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的機器人效應,正從春晚舞台蔓延至商業市場。第一批搶到宇樹機器人的人,已經賺錢了。
繼宇樹 H1 機器人在春晚《秧 Bot 》中扭出 " 賽博頂流 " 後,它的 " 親弟弟 " G1 憑算法升級的絲滑舞技,再次引爆全網。

2 月 12 日,宇樹科技的 H1 和 G1 人形機器人在京東線上首發開售。其中,G1 起售價 9.9 萬元,H1 起售價 65 萬元,不過現在都處于售罄無貨階段。

然而,由于現貨稀缺,即使直接向宇樹訂購,交付周期也普遍需要 2 個月。
搶到機器人的買家迅速嗅到了商機,紛紛轉向二手市場。
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網站上,湧現了大量宇樹機器人租賃商家,單台日租金高達 5000 元至 1.5 萬元,且檔期緊張,甚至出現 " 一機難求 " 的局面。

這一價格通常包含本地商家運輸到場、操作員全天協同護航的費用,不收押金。
如若不需要操作員,部分商家則要求收取高額押金。

如果按照日租 1 萬元的價格,低配版的 G1 确實差不多 10 天就能回本。
難怪有人感慨:" 這真是一門好生意。"

這些人租機器人到底用來幹嘛?
從招租廣告中或許能窺見一二:新店開業遊街、廣告引流、商場暖場、公司年會、科技展覽、政府宣傳、汽車展銷、幼兒園科普、中小學機器人教育、大學生科技節目,甚至機器人編程培訓 ……
用途五花八門,幾乎覆蓋了所有能想到的商業場景。

除了租賃市場火爆,宇樹機器人 G1 部分二手現貨的價格也被炒至 14 萬元,溢價超過 40% 。

不過,這裏有個 " 冷知識 ":現在二手市場上火爆的 G1 機器人,和春晚上大放異彩的 H1 并不是同一款。
從數據上來看,宇樹 G1 機器人體重約 35kg 、身高約 127cm ,擁有 23~43 個關節電機,關節最大扭矩 120N・m 。
但是,目前 G1 機器人的 AI 能力,僅僅是能夠快速建模,行走避障。

這也就是說,如果不加上一些編程進行擴展,那基本上其實還是 " 半成品 " 狀态。
宇樹科技銷售此前曾明确表示:G1 機器人目前并不适合跳舞表演,因其動作庫有限,開發完整舞蹈成本高昂。對于個人買家來說,現階段更多是作爲展示道具。
這一點與用戶雷先生的體驗相呼應。去年 12 月,雷先生花費 31.9 萬元訂購了一台 G1 頂配版,等待兩個多月後收到貨,卻發現機器人目前隻能通過遙控完成揮手、握手等基本動作,無法實現跳舞功能。

他坦言:" 我看了宣傳視頻,以爲它能跳舞,結果有點失望。不過,如果後期 OTA 更新能解鎖跳舞功能,我覺得還是很有前景的。"
在國内,G1 機器人正成爲商場開業、學校科普的 " 标配 ",租賃需求火爆到一機難求。

而在海外,老外們卻把 G1 玩出了新高度——抽象藝術、街頭整活,甚至情景喜劇,這台中國機器人俨然成了他們的 " 賽博新寵 "。
美國頂流主播 Kai Cenat 豪擲 7 萬美元購入 G1 ,把它當 " 自家弟弟 " 養,直接給它穿上嘻哈風潮服,開車帶它炸街。

下車後,Kai 在餐廳門口站了整整 5 分鍾,讓 G1 和每個路人握手。圍觀群衆哪見過這麽酷的 " homie ",嘴都笑歪了。

Kai 憑借這次與國産機器人的直播互動,再次收割了一波全網流量。
平時他的視頻切片播放量在 50 萬到 200 萬之間,而這兩期關于宇樹機器人的直播切片,直接飙升至 400 萬播放量。

盡管已經是頂流,漲粉難度極高,但 Kai 的賬号依然猛漲了 10 萬粉絲。

意大利博主 Jakidale 更絕,拉着 G1 上演《科學怪人》情景劇,機器人僵硬的動作反而成了喜劇亮點,視頻播放 89 萬。

難怪網友調侃:還得是娛樂行業好進,機器人都來卷了。
但你以爲宇樹科技隻會整活?但還有真 · 黑科技藏在論文裏。
宇樹開源 G1 人形機器人操作數據集,直接讓全球開發者都上趕着給 G1 加點 " 魔法 " ——讓它進化更快,技能點拉滿。

不少研究團隊購買宇樹 G1 機器人後,會在機器人系統上搭載新的框架技術。
其中,英偉達和卡内基梅隆大學(CMU)團隊基于 G1 提出了 ASAP 模型(Aligning Simulation and Real Physics,對齊模拟與真實物理)。

這是一種 real2sim2real 模型,通過強化學習和真實世界數據訓練 delta 動作模型,有效縮小了仿真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讓人形機器人能夠掌握流暢且動感的全身控制動作。

這一技術的突破性應用在多個場景中得到了驗證。繼英偉達 CEO 黃仁勳在年會上表演熱門舞蹈 APT 後,英偉達團隊也讓宇樹 G1 機器人跳上了這支舞。

不僅如此,G1 還展示了模仿 C 羅的慶祝動作、詹姆斯的霸王步以及科比的後仰跳投等高難度動作,展現了其強大的運動控制能力。

此外,上海 AI 實驗室聯合上海交大、浙大等高校開發的 BeamDojo 強化學習框架,讓人形機器人在複雜地形中實現敏捷且穩健的移動。

基于這一技術,宇樹 G1 機器人能夠輕松應對平衡木、梅花樁,甚至在 20 厘米寬的踏腳石上穩定行走。

即使在背負 6 千克重物并遭受外力幹擾的情況下,G1 也能出色完成任務,展現了強大的動态平衡與抗幹擾能力。

BeamDojo 框架的核心創新在于其兩階段強化學習策略:先在平地預訓練,再在實際地形中優化,顯著提升了學習效率。
同時,多邊形腳掌獎勵機制和激光雷達高程地圖進一步增強了機器人的導航與定位能力。這些突破很顯然能爲 G1 在救援、巡檢等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這兩天,全球機器人行業的 " 元老級 " 人物 —— 波士頓動力創始人 Marc Raibert 對外透露,其智能機器人研究所 AI Institute 已經購買了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和幾款小型機器人,以測試其能力。

Raibert 表示,盡管宇樹是競争對手,但這些機器人 " 相對便宜 ",購買它們是爲了深入了解其功能和性能。
機器人圈真的是一天一個樣,玩法層出不窮,簡直讓人應接不暇!
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宇樹科技更是放話,未來要把價格降到三四千塊,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等到那一天,估計家家都能擁有一個 " 賽博 homie ",無論是跳舞暖場、教育科普,還是日常陪伴,科技生活直接安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