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期待已久的财政 " 大招 " 正式公布,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影響幾何?經曆節後的大幅回調,A 股、港股後市怎麽走?
10 月 12 日 16:00,澎湃新聞聯合騰訊财經發起 " 洞見股市 " 系列直播,邀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屈宏斌、華創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首席資産研究官戴康在線解讀。
在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屈宏斌看來,現在通縮已經成爲一個現實。GDP 平減指數已連續五個季度是 0 以下;CPI 是已遠離正常的輸入期間 2%-3%,連續兩年多都在 2% 以下,雖然沒有負但在 0 附近;PPI 已經連續兩年多在負數。
他認爲,這種情況下,刺激規模要更大一點,這樣才能夠糾錯。尤其是在扭轉通縮預期的時候,需要有一個比較讓大家超預期的政策量的規模,使大家覺得這次政策真的是轉向了。所以刺激規模的量能大就盡量大,要往市場預期上限去靠。
" 現在政策已經想明白了。政策出現拐點,首先問題層面已經看得很清楚了。" 屈宏斌坦言。
如何解決通縮?屈宏斌認爲,方法有二。一是需要擴張性的财政貨币政策,尤其是貨币政策理應是沖在前面,這是主要的責任。
另外一方面是我們要充分利用制度優勢。制度優勢是什麽?統一領導,便于協調,其他非宏觀政策部門也應該把思想統一到解決經濟的主要矛盾方面,保持政策一緻性,盡量不要出台、少出台收縮性的政策,多出台一些有擴張性的政策。
" 比如說像過去那些政策,一邊宏觀政策極力擴需求,來一個管遊戲的部門就給你打壓遊戲,這個實際上是明顯不符合的。" 屈宏斌舉例說。
同時他建議,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把基本社保從普通市民擴大到 1.7 億外出農民工群體,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即便在不增加農民工收入的情況下,僅僅是給市民均等化的社保,它的消費傾向就會擴大 30%,這個群體如果說在未來兩三年至少有一半人消費傾向能提高 30% 的話,實際上能大大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