獲取目标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 40%。
此次合作意味着,業界此前盛傳的華爲 BU 即将獨立運營的傳聞最終水落石出。另一方面,長安汽車成爲第一家支持華爲的車企,頗令人意外。因爲在與華爲合作的諸多整車企業中,長安汽車并非合作最爲深入的一家。
投資華爲的新公司,還僅僅是長安汽車近期展開的一系列大動作之一。近半個月内,長安汽車作爲首家車企與蔚來汽車簽署了換電合作協議;還高調發布自研電池品牌長安 " 金鍾罩 ",宣布将投入 100 億元自研動力電池;再者,長安汽車還進軍東南亞,加速全球化發展。
作爲一家有着 160 多年曆史,一向以老成持重、謹慎行事形象示人的國有車企集團,長安汽車爲何在近期 " 性情 " 大變?
突然的密集出手
在汽車業内,華爲已被證明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方面有着巨大的流量。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有的車企仍擔心自己的 " 靈魂 " 被他人掌握,長安卻第一個站出來成爲華爲新公司的第一個車企股東。
事實上,長安汽車與華爲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 2019 年,華爲與長安汽車全面深化戰略合作落地,成立聯合創新中心。随後,長安汽車聯手華爲與電池企業甯德時代共同打造了阿維塔科技,華爲向阿維塔科技提供了高級别輔助駕駛功能、鴻蒙智能座艙等。今年 8 月,長安深藍與華爲車 BU 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投資華爲的新公司,将進一步強化長安汽車與華爲的的綁定關系,間接提升其品牌熱度和終端銷量表現。作爲華爲新公司的首家車企股東,長安汽車有望最先搭載新公司的技術成果。據華爲方面透露,目前已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合作夥伴發送了加入新公司的邀請。
除了投資華爲的新公司,長安汽車最近半個月内的動作頻頻。11 月 21 日,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簽署了換電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将在推動換電電池标準建立、換電網絡建設與共享、換電車型研發、建立高效的電池資産管理機制等方面展開合作。長安汽車是首家與蔚來達成換電合作的車企。在此後的 11 月 29 日,吉利控股集團也宣布與蔚來展開換電方面的合作。
長安汽車在 2020 年曾進軍換電市場,當年 9 月,長安新能源換電站首站正式在重慶奧體中心落成,并表示未來 5 年長安新能源與換電聯盟夥伴将在重慶市累計建成換電站 100 座。但此後長安汽車在換電方面的發展并不及預期。而與蔚來在換電領域達成合作,其不僅将節省在全國範圍内重複建設換電站的資金,同時将加快換電車型的研發進程。當前,蔚來的換電發展在行業中處于領先位置。
此外,長安汽車還在關鍵技術領域展開自研行動。在 11 月中下旬開辦的廣州車展上,長安汽車正式發布了長安汽車自研電池品牌——長安 " 金鍾罩 "。
目前,長安汽車與甯德時代建立了電池合資公司時代長安,長安汽車還将在此之外進行動力電池的自我研發。在汽車行業中,采取電池自研路線的整車企業不在少數,但由于耗資巨大,一些車企已經打起了退堂鼓。長安汽車爲何 " 逆勢 " 大手筆進軍電池自研領域?
據長安汽車方面表示,其自研電池,并非單純地從供需關系考慮,而是核心在于突破電池核心技術,包括固态、半固态、硫锂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從建立動力、能源、補能全生态的角度考慮。
長安汽車的自研體系成爲其自研電池的底氣所在。據悉,長安汽車已組建了電池研究院,擁有電池研發人員 1200 餘人,其中包括高級專家、頂尖學術人才 125 人。未來,長安汽車還将在電池方面投入 100 億元,到 2024 年電池團隊達到 3000 人。
" 在這輪轉型中,長安汽車似乎有清晰的戰略:對智能新能源汽車關鍵領域的領跑者敞開胸懷,積極擁抱,爲我所用。同時在某些關鍵領域投入重金研發,打造獨特标簽。"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瘋狂背後的焦慮
當前,汽車市場的競争越來越激烈,長安汽車密集的投資和合作,反映出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新思考,但同時長安汽車也難掩焦慮與危機感。" 它(長安汽車)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确保自己還是牌桌上的重要一員。" 梅松林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今年 5 月,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在長安汽車 2022 年業績溝通會上表示,未來 2-3 年,保守預計 60%-70% 的品牌将面臨關停并轉,隻有産品好、技術強、規模大、轉型快的頭部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生存和發展。
在向智能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包括比亞迪、吉利汽車等自主品牌在内,不少車企通過推出新車型和改進技術,從市場上崛起。尤其是比亞迪,在轉型新能源汽車後展現出超強的增長勢頭。反觀長安汽車,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面臨的壓力還相當大。
長安汽車發力新能源相當早,其于 2017 年發布面向新能源領域的 " 香格裏拉計劃 ",預計 2025 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産品的電氣化。長安汽車的最新戰略規劃則是,到 2030 年将實現集團銷售 500 萬輛,其中長安品牌 400 萬輛,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 60% 以上。爲實現目标,目前長安汽車布局了長安啓源、深藍汽車、阿維塔三大智能電動品牌,打造大、中、小三大純電專屬平台。
但從收效來看,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方面可謂 " 雷聲大、雨點小 "。數據顯示,今年前 10 個月,長安汽車銷量 211.06 萬輛,同比增加 10.76%;自主品牌新能源前 10 月累計銷量 36.41 萬輛,同比增加 88.76%。雖然同比增幅不小,但長安新能源的總銷量占比僅 14.5%,不及全行業 30% 的新能源市場占有率。
長安汽車在 2017 年之前曾連續多年穩居自主品牌銷量第一。但在 2017 年,長安汽車被吉利汽車超越,此後比亞迪又強勢崛起。長安汽車在自主品牌的中的 " 一哥 " 地位不再。面對行業新一輪的智能電動化轉型,長安汽車試圖通過激進的投資和合作布局,以保證自己不被擠下牌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車行業中,長安汽車在對外合資合作方面鮮有成功的先例。長安旗下高端品牌阿維塔的前身是長安蔚來,由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在 2018 年以 50:50 的股比成立,但後來蔚來從中退股,長安汽車新引入華爲、甯德時代後成立了阿維塔科技。再者,長安汽車旗下的合資公司,如長安鈴木、長安标緻雪鐵龍等,由于經營不善早已退出中國市場,目前僅有長安福特一家還在苦苦堅持。
由此,此番長安汽車大張旗鼓地對外展開投資合作,未來的效果将如何?一個顯著的事實是,不論是華爲的新公司,還是蔚來的換電 " 朋友圈 ",長安都不會是唯一的合作夥伴。長安汽車在合資合作中如何保持自身的差異化,将會是一大挑戰。
再者,長安汽車在轉型發展中的戰略波動性頗大。據悉,爲發展新能源,長安在成立啓源新品牌的同時,已決定将原來的長安 UNI 序列、歐尚品牌集體歸入新的長安 V 标,不再做大規模的投入。也即,UNI 序列等剛成立兩三年的産品序列,已被事實性放棄。
目前,長安汽車仍有比較雄厚的資金支持其轉型發展。長安汽車最新公布的财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總收入超千億,同比增長 26.78%,歸母淨利潤達到 98.82 億元,現金儲備達到 721.9 億元的規模。不過,長安汽車前三季度的扣非淨利潤爲 36.1 億元 , 同比下降 5.9%。這主要是因爲其對深藍汽車的并購産生 50.21 億元的收益。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計劃從海外市場發掘新增點。11 月 27 日,長安汽車品牌在東南亞舉辦了發布會,其表示,将投資 200 億泰铢,在泰國羅勇府建立一座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總規模 20 萬輛 / 年。根據計劃,到 2030 年長安汽車海外銷量要突破 120 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