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均普智能自主研發的工業數字化軟件 piaOptimum(産線節拍優化模塊)被成功實施安裝在奔馳電驅生産整線,并實現産線第一個生産優化階段設備綜合效率(OEE)達到預期 90%;産線産能爬坡階段縮短數周時間提前完成産能釋放要求,大幅提升産線 OEE 17%,這同時也極大節省了客戶人力等運營成本。
均普智能工業數字化軟件 piaOptimum,提高奔馳電驅産線 OEE17%
均普智能工業數字化軟件 piaOptimum,可實現采集多工位複雜生産線數據,分析各工位裝配及檢測流程,并以直觀易懂的可視化形式展示,最終實現産線節拍的優化提升。"piaOptimum 可以幫助産線管理人員在頂層發現問題并向下分析,深入調查産線性能問題的确切原因,有問題的流程和不正确的工位運營會被明顯暴露出來。" 均普智能中國區研發總監何川博士表示。
據何川博士介紹,這條奔馳電驅産線高度集成了轉子、定子、齒輪箱、電控等複雜繁多部件,配置 30 多個機器人單元及全自動工作站,産線具備極高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 在新産線啓動階段,客戶就要求 3 分鍾每個電驅的節拍效率,這給到我們不小壓力。" 何川博士表示,利用工業數字化軟件 OP 模塊,項目組從産線獲取最重要的生産制造數據 - 哪裏有問題和瓶頸?它們何時和爲何發生?它們會造成什麽損失?這些數據協助産線管理者清楚識别與評估錯誤,并及時優化産線,實現産線節拍和 OEE 的有效提升。
均普智能董事長周興宥在之前采訪中表示,公司是西門子第一個全球工業 4.0 樣闆工廠的重要供應商和方案解決者,也是德國工業 4.0 最早的參與者。目前公司擁有八款自主研發的工業數字化軟件,已成熟應用于公司 70% 以上的智能制造裝備中。
" 怎樣将智能制造裝備協同運轉起來并高效穩定地制造出合格的産品?這就是工業軟件在生産中的‘大腦’作用。" 周興宥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公司将加大這方面的研發投入,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與應用,疊加公司自身長期積累的行業經驗和數據,賦能客戶産線實現自我決策和自我優化,最終達成産線生産效率的持續提升、裝配工藝的優化、裝配物料的改進以及柔性制造的升級等。
據智研咨詢數據和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 2020 年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爲 286 億美元,僅占全球規模的 6%,遠低于中國 2020 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 28%。 東吳證券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未來 3-5 年,國産生産執行類工業軟件公司相關業務營收年複合增速有望保持在 40% 以上。" 這也是我們的機會。" 周興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