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 " 小學教育年限縮短到 5 年 " 的建議沖上熱搜。她表示,建議小學教育縮短到 5 年,将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範圍。
賀丹的觀點認爲,縮短基礎教育年限有利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同時有助于緩解婚姻推遲帶來的高齡生育等風險。她表示,根據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人口決策大數據實驗室預測,到 2035 年,我國 0 — 17 歲低齡人口存量将比 2020 年減少 1 億人,屆時教育資源支出會發生很大的結構性變化。
此外,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斷延長,女性結婚年齡不斷推遲。賀丹強調,醫學上認爲 30 歲之前是女性的最佳生育時期,本科、研究生畢業大約在 22 歲、25 歲左右,即使畢業就結婚,考慮到 2 年左右的初婚初育間隔,意味着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後處于最佳生育時期的年限僅有 6 年和 3 年。
婚姻推遲還帶來高齡生育風險,不利于母嬰健康,不利于人口素質的提高。同時,還會降低生育二孩及多孩的可能性。
綜合來看,賀丹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支持大學生适齡生育。在中小學開展适應各年齡段特點的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在大學廣泛開展 " 我青春,我健康 " 同伴教育活動。建立以學校教育爲主,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 " 學校—家庭—社會 " 生殖健康教育體系。将大學生納入生育保險覆蓋範圍,爲生育的大學生提供醫療保障和生活津貼。
二是縮短學制,緩解學業與生育的矛盾。将小學、中學教育年限由 6 年縮短到 5 年,将高中階段納入義務教育範圍,實施 " 十年義務教育 ",使大學畢業生最佳生育年齡時期延長 2 年。同時,通過強制義務教育避免貧困地區低齡女性過早進入勞動力市場和婚育階段,保護其身心健康。
三是推行學分畢業制,增加高等教育時間的靈活性。借鑒國際經驗,入學滿 2 年後休滿學分的學生可以申請畢業,摒棄以往完成學制要求年限後才可畢業的硬性要求。對于因結婚、生育、實習等無法在學制時間内修滿學分的,提供便捷的 " 休學 - 複學 " 機制,适當将修滿學分的年限要求放寬到 8 年甚至 10 年,爲有生育意願的女大學生提供政策制度便利。
四是取消部分地區落戶和招聘中對 " 應屆生 " 的硬性規定,促進有生育安排的女大學生就業。将 " 應屆生 " 身份保留年限從當前的 2 年延長到 5 年甚至取消,打破當前 " 畢業 - 就業 - 成家 " 的模式,鼓勵女大學生畢業後根據自己意原安排生育,爲生育後的女性就業提供平等競争機會,推動女性适齡生育。
有網友評價 " 高中列入義務教育太有必要了 ",該條評論獲得 1.9 萬贊。然而微博新知博主 sven_shi 認爲:最近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已經确定不可能把高中納入義務教育了。因爲職業教育确定要分成中級和高級兩個體系。高級職業教育對應大專和大學教育,中級就是對應高中。高中義務教育了,誰去讀中級職業教育呢?
網友 @潛伏的羽則評論說," 高中絕對不能納入義務教育!堅持五五分流,但可以增加職高學生高考的機會,設立高考班。讓想學文化課的人高考,不想學的人去了高中不過是又浪費了三年,還占用了教育資源 "。
北京教育學院高級研修中心主任陳麗表示 :" 學制更改‘牽一發動全身’,涉及教師培養、教材更新、考試制度變革等方方面面,需要認真研究。"
内容綜合整理自:中國青年報、四川觀察、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