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源:AI 生成
企業的經營狀況,隻有通過各類經營數據的反饋才足夠明确。經營數據是 " 事實 ",而在此之前的所有片段都是 " 感受 "。
所以,企業的決策者們一定都感覺到了這一年的艱難,但直到看到了數據,才會直面艱難的程度,并且不得不 " 減負前行 "。這就是大多企業在年末進行裁員的原因。
如果大量企業都在年末裁員,那麽就一定說明經濟出現了系統性的問題。請記住,不是哪個行業,不是哪個企業,就是這個 " 系統 " 的問題。
大規模裁員的确殘酷,那麽,哪些部門是重災區呢?其實,我們可以看看 " 穆勝咨詢組織精煉羅盤 ",從企業在幾個組織類指标上的操作傾向,就可以發現端倪。
傾向 1 ——提升扁平化指數,會裁誰?
扁平化指數是穆勝博士在 2015 年提出的原創指标,當前已經被 HR 廣泛接受,很多企業甚至已經在深度應用了。這個指标由企業的管理幅寬和層級數來決定,管理幅寬越寬越扁平,層級數越少越扁平。
我們的 Baseline 是,如果企業的扁平化指數小于 1,就意味着他們存在明顯的組織冗餘,如果企業的扁平化指數小于 1.5,就意味着他們有極大的精簡空間。
穆勝咨詢的《2024 中國企業人力資源效能研究報告》顯示,以上兩類企業不在少數(占比 46.3%),他們虛設了太多的沒有實際意義的管理崗位。縱向上,存在了諸多無意義的中間層;橫向上,分設了太多的團隊,每個管理者的管理幅寬過小。這不僅浪費了人工成本,也讓企業變得笨重,信息層層上傳,層層耗散,層層下達,也在層層耗散。
大廠在這個方面是重災區。2023 年,有個知名大廠就被逼急了,大量削減了某個中間層,讓這個中間層的上下級直接對接,結果發現效率反而更高了。有這家大廠的老員工解釋了原因:" 這個層級原來就尴尬,理念是上級給,他們當二傳手,PPT 是下級做,他們當甩手掌櫃。"
本年,某宇宙廠的商業化部門也被傳出要削減一批中層領導(據傳是某 2 個層級),這些領導被認爲是 " 不幹活 ",被戲稱爲 " 周報整合器 "。
其實,不隻是大廠有這類中間層,小廠也有,隻要是金字塔組織,再配合上松散的管理,中間層就極可能堕落。企業的裁員方式也很簡單粗暴,他們先找個局部來 " 封測 " 一下效果,發現可行就會迅速推廣,中層很難逃出這場浩劫,這就是大量高薪管理者被裁撤後流入社會的原因。
企業很現實,寒冬之下一定會對中層動刀,除非這個組織真的離不開他們。
傾向 2 ——提升戰鬥人員占比,會裁誰?
戰鬥人員占比在扁平化指數之後被穆勝博士提出,其對于組織的診斷也是一針見血。該指标衡量的是有多少員工直接與客戶接觸,且薪酬的 50% 以上由客戶買單決定。說通俗點,就是有多少人是在一線真正 " 打糧食 " 的。
我們的若幹數據都顯示,中國企業在這個指标上表現堪憂,大量人員躲在中後台,不接觸客戶;而接觸客戶的人,薪酬也不與客戶的買單聯系。
爲何會産生這種冗餘呢?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初創企業。他們最初的确全員皆兵,前台人員占大多數,且按單提成。但這個企業一旦業務穩定,就必然需要建立強大的中後台職能體系,這樣才能确保業務規範,資源合理配置。
可問題是,在這個中後台建設的過程中,究竟有沒有 " 過度 " 呢?我們的數據顯示是有。2023 年,我們調研的樣本企業的平均窄口徑戰鬥人員占比僅爲 21.9%,其中,有 50% 的企業戰鬥人員占比在 20% 以下。這不是低不低的問題,是低到有點誇張的問題。
在過去無限紅利的經濟環境裏,企業有大量重臣都喜歡 " 功成身退 "" 退居機關 ",他們依靠強大的話語權,讓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大,權力越來越多,整個中後台也越來越官僚化。
這不僅讓企業的大量資源 " 費用化 ",成爲了 " 公攤 ",不僅不能帶來經營結果,還被白白浪費掉;也讓前台在沖鋒陷陣時被中後台頻頻踩刹車,處處掣肘。企業如果要追溯當前的經營問題,就很容易發現這個病竈,老闆要真被逼急了動起刀來,過去的重臣、老哥們也擋不住。
有位藝術家唱過一首歌,中間有一句是 " 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
傾向 3 ——降低組織體脂率,會裁誰?
組織體脂率是穆勝博士在 2024 年發布的最新原創指标,但這個指标人氣極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搶了前兩個指标的風頭。
該指标用于衡量企業内部價值鏈之外的 " 周邊組織建制 " 占比,形象點說,就是用來衡量組織的 " 虛胖 "。
穆勝博士将企業内部價值鏈之外的組織建制定義爲 " 脂肪(周邊組織建制)",他認爲這類建制部分有意義,但卻應該将其控制在一定比例之下。具體來說," 脂肪 " 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行政機構,即那些以維護價值鏈效率爲目的而設立的組織建制,通常工作是制定和維護規則。
第二部分是無效供應商,即沒有發揮作用而被企業價值鏈淘汰的組織建制,如字節跳動的人才發展中心、Manner 咖啡的 HRBP 等。
說穿了,企業内部價值鏈産生經營業績,這個鏈條将資源經過研發、采購、生産、物流、服務、銷售一個個環節的轉化,最後變成了産品、服務、解決方案,交付到客戶手中。現在的關鍵,就是要死守住這條價值鏈,用減脂後的資源來保障它,它就是大動脈。
按照該标準進行裁員,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們會看到若幹邊緣後勤部門、不能發揮預期作用的部門被裁撤,這很殘酷,但很現實。這裏有個明顯的誤區,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大動脈,但其實,自己說了不算,在内部價值鏈上的才算。
對于企業來說,與生存相比,其他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