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 日,本田中國公布 7 月終端汽車銷量。數據顯示,7 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爲 89691 輛,同比下滑 32.84%;今年 1-7 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爲 619382 輛,同比下滑 23.80%。
今年 1-7 月,本田中國終端汽車銷量分别爲 64193 輛、74142 輛、82041 輛、94879 輛、101321 輛、113133 輛和 89691 輛。從銷量數據來看,前 6 月本田在中國銷量呈現逐月遞增趨勢,不過 7 月則出現了下滑。本田汽車官方并沒有解釋銷量下滑的原因,但外界将本田在中國銷量下滑的原因歸咎于 " 燃油車難賣,電動車不火 "。
對于眼下的本田汽車而言,盡快完成向新能源市場的轉變是當務之急。7 月 16 日,正面臨銷量下滑困境的東風本田提出一份較爲激進的電動化轉型方案,東風本田宣布,今年下半年東風本田将推出旗下全新自主純電品牌,2025 年前電動化比例達到 50% 以上,2027 年後不再投放燃油新車,2030 年前累計推出 10 款以上純電車型。當東風本田新能源版圖布局進一步完善後,将與比亞迪展開直接競争。這也意味着東風本田燃油車賣到 2027 年截止。
需要注意的是,2022 年,Honda 在中國推出多款全新車型,包括隸屬于 e:N 品牌的兩款純電車型—— e:NP1/e:NS1,但這兩款車型上市後市場銷量表現低迷,對本田在華銷量幫助并不大。
目前東風本田在售的純電車型僅本田 e:NS1 一款車型并且銷量表現十分一般,而其下一款定位中型純電 SUV 的純電車型 e:NS2 需等到 2024 年才上市。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風本田 e:NS1 銷量分别爲 608 輛、924 輛、883 輛、131 輛、181 輛和 155 輛,累計銷量爲 2882 輛。而本田在華另一合資車企廣汽本田旗下也提供 e:NP1 極湃 1 純電車型,但銷量表現同樣不佳。數據顯示,今年 1-6 月,e:NP1 極湃 1 銷量分别爲 102 輛、44 輛、554 輛、404 輛、913 輛和 1347 輛,累計銷量爲 3364 輛。
顯然,不管是 e:NS1 還是 e:NP1 極湃 1,這兩款車型當下都很難承擔起本田在華銷量重任。
當下,本田在中國的銷量依然以傳統燃油車銷量爲主,以上半年銷量爲例,本田在華銷量前三的車型分别爲雅閣、CR-V 和思域,銷量分别爲 9.44 萬輛、7.81 萬輛和 5.27 萬輛。插電混動車型中,3 月 10 日,全新 CR-V e:PHEV 上市,新車搭載第四代 i-MMD 雙電機混動技術,目前售價區間爲 22.59-26.99 萬元。此外,雅閣、皓影、英仕派也均推出插電混動車型,其中英仕派插電混動車型于近期完成換代。
7 月 3 日,全新英仕派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 6 款車型,售價區間爲 18.28-25.88 萬元,動力上提供 1.5T 燃油版以及 2.0L+ 電機的 e:PHEV 插混版車型,且升級了 Honda CONNECT 4.0 智導互聯、Honda SENSING 360 安全超感等,但該車市場銷量表現也很一般。數據顯示,上半年 CR-V e:PHEV 銷量爲 3581 輛,而皓影 e:PHEV 爲 2812 輛,與國内其它插電混動車型相比,本田插電混動車型在價格上沒有優勢,在産品上也沒有競争力。
從東風本田轉型的時間點來說,其對激進的電動車規劃還是很有信心的,但目前燃油車市場份額被新能源擠壓,本田新能源轉型也并不順利,導緻本田産品市場份額持續下滑。反觀自主品牌則是快速崛起,包括比亞迪、吉利等自主品牌車企均在新能源電動化領域不斷發力,行業人士預測,今年中國本土品牌能有機會在市占率上超過海外品牌。顯然本田中國也已意識到想要走得更遠,僅僅依賴燃油車并非長久之計,需加速向新能源市場轉型過渡。
按照本田汽車發展規劃,2027 年後,本田在中國推出的所有車型均爲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到 2035 年,本田中國将實現純電動車銷售占比 100%。此前本田中國表示,從 2030 年起,在中國市場将僅銷售純電和混動車型,不再投放新燃油車,在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本田中國不得不提前其電動化進程。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