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0 日
主播李佳琦因帶貨怼網友一事
引發熱議
在直播時,李佳琦在講解一款花西子品牌的眉筆時,有網友在直播間評論質疑," 花西子的眉筆越來越貴了 "。當即,李佳琦反問道," 不要亂說,眉筆一直 79 元,國貨很難的。有時候要找找自己原因,這麽多年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這樣的言論引起網友憤慨
" 多少上升到人身攻擊了 "
很快,網上出現一個新詞:
↓↓↓↓
11 日淩晨
通過微博道歉之後
昨晚
李佳琦又在直播間道歉
20 點,李佳琦如常開始直播。在帶貨開始前,他再次對網友表達了歉意,全程哽咽、眼眶泛紅。
李佳琦稱,他不應該迷失自己,讓大家失望了,承諾将保持最佳狀态陪伴大家," 對于我的言論不當,我誠懇地接受大家一切的批評和建議。我會靜下心來,深刻反思,我會想清楚,當時爲什麽要出發,要怎麽樣做才能服務好更多的女生。再次感謝大家對我的批評和監督。"
" 李佳琦哭着道歉 "
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第一
▼
受言論不當影響
@李佳琦 Austin 微博
粉絲大量流失
截至今天(9 月 12 日)06:00
已經從此前的 3043.5 萬掉至 2936 萬
一天時間已超 100 萬粉絲取關
有網友認爲,知錯能改就應該給他機會。買自己覺得合适的東西就好,不要盲目跟風,過好自己的人生,畢竟努力不努力,隻有自己知道。
還有網友表示,"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不明白,遲早要翻車 "" 禍從口出,長點心吧。"
返傭比例高達 80%?
花西子回應
除了李佳琦,花西子也在這一事件中成了衆矢之的。網絡上 " 花西子打工人專屬貨币單位 " 等微博熱搜話題不斷,還有網友調侃花西子爲一種新的貨币單位。
在直播事件發生後,
網上還出現了
" 李佳琦能拿到 80% 傭金 " 的傳聞。
9 月 11 日,花西子回應記者稱,網絡上有關花西子對李佳琦的返傭高達 60%-80%,甚至是超過 100% 等信息均是謠言,花西子與李佳琦的合作返傭比例屬于行業平均水平。
那麽花西子與李佳琦究竟存在着什麽樣的關系呢?天眼查顯示,李佳琦名下企業與花西子并無直接股權關聯。
但在此次涉及 " 李佳琦帶貨怼網友 " 一事的直播中,李佳琦提到 " 我跟花西子跟了多少年,它怎麽起來的我是最知道的一個人。他們就差點把他們家掏給我了。"
另據澎湃新聞統計,2019 年 1-7 月,在李佳琦 118 次直播中,花西子出現了 45 場次,2020 年,在李佳琦直播間出現了 71 次,相當于平均每個月合作 5.9 次。
正裝賣出小樣範
花西子 "翻車" 給國貨美妝敲響警鍾
如果不是李佳琦此次爲他的品牌金主花西子怒怼網友事件持續發酵,大衆消費者大概很少會去關注一支眉筆或者一支口紅的 " 克價 " 到底是多少元的問題。
11 日," 花西子有多貴 "、" 花西子散粉比香奈兒還貴 " 等多個相關話題陸續登上微博熱搜榜。有人吐槽這是将 " 小樣 " 賣出了正裝的價格。有人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單克的價格來算,花西子的價格要比植村秀這樣的大牌還貴。
而這并非個案。幾年前,就有人在豆瓣、小紅書、知乎這樣的網站上抱怨,稱自己買了某國貨品牌的口紅,買的時候沒有注意容量,拿到手卻發現産品 " 小到驚人 "。對比歐美的大克重,一些國産品牌如今正朝着另外一頭發展,即口紅、唇釉、散粉、眉筆等色彩類産品通過減少克重來 " 曲線漲價 "。
購買後的失望讓一些消費者吐槽:" 國産口紅看着一支的價格是不貴,但是量真的很少,真把人當傻子糊弄。就沖這,我大多數買的口紅都是大牌的。"
說好的 " 平價 "
到頭來成了一場 " 騙局 "?
在一位從業者看來,一些國産品牌之所以采取小克數的包裝,本質上是想促進消費者高頻次消費。" 如果你用過植村秀的眉筆,你就會知道,正常情況下,隻要你自己不折斷不弄丢,一支眉筆你可以用到一年以上,但如果換成一些國産的,你也許在兩三個月裏就用完一支了。"
億優美數字供應鏈平台創始人、日化美妝專家白雲虎則對記者表示,前述現象多發生在彩妝而不是護品類或者其他的日化洗護産品,原因是消費者在購買面霜、精華、洗面奶、洗發水等産品時通常會對比容量,但彩妝的克數容量在大多數時候是一個消費盲區。
當然,網上輿論也并非一邊倒。" 反正口紅都用不完,少一點又沒什麽。雖然平均下來價格好像差不多,但是買不起 TOM FORD 的人可以先花一百買這個(品牌)呀。" 持這類觀點的人也不在少數。
此外,有從事産品研發的人士表示,一些彩妝比如口紅、睫毛膏、眼線膠一般建議開封後 6 個月内使用完畢,如果超過時間就容易氧化變質,所以一些品牌商設計小容量,一方面是爲了規避安全衛生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縮短回購周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小克數容量的初衷也許爲了增加産品使用的體驗感。
白雲虎認爲,之前多數彩妝消費者也許沒有關注或者說沒有特别在意這個問題,但此次李佳琦和花西子讓更多人關注到國貨含量包裝的問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是一個警示。
來源:第一财經(作者:劉曉穎)、中新經緯(作者:林琬斯)、澎湃新聞、湖北經視、微博、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