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汽集團發布了 2023 年半年報,上半年廣汽集團銷售汽車 116.3 萬輛,同比增長 1.14%,而同期,根據中汽協的統計,中國汽車銷量 1323.9 萬輛,同比增長 9.8%。印象中,這是廣汽集團第一次跑輸大盤,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承認上半年 " 形勢嚴峻 "。
廣汽集團上半年業績主要受到合資公司拖累,如果僅看自主闆塊,廣汽集團上半年的表現其實相當亮眼。上半年,廣汽自主品牌累計銷量 39.7 萬輛,同比增長 45.4%,是中國品牌乘用車同期整體增幅的兩倍以上!
截至 7 月份,廣汽傳祺加廣汽埃安的銷量已經超過 47.5 萬輛,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廣汽集團自主品牌雙子星全年産銷有望沖刺百萬輛。以合資企業起家的廣汽集團,自主品牌正逐步成爲新主導,這是廣汽集團十多年來堅持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結果。
在這份半年報中,你可以看到銷量首次跑輸大盤、歸母淨利潤大幅下滑,但是,你更應該看到以下幾大亮點——
1
埃安盈利了
在新能源補貼退坡、價格戰空前激烈的不利條件下,埃安 6、7 月份持續盈利!
無法盈利一直是純電動車企業的魔咒,目前爲止,隻有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家在純電業務上實現了盈利,而埃安有望成爲第三家。
連續兩個月的盈利,标志着在技術和産品優勢持續轉化爲市場優勢之後,埃安開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随着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廣汽埃安上半年實現銷售 20.93 萬輛,同比增長 108.81%,且連續 4 個月銷量穩居 4 萬台以上,銷量位居國内新能源乘用車第三位;以及定位高端新能源的昊鉑 GT 的上市;廣汽埃安後續的盈利性隻會更好。
昊鉑的王牌車型昊鉑 GT 承接了第 2000 萬輛下線的中國新能源車的殊榮。
2
傳祺 XEV 戰略初見成效
上半年,廣汽傳祺 9% 的銷量增幅在中國品牌當中并不算突出,但 XEV 戰略的成功實施正讓傳祺發生質變。
所謂 XEV 戰略即大混動戰略,包括 HEV、PHEV,以及 REEV。傳祺 HEV 車型持續熱銷,上半年衛冕自主品牌 HEV 市場銷冠;作爲一款售價 32.98 萬元起的高端插電 MPV,傳祺 E9 推出後也大獲成功,上市後月銷量迅速攀升,7 月份達 2461 輛,和 M8 合計銷量接近 1 萬台,不僅鞏固了傳祺在高端 MPV 市場的領導地位,也進一步提升了傳祺的整體品牌形象。
傳祺 M8 的 PHEV 版——傳祺 E9。
目前,在新能源領域,含增程在内的插混車型增速明顯快于純電,根據中汽協的統計,上半年,插混銷量同比增速是 91.1%,幾乎三倍于純電的增速。
加大插電車型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已經成爲廣汽集團的共識,除了 E9,GS8 的插混版(ES9)、傳祺 A8 的插混版今年也将上市,明年還有 2 款插混車型推出,到 2025 年則将推出全新平台的插電及增程産品。
馮興亞表示 "插混永遠有市場,剩下的就是經濟性的問題",他透露,平台化可以大幅降低 20% 的成本。
所以,接下來,從市場潛力而言,傳祺的增長機會比埃安還要大!
3
出口是新的增長點
如果大家都去掉出口銷量,廣汽上半年的表現和大盤其實是持平的。廣汽集團自主品牌上半年累計出口約 2 萬台,同比增長 29%,雖然和自己比成績還不錯,但全國上半年乘用車出口銷量同比增長了 88.4%!
曾慶洪坦言廣汽集團 " 國際化嚴重落後,國内市場排名第四,但出口隻排第十 "。但是換一個角度,國際市場的差距也恰恰正是廣汽的機會。
據悉,爲了加強開拓國際市場,廣汽集團已完成新一輪組織機構改革,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親自兼任廣汽國際董事長,強化對國際化事業運營管控;制定了 "1551" 國際化戰略——以 "1" 個 2030 年挑戰 50 萬的目标爲牽引,在海外站穩歐洲、亞太、獨聯體、中東非洲、中南美洲 "5" 大市場版圖,深耕至少 12 個萬輛級戰略市場;未來 5-10 年,廣汽國際業務将以品牌國際化、産品全球化、生産本地化、銷服綜合化和生态多元化的價值鏈 "5" 化爲核心抓手,重點落實 "1" 套全球組織與人才保障機制,構築海外事業發展共同體。
馮興亞表示,廣汽要做到國内和海外兩個市場地位相适配,跻身出口第一陣營。
首批出口到泰國的埃安 Y plus 在廣州南沙港整裝待發。
4
築基 " 萬億廣汽 "
一直以來,廣汽集團都堅持合資、自主兩條腿走路,雖然當前合資闆塊遭遇到一些困難,但這是階段性的,其實,就合資企業而言,廣本、廣豐的行業地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得到了加強。
由于在 HEV 領域積累的巨大優勢,廣本、廣豐的電動化轉型也較其他合資公司更有基礎。
" 他們的目标比我們還激進," 馮興亞笑稱," 比如本田,他們的目标是到 2035 年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車型 100% 爲純電。"
曾慶洪表示," 兩田 " 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确實慢了,主要是沒想到中國市場新能源發展得這麽快,但是現在他們都真正認識到了必須加快電動化轉型,他相信 " 兩田 " 會取得突破。
以合資、自主均衡發展而論,廣汽在國内絕對是獨一份,而這隻是廣汽集團多元化良性發展的一個側面。
廣汽集團之前提出了 " 萬億廣汽 " 的口号,曾慶洪表示萬億産值當然不能隻靠汽車。
目前,廣汽集團已經完成能源闆塊資源整合,重組設立了優湃能源作爲集團能源闆塊新主體。優湃能源一方面通過參股礦業企業,掌控上遊材料資源,保障電池供應鏈安全,穩定價格,形成新能源産業成本和技術上的競争優勢;同時參股投資因湃電池,爲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動力電池以及儲能電池。
目前,因湃電池工廠已完成一期電芯車間和辦公樓封頂,預計 2023 年底成投産;通過控股投資充換電站,面向車主建立 " 快廣近 " 的補能服務網絡,提供快充及超快充服務,上半年已建成充電站 524 座;
曾慶洪表示,未來不排除能源闆塊也會考慮資本市場運作,努力做大做強。
廣汽旗下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計劃今年底建成投産。
此外,在零部件領域,廣汽集團将利用自研開發、合資與收購手段,積極布局三電(電池、電機、電控)與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推進汽車芯片國産化,進一步提升集團零整比,保障産業鏈安全可控;
廣汽埃安、如祺出行等企業混改上市也在加快推進當中,如祺出行已于 8 月 18 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所以,如果你隻關注到效益下降、銷量跑輸大盤,很遺憾,廣汽這個半年報你可能真的沒有看懂。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