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都在圍着 ChatGPT 轉、紛紛議論谷歌正在輸給微軟之際,谷歌在科技界的 " 聖杯 " 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最近,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找到了改善該領域最大問題之一——準确性的方法。
和普通計算機的二進制相比,量子計算可以在短時間内處理更多的計算,但是,量子計算很容易就會受到幹擾,并且也更容易出錯,這是量子計算數十年來面臨的大問題。
在多數情況下,量子計算機很容易犯錯。這是因爲量子比特(量子位)依賴的量子态隻能維持不到一秒鍾。這意味着,計算機還沒來得及完成計算,量子系統中編碼的信息就很可能已經丢失了。
因此,糾正由此引起的錯誤,是業界面臨的最艱巨的技術挑戰。
在谷歌之前,一些研究人員用一種叫 " 糾錯碼 " 的方法來對機器進行糾錯,但這帶來的改進十分有限。因爲糾錯方面遲遲未出現有意義的進展,越來越多人對量子計算機的未來感到悲觀。
谷歌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可以将量子計算機處理的信息通過多個量子比特傳播,這意味着,即使單個量子比特脫離了它們的量子态,整個系統依然可以保留足夠的信息來完成計算。
克服這一糾錯障礙,标志着量子計算機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
谷歌量子研究負責人 Hartmut Neven 表示,該研究結果标志着 " 我們構建實用量子計算機之旅的一個裏程碑 "。他認爲糾錯是 " 任何量子計算技術都必須經曆的過程 "。
不過,根據《自然》雜志文章,采用谷歌新糾正方法的量子計算機,出錯率僅下降了 4%。研究人員解釋稱,這是第一次增加系統規模沒有導緻錯誤率上升,表明谷歌已經找到了一個 " 平衡點 "。
谷歌研究人員 Julian Kelly 表示,在糾錯方面取得突破,是因爲谷歌對其量子計算機的所有部件進行了改進,從量子比特的質量到控制軟件,再到用于将計算機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設備。
Kelly 補充說,這已經将錯誤減少到足夠低的水平,因此系統規模增加而出錯率沒有呈指數級上升。
谷歌認爲,這一突破隻是構建實用量子計算機六個步驟中的第二步。下一步涉及完善工程學,這樣它隻需要 1000 個量子位就可以創建一個邏輯量子位(一個建立在不完美的物理量子位之上的抽象概念),使系統可以正常工作。
谷歌表示,一旦它找到了如何構建并将 1000 個邏輯量子位連接到一個單一系統的方法,它就會造出一台實用的量子計算機。
更重要的是,它爲更廣泛的科學界提供了一個飛速提升的基礎包括材料科學、數學和電氣工程的進一步拓展都可能需要建立在量子計算機取得實際應用的基礎上。
但就像 ChatGPT 等 AI 工具一樣,證明它們有效隻是解決這些難題的一部分。量子計算的高精度和低錯誤率仍然難以捉摸。在這方面的改進是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共同主要目标,OpenAI 本周表示,其新的 GPT-4 在準确性方面已經比前身高 40%。
盡管量子計算和普通大衆相去甚遠,遠遠不如 AI 智能機器人那樣能夠吸引大家的目光。但科技界普遍認爲,量子計算取得突破的意義将是能和人類登月相提并論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