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10 月 3 日電 ( 馬靜 ) " 想轉行,雖然還沒有方向,但我明确知道代購是做不下去了。" 小許在韓國留學期間開始做代購,今年是第八年。她告訴中新經緯,最近覺得赴韓代購越來越難做,早起搶貨熬夜發朋友圈,一個人搬十多公斤重的東西飛一趟,賺得還沒路費多。
曾經,來自中國的代購撐起了韓國免稅業的半壁江山,但今時已不同往日。
兩次飛韓國代購都虧本
小許通常會親自飛到韓國采購,俗稱 " 人肉代購 "。她算了一筆經濟賬,從河南飛韓國,機票來回 2000 元人民币,住宿一晚約 400 元 -500 元。爲了節省成本,代購們通常會和同行拼一個房間,房費各半,停留 4 天— 5 天。再加上吃吃喝喝的費用,去一趟韓國的成本約在 5000 多元。
自從出境遊放開後,小許前後共去了韓國四次,但前兩次都以虧本告終,第三和第四次堪堪回本。
小許表示,代購本身是賺差價,利潤并不高。但之前勝在客戶多,單子多,帶貨量通常在 100 公斤左右。一般一個月出去一個星期,生意較好時,一個月可能要出去兩次。一次可以輕松賺到 1 萬元以上,有時也能達到 2 萬元。但現在購買的人少了,每次帶貨也就十幾公斤左右。
" 今年飛了三趟隻回了機票錢 "" 去一趟韓國,累得要死要活,竟然還虧錢了 "" 開放後第三次飛,心髒真的受不了,要麽沒單,要麽沒貨,要麽得搭配,一次比一次滑鐵盧 "…… 社交媒體上,不少主打日韓代購的博主們都在貼文中将赴韓代購稱之爲 " 夕陽産業 "。
韓國的免稅店 來源:受訪者小許
據韓國免稅業協會披露的最新數據,7 月,韓國免稅銷售額爲 9908.56 億韓元 ( 約 7.33 億元人民币 ) ,再創年内新低;環比下降 7.5%,這也是韓國免稅收入連續第六個月呈現下降趨勢。但與此同時,消費者人數增長至 195.99 萬,環比增長近 8%。
細分數據顯示,7 月,韓國免稅消費中,面向外國人的銷售額爲 7503.18 億韓元 ( 約人民币 5.5517 億元 ) ,占全部的 75.72%。不過,該銷售額已經是連續第四個月下降,與此同時,外國消費者的數量連續 5 個月增加,7 月爲 56.70 萬人。
一位不願具名的韓國免稅業人士對中新經緯表示,相較此前,韓國代購的規模确實有所減少。一是疫情期間無法出國,很多從業者轉行;二是中國國内離島免稅等渠道的商品價格折扣多,更具優勢。此外,赴韓代購的産品類型也有變化,香化類産品減少,生活用品等品類增加。加之許多國際大牌撤離韓國免稅店,且歐洲更具價格優勢,因此赴韓代購奢侈箱包的也不多了。
該位人士還表示,當前免稅店的返點也比此前要少。據了解,每個免稅店都有自己的金卡,返點政策即指線下免稅店消費享受金卡折扣後,再按照相應的點數比例進行返現。
" 疫情期間,旅遊零售受到影響,免稅店也希望利用代購走量拉升利潤,基本給的都是批發價格。現在免稅店雖然仍舊支持代購,但預期利潤要更多一點,不會再類似于批發價,因此返點政策就發生了變化。" 該位韓國免稅業人士稱。
" 身邊認識的韓國代購基本都在考慮轉型 "
多位受訪人士均提到,價格優勢不再突出是韓國代購走向 " 衰落 " 的主要原因。
珠珠也是一名日韓代購,但早早嗅到市場變化的她選擇了轉行。她告訴中新經緯,此前,韓國免稅店的化妝品、保健品、衣服和中國國内市場存在明顯價差,但随着直播帶貨和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發展,這種價差已經被打下來,市場需求減弱,代購的盈利空間被壓縮。
小許稱,相較此前,韓國免稅店代購大排長龍的情況已經很少見到。前兩年,自己好多客戶都去做代購了,但現在身邊認識的韓國代購基本都在考慮轉型。有一些已經轉向直播,一些則兼做很多國内業務,比如賣諸暨珍珠、莆田鞋子、廣州複刻包包、衣服等,基本上不會再有人專門做日韓代購,否則肯定會虧錢。
馮信是某旅遊零售服務商高管,他認爲,相較韓國,海南離島免稅店的商品折扣以及線上電商平台顯然更具競争力,尤其是香化類産品。與此同時,海關正在加強對代購行爲的打擊," 不隻是從國外往境内飛費勁,即使從香港清關,壓力也比較大,對代購來說,生意并不好做 "。
旅遊零售商品比價 APP 傑西卡的秘密顯示,以熱門商品海藍之謎沁潤修護精粹水 ( 150 毫升 ) 爲例,全球最低價在中國,海南各離島免稅店及線上電商平台價格在 598 元— 699 元人民币之間,但韓國最低是 745.91 元。
韓國免稅店 來源:受訪者小許
消費回流,中國的免稅店賺翻了嗎?
當免稅消費主戰場從韓國部分分流至國内,中國的免稅店賺翻了嗎?
僅看離島免稅市場,自 2020 年 7 月 1 日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來,各免稅店一度賺得盆滿缽滿。據海關數據,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新政實施三年,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 1307 億元、購物旅客 1767 萬人次、銷售件數 1.75 億件,比 2017 年 7 月至 2020 年 6 月分别增長 279%、92.6%、272%。這意味着日均銷售額就達 1.19 億元。
從公司來看," 免稅茅 " 中國中免在海南布局最廣,具有優勢地位,同時又手握 cdf 會員購等多個電商平台。在全球旅遊遇冷背景下業績逆勢沖高,中國中免 2020 年、2021 年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别達 32.57%、57.23%,成爲全球最大的旅遊零售商,2022 年蟬聯該寶座。
不過,從近期數據來看,高速增長動力有所減弱。中國中免半年報顯示,2023 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收 358.58 億元,同比增長 29.68%,而營業利潤同比下降 6.50% 至 49.53 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1.83% 至 38.66 億元。
财報還顯示,受海南地區備貨增加所緻,中國中免 2022 年末存貨價值 279.26 億元,占總資産的比例爲 36.79%,2023 年上半年存貨價值爲 244.54 億元,占總資産比例爲 30.99%。基于此,中免在半年報中,對存貨跌價準備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計提了 2.23 億元。
馮信認爲,由于多數美妝品牌産能過剩,而零售商和部分消費者還握有存貨,導緻消費需求下滑。在此市場環境下,雅詩蘭黛、蘭蔻等在内的各個品牌也在搶占市場,再疊加海南離島免稅市場,基本上各個渠道都在低價競争。而海南離島免稅庫存積壓比較多,免稅店爲了消化這些庫存,也不得不在現有市場下,用低價清貨。
不過,馮信強調,雖然依靠價格優勢,海南離島免稅及各免稅店電商平台吸引了大量客流,但低價競争并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海南離島免稅市場。在他看來,需要明确的是,海南離島免稅消費和出國旅遊消費的用戶層并不高度符合,即使海南的價格比海外高出 3% — 5%,也一樣是有市場的,各免稅店不能僅僅依靠 " 價格戰 "。 (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小許、馮信、珠珠均爲化名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羅琨
作者: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