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張雪梅
自 3 月阿裏巴巴推進 "1+6+N" 架構變革以來,一直靜悄悄的阿裏大文娛終于有所行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日,阿裏大文娛集團旗下阿裏影業(01060.HK)宣布将以 13.07 億港元的代價收購經營 " 大麥 " 品牌的 Pony Media Holdings Inc.(下稱 "Pony Media")的全部股權。上述代價将以按每股 0.52 港元的發行價向賣方配發及發行 2,513,028,847 股股份支付。
這也意味着大麥成爲阿裏影業子公司,阿裏大文娛形成阿裏影業與優酷雙足鼎立的局面。
在阿裏大文娛旗下發展數年,大麥已經不僅是單純的票務平台,其深入上遊内容制作端,形成了 " 科技 + 内容 " 雙重引擎。而今年線下演出市場爆發式回暖,也給連續虧損 3 年的大麥帶來機遇,其今年二季度(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止 3 個月)交易總額超過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止财政年度的交易總額。
值得一提的是,大麥并入阿裏影業後,優酷成了阿裏大文娛業績相對較弱的闆塊。長視頻平台告别此前砸錢的版權之争後,愛奇藝領先一步,于 2022 年四個季度均實現運營盈利,優酷與騰訊視頻則仍在轉舵之中。
大麥二季度 GMV 超去年全年
大麥并入阿裏影業早有端倪。
去年 2 月,大麥文化及關聯公司北京大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大麥由優酷管理變更爲阿裏直屬子公司。更早之前的 2021 年 1 月,阿裏影業就與大麥網聯合推出電影演出業務,8 月,阿裏影業旗下淘票票與大麥網聯合發布了 " 淘麥 VIP" 會員,打通雙方會員體系。
對于本次收購後的展望,阿裏影業在公告中将其描述爲——在 " 淘麥 VIP" 會員體系成功合作的基礎上,爲客戶提供電影、演唱會、音樂節及其他活動的一流娛樂體驗,打造阿裏大文娛集團的線下娛樂旗艦平台。
事實上,在阿裏影業借殼上市後,其已經吸收不少阿裏大文娛的資産。
2014 年,阿裏巴巴斥資 62.44 億港元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文化中國 60% 股權,并将其更名爲阿裏影業。成功借殼上市後,阿裏影業增持淘票票股權至 96.71%,并吸收原優酷土豆旗下合一影業,進一步完善産業布局。
2014 年和 2017 年,阿裏巴巴兩次收購大麥網股權,并最終完成全部收購,兩次收購動作共耗費約 5.26 億美元。相較此前阿裏巴巴收購大麥網,本次其注入阿裏影業的交易金額已折價不少。
收購公告顯示,Pony Media 已經連續虧損 3 年。于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止 3 個财政年度分别錄得收入 1.33 億元、3.04 億元及 2.28 億元;經調整淨虧損分别爲 3.22 億元、1.38 億元及 0.99 億元。
不過,2023 年電影觀影回暖、線下演出爆發,給了阿裏影業吸收大麥的契機。剛剛過去的暑期檔,電影票房達 206.20 億元,總觀影人次超 5 億,雙雙問鼎中國影史暑期檔期票房和觀影人次冠軍。阿裏影業參與出品的《消失的她》《孤注一擲》《長安三萬裏》等多部票房、口碑雙收影片。
電影市場回暖也帶動大麥業績回升,公告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止 3 個月,Pony Media 錄得交易總額(GMV)逾 40 億元,比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止完整财年的交易總額多出 10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麥不隻是單純的票務平台,在疫情期間,由于線上内容需求增加,大麥也借着蝦米音娛、當然有戲等數個廠牌向上遊的内容制作端延伸,包括打造蝦米音樂節、推出《司藤》等影視劇 OST,創作《盜墓筆記》《僞裝者》等話劇和音樂劇。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時代财經表示,從大麥的體量和過去的發展過程來看,還不具備獨立上市的能力。而作爲國内 TOP 型票務平台,大麥可以說是文娛領域的晴雨表,對于阿裏影業而言,不僅是财務投資,也是數據投資,大麥掌握了演出的市場情況及觀衆偏好,可以爲阿裏影業的産品提供一個方向盤的作用。
優酷是否并入上市平台?
相較大麥明确歸宿,優酷的未來則還存在變數。
今年 7 月 4 日,有市場消息稱,阿裏正在對旗下視頻平台優酷土豆資産進行戰略評估,其中一個選項是将優酷土豆注入港股上市公司阿裏影業,也可能讓優酷土豆獨立上市等。不過,随後該消息遭到辟謠。
沒有等來優酷注入上市公司的消息,大麥反而先行一步注入阿裏影業。至于優酷是否還會繼續并入上市平台,時代财經緻電阿裏影業方面,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複。
往前十年,優酷土豆曾是國内最大的視頻網站。2015 年 10 月,阿裏巴巴向優酷土豆董事會發出全面收購要約,交易金額達到 46.7 億美元,次年 4 月交易完成。
不過,在發展過程中,優酷陷入和愛奇藝、騰訊花錢搶版權的混戰,這也給三家長視頻平台背後的大廠帶來一定壓力。意識到版權戰非良性後,當下愛優騰正在各自摸索新的生存之道。
降本增效、從會員身上找增長是共同做法,愛奇藝、騰訊數次上調 VIP 價格後,去年 6 月,5 年不漲價的優酷也再次提升 VIP 價格。
圖源:優酷
今年上半年,優酷站内熱度破萬劇達到 7 部,與去年全年破萬劇集數量一緻,其在制作優質内容上的努力可以窺見,但與其他平台相比仍有差距。
根據雲合數據,2023 年上半年劇集有效播放•霸屏榜 TOP10 中,優酷獨播劇有 3 部,包含《長月燼明》《少年歌行》《他是誰》,但優酷全網正片有效播放 320 億,不敵愛奇藝的 622 億和騰訊視頻的 416 億;上半年愛奇藝、騰訊的全網綜藝有效播放均在 40 億左右,而優酷爲 15 億。
不過,優酷正在拓寬内容賽道,依托于今年播出的《長月燼明》《護心》,其仙俠劇第一廠牌的交椅持續在座,此外,其也在與 TVB 在港劇制作方面加深合作。優酷的漫改劇也取得成績,今年播出的《少年歌行》《異人之下》豆瓣評分超過 8 分。優酷方面對時代财經透露,今年優酷的劇集預算較上年增加。
張毅認爲,優酷未來并入阿裏影業有一定的可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裏大文娛仍在通過整合來激發更大的商業價值,雖然優酷還是一個成本部門,但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對于阿裏影業打通上下遊産業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麥與優酷在此前 TFboys 十周年演唱會中也有成功聯動,兩大平台分别爲該活動主辦方和線上獨家視頻直播平台。彼時有相關人士對時代财經透露,優酷拿下本次十周年演唱會線上直播版權,與其依托于阿裏大文娛體系有關,因同體系下的大麥爲本次演唱會主辦方及總票代。
阿裏大文娛走向獨立
在阿裏巴巴集團戰略變革下,大文娛需要走向獨立。
2013 年,阿裏巴巴加快布局文娛,通過并購的方式先後将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優酷土豆、UC、大麥等收入囊中。2016 年 6 月 15 日,阿裏大文娛闆塊正式成立,包含阿裏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裏音樂、阿裏體育、UC、阿裏遊戲、阿裏文學和阿裏數字娛樂事業部共 8 個業務部門。
2018 年 11 月,阿裏大文娛正式進入樊路遠時代,不過這一年大文娛的虧損高達 214 億元。樊路遠上任後,提出要将大文娛業務化指爲拳,最核心的三個手指是優酷、阿裏影業和大麥。
其也開始優酷内部的整頓,核心是要樹立 " 新文娛、新氣象 "。與此同時,樊路遠提出,優酷劇集合作模式告别過去購買版權的一錘子買賣,拓展爲 " 保本保利 "、" 保本 + 收益分成 " 及 " 共擔成本 + 共享收益 " 三種模式。優酷方面告訴時代财經,現在頻繁被提起的降本增效,優酷從 2019 年就開始做了。
至阿裏巴巴 "1+6+N" 組織變革前夕,阿裏大文娛主要業務爲優酷、阿裏影業和大麥,掌舵人樊路遠也到了 " 知天命 " 的年紀。
2023 年 3 月,阿裏巴巴啓動新一輪公司治理變革,設立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分拆後各大業務集團及業務公司将分别建立各自的董事會,各自實行 CEO 負責制。
阿裏巴巴截至 6 月 30 日的最新一季财報顯示,大文娛收入爲 53.81 億元,其中,優酷總訂閱收入同比增長 5%;大麥網受線下娛樂活動需求增長帶動,收入強勁複蘇;阿裏影業爲電影《消失的她》主要發行方。在以上業務刺激下,大文娛收入同比增長 36%,并首次實現扭虧,其經調整 EBITA 爲盈利 6300 萬元。但大文娛在阿裏巴巴六大業務集團中,收入貢獻最低,僅爲約 2.30%。
阿裏大文娛也在直面外面競争,更多的互聯網大廠都在入局文娛闆塊。據 36 氪報道,抖音近期成立了新的文娛部門,将直播節目(包括賽事、演唱會等)、音樂、綜藝、影視劇、明星等多個業務整合起來,該部門組織架構調整正在進行中。
近年來抖音在文娛闆塊的布局十分明顯,劉德華、孫燕姿、梁靜茹等線上演唱會均爲其帶來過億觀看次數,在影視劇、綜藝等闆塊也多有布局。依托于字節跳動強大的流量,抖音文娛對整個文娛領域都将帶來一定沖擊。
而對于阿裏大文娛而言,大麥并入阿裏影業隻是一個開始,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兩者的協同作用,以及規劃好優酷接下來的發展,應對同行競争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