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活消費品紛紛漲價,彙率大異動,手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我們要怎麽應對?如何守衛家庭财富 ......點擊上方預約按鈕,鎖定本周四晚7 點半 S 博士的直播,可參與抽獎、領 S 博士重要分析資料!)
◎智谷趨勢(ID:zgtrend) | 竹芒 震谷子
突發塌樓
很不幸,我們又一次看到體育館坍塌的消息。而事發地,仍是黑龍江。
據媒體報道,11 月 6 日晚上 7 點半左右,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桦南縣悅城廣場全民健身體育館發生部分坍塌。體育館樓體爲 2 層框架結構,建築面積約 2000 平方米,坍塌位置爲西側 2 樓籃球區域,坍塌面積約爲 500 平方米。
救援工作在暴雪中持續了 5 個小時後,7 日的零點 35 分,現場救援工作告一段落。
根據通報,當時體育館内共有 7 名初中生,19 時 20 分許,有學生發現屋頂異常并向門口跑去,随即屋頂發生坍塌,當時室内打球的 7 人中,有 3 人不幸遇難,2 名受傷送醫,均無生命危險。
這 7 名相約到這家體育館打球的初中生,最後命運卻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場内,是厚厚的白雪。場外,是閃爍的紅色警示燈。
印象中,上一起在東北發生的體育館坍塌事故,不過是一百多天以前。
事故的原因,仍然迷霧重重。
據新華社報道,悅城體育俱樂部所在的悅城廣場綜合體 7 号樓,2017 年 7 月開始建設,2018 年 7 月竣工,到現在不過 5 年時間。
而就在 3 個月前,當地還曾到事發體育館進行安全檢查。天眼查 APP 顯示,涉事悅城廣場開發商黑龍江省悅城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8 月,但是該公司已于 2022 年 5 月注銷。
一棟 " 年僅 5 歲 " 且通過安檢的樓房,這一次又是哪個環節出了疏漏?
事故發生後,佳木斯市、桦南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第一時間介入,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
進一步的調查還需要時間。不過桦南縣委宣傳部一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房頂坍塌與降雪有關。
6 日,桦南縣下了整整一天的暴雪,24 小時降雪量達到 44 毫米,打破了 11 月的曆史紀錄。就在事故發生前兩個半小時,桦南縣氣象台發出了暴雪紅色預警,提出 " 必要時停課、停業 "。
禍不單行的是,在創紀錄的暴雪當中,還夾雜着大雨。凍雨、濕雪、暴風雪,形态各異的極端天氣輪番上演。這讓積雪會變得更重。這或許成爲了壓垮房屋的最後一股力量。
事件中的體育館,沒能承受住 " 雪 " 之重。
就連東北人自己都說:這次的雪與普通的輕飄飄的幹雪不同,打在臉上特别疼。
" 炸彈氣旋 "
這一次創紀錄的暴雪,到底可怕在哪裏?
一是波及範圍廣,黑龍江中東部、吉林中西部、内蒙古通遼等地均出現大片特大暴雪區,曆史罕見;
二是雪量強度大,哈爾濱市方正縣、尚志市、延壽縣等9 個縣市降雪量超過曆史同期極值,哈爾濱市區超過 30 毫米,打破曆史最大降雪紀錄,爲哈爾濱曆史上首個特大暴雪。
爲什麽年年都下雪的東北,這一次對雪的感受卻大不相同?
@中國氣象愛好者提到,本次的暴風雪變得又濕又重,是因爲得到了一種被稱作 " 炸彈氣旋 " 的極端天氣的加成。
一北一南,一冷一暖,強強聯手,是 " 炸彈氣旋 " 形成的絕佳條件。
11 月 5 日,中央氣象台 " 四預警 " 齊發——同時發布暴雪橙色預警、寒潮藍色預警、大風藍色預警、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預計未來三天受強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和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将普遍下降 6 至 10 攝氏度。内蒙古中東部、東北地區中南部和江淮等地部分地區影響尤爲明顯,降溫幅度将達到 12 至 14 攝氏度,局地達 16 攝氏度以上。
與此同時,南方多地的氣溫記錄卻屢創新高。
11 月 5 日的杭州西湖,最高氣溫達到 31.5 ℃,刷新自 1951 年杭州有連續觀測記錄的 11 月份最高氣溫曆史記錄,賞荷的遊人也仍是背心短褲加身。溧陽同樣以 31.6 ℃刷新江蘇全省 11 月最高紀錄。
兩個氣團,一個極寒,一個極暖,最終在遼甯上空狹路相逢,形成了一個氣壓快速降低的 " 炸彈氣旋 ",就像一個黑洞,把來自渤海、黃海、東海、日本海乃至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全部吸了進去。
這樣一來,本就劇烈的寒潮又遇到了暖濕氣流,水分變多,導緻類似凍雨、濕雪、暴風雪等形态各異的降水,輪番在東北上演。
@中國氣象愛好者發現,黑龍江東部先是經曆了暴雨,然後是夾着冰粒的凍雨,最後又遭遇特大暴雪的肆虐;吉林長春同樣先大雨再特大暴雪;遼甯沈陽直接在半天之内切換三種形态:大雨 - 雨夾雪 - 暴雪。
這直接導緻,幾乎所有東北人都感覺到,這次的雪不一樣。
根據黑龍江省氣象局 11 月 3 日發布的信息,5 日夜間至 6 日東部地區有大暴雪、雨雪冰凍天氣,局地降水量将突破曆史同期極值,對交通、通訊、城市運行、能源保供等影響較大。
信息中還提示到:風力較大,且濕雪量大,建築工棚、臨時搭建物、危舊房屋做好防風、防雪、加固,加大巡查力度,避免垮塌;樹木易折斷、倒伏,園林部門請做好防範。
黑龍江省氣象台連續兩日發布暴雪紅色預警。對比去年 11 月,省氣象台一共才發布 3 條紅色預警。而今年的 11 月,才剛剛開始。
" 炸彈氣旋 ",早已惡名遠揚。
2007 年,渤黃海地區發生了 1969 年以來最爲嚴重的溫帶風暴潮災害。煙台有行人被風刮倒,有線電視信号中斷,大面積停電,大連出現 1951 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曆史同期最強的暴風雨天氣,黃、渤海最高潮位達到 610 厘米,超出正常潮位 50 厘米到 70 厘米,爲 50 年來罕見。這次風暴潮給山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21 億元,遼甯大連直接經濟損失 18.6 億元。
罪魁禍首,正是掠過渤海、長白山區和日本海的 " 炸彈氣旋 "。
老工業區該升級了
突然坍塌的體育館,究竟是與降雪有關,還是其他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
但面對極端天氣肆虐,老工業區東北的防禦能力是時候升級了。
從殖民地經濟的産物,到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推動,東北的城市發展起步早,時間長。
1861 年營口正式開港對外通商,發展爲東北地區第一個具有近代城市特征的商業城市。1949 年後,東北地區長期成爲我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
但拿今天的眼光來看,正是因爲它起步得太早,以至于它已經很老了,各種部件,亟待改善。
2010 年,住建部副部長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上表示,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 20 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于消耗了全世界 40% 的水泥和鋼材,但建築壽命平均隻有 25-30 年。即便是發達國家,如日本 28 到 50 年不等,美國也隻有 74 年。
這一說法有多大的準确性,有待進一步研究,畢竟很多老房子,也依然堅挺。
但即便拿我國的《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規定的說法來看,重要建築和高層建築主體結構的耐久年限爲 100 年,一般性建築爲 50-100 年。東北很多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落在這個區間。
這個問題,在今年的極端天氣中頻頻暴露。
今年 8 月,黑龍江被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啓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
南方周末的記者寫道:他對着那片空地說,這就是我家的老房子,原來有園子,有養的蜂子,都沒了,什麽都沒有了,一片狼藉了。我的家鄉,以後就在記憶當中出現了。
痛心疾首的呼喊,讓東北成爲防災減災救災的重點關注對象之一。
回過頭來看,專門針對防災減災救災的 1 萬億準特别國債堪稱及時。
10 月 24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發 2023 年國債 10000 億元,資金将重點用于八大方面:災後恢複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标準農田建設。
東北,被特别提及。
而在厄爾尼諾現象籠罩的 2023 年,按照往年慣例,或許明年才是真正的考驗。例如,1997 年發生強厄爾尼諾事件,次年爆發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極端天氣隻會越來越頻繁,但我們希望,房屋的質量未來可以不再用生命去 " 檢驗 "。
最近生活消費品紛紛漲價,彙率大異動,手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我們要怎麽應對?如何守衛家庭财富 ......點擊下方預約按鈕,鎖定本周四晚7 點半 S 博士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