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再度因 " 炮轟 " 電動汽車的言論,引發了廣泛關注。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豐田章男近日對外表示,公司銷量的放緩,證明他對電動汽車的抵制是正确的,人們終于看到了 " 這項技術的‘現實’ "。他表示,汽車行業正在意識到電動汽車并不是減少碳排放的唯一途徑," 有很多方法可以實現碳中和。" 在他看來,汽車制造商應該繼續投資混合動力汽車,而不是全力投入電動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據日媒 TBS 報道,就在今年日本移動出行展(即東京國際車展)期間,豐田章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日本汽車面對中國汽車 " 必須要赢 "。" 拿什麽赢呢?我認爲單純在銷量上取勝是一種觀點,但是日本制造商在世界的道路上運輸着各種各樣的東西,汽車作爲移動手段運輸着信息,也運輸着幸福。日本制造商需要制定新的戰略以謀求生存。" 豐田章男認爲。
盡管豐田章男在持續輸出針對電動汽車的反對态度,但豐田汽車卻在持續推進在電動化領域的轉型。就在今年日本移動出行展中,豐田汽車還發布了多款全新電動概念車,包括 Land Cruiser 車系首款電動化車型—— Land Cruiser Se 概念車,FT-3e 和 FT-Se,其中 FT-3e 定位于 SUV,而 FT Se 定位于一款高性能跑車。
圖片來源:豐田汽車官網
與豐田章男不同,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恒治對電動汽車持肯定态度。在 10 月 25 日的日本移動出行展開幕式上,佐藤恒治談及電動汽車時表達了與豐田章男截然不同的觀點。" 它們(指電動汽車)不僅環保,還能提供駕駛樂趣和多樣化的體驗。不同的客戶會有不同的需求,豐田将爲每個人提供滿足需要的産品。" 佐藤恒治表示," 這(指電動汽車)就是等待我們的未來。"
不僅如此,佐藤恒治還表示,電動汽車對豐田來說是一個缺失環節,但豐田依然希望以多種技術路線實現碳中和。豐田正在緻力于大規模量産固态電池,并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僅僅因爲擁有固态電池技術,并不會改變遊戲規則。" 豐田不會從現在開始就隻生産電動汽車,能源的安全性同樣重要,過于依賴單一能源來源具有高風險。" 佐藤恒治稱。
按照規劃,到 2026 年,豐田預計将投入 10 款全新 BEV(即純電動車)車型,年銷量達到 150 萬輛。這與豐田此前公布的 "2030 年達成 350 萬輛 BEV 車型銷售目标 " 相比,時間節點明顯提前。以 2022 年全球銷量計算,150 萬輛 BEV 銷量将占據豐田總銷量的近 16%。
就在今年 5 月,豐田還新設立了 BEV 專屬組織—— BEV Factory,由加藤武郎擔任總裁。"BEV Factory 的核心目标是希望通過汽車、制造、工作的變革,用‘ BEV ’改變未來。" 加藤武郎認爲,對汽車、制造、工作方式的變革,一定可以爲豐田帶來更好的發展。
圖片來源:豐田汽車官網
有觀點認爲,豐田在電動化領域的一系列最新舉措,與其電動化轉型成效未及預期有關。尤其是豐田章男針對中國汽車的喊話,也折射出日系車的窘境。
數據顯示,2022 年日本新車銷量中,純電動車占比僅爲 1.5%,遠遠落後于其他發達汽車市場。作爲對比,2022 年中國銷售的新車中電動車占比超過 20%。另據 Canalys 公布的數據,2023 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 49%,達到 620 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量達到 340 萬輛,占據了 55% 的市場份額。而在全球最暢銷的前 20 名新能源車型中,中國品牌占據了 12 個席位,日系品牌無一上榜。
聚焦于豐田汽車,截至目前,豐田在中國已推出 bZ3、bZ4X 等純電動車型,但終端銷量并不盡如人意。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 9 月,bZ3 銷量爲 3453 輛,上市以來累計銷量約 1.52 萬輛,月均銷量在 2500 輛左右,與廣汽埃安 AION S(9 月銷量 2.15 萬輛)、比亞迪海豹(9 月銷量 1.44 萬輛)等競争對手有較大差距。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十一期間走訪車市時發現,在部分門店内,bZ3 車型的優惠在 2 萬元左右,bZ4X 的優惠則高達 7 萬元。一位豐田經銷商向記者透露,在其經營門店内,純電動車的銷售情況一般,至今仍未 " 上量 "。
" 日系車一直在堅持混合動力的技術路徑,押寶在中國新能源補貼退坡之後,混合動力車型可以大行其道,但中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各項福利還沒有完全退坡,而且日系車的混合動力車型無法申請新能源牌照,這些原因都導緻了日系車在新能源車市場銷量表現不佳。"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認爲。
正因如此,以豐田爲代表的日系車企正在電動化領域奮起直追。今年 5 月,佐藤恒治在财報說明會上表示,豐田将在 2030 年前向純電動汽車相關領域投資 5 萬億日元,較此前的投資計劃增加 1 萬億日元。同時,由 BEV Factory 負責研發的豐田次世代 BEV 産品中的首款車型計劃于 2026 年上市。豐田方面也對全固态電池 " 上車 " 的時間節點進行了更新,宣布在 BEV 車型上搭載全固态電池,并挑戰于 2027~2028 年投入實際應用。
即便是經常 "DISS" 電動車的豐田章男,也在今年 6 月的股東大會上表示:" 我們擁有‘非常喜歡’ BEV 的工程師,所以他們制造出的汽車一定能夠打動人心。憑這點不知豐田能否戰勝特斯拉,請各位對我們的 BEV 予以期待。"
圖片來源:豐田汽車官網
" 今年 4 月參觀上海車展時,說實話,實在是有太多地方讓我感到驚訝了。最讓我驚訝且印象深刻的一點是,BEV 等的電動化的市場競争自然不必多說,在中國已成爲理所應當的常态。除此之外,當下更多的是在此之上追加各種差别化因素,各車型的智能化競争尤爲激烈。那麽,豐田要如何做到及時提供能被中國客戶認爲是先進的産品?" 豐田汽車公司 CTO(首席技術官)、副社長、執行役員中嶋裕樹認爲,例如,在信息娛樂方面和數字座艙的研發等方面,日方做出應對需要時間,因此豐田決定 " 通過将研發一線設置在中國國内以加速現地化 "" 借用現地供應商的力量推進事業 "。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