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AIDC(阿裏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能保持快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就是速賣通。"
" 組織架構調整後,速賣通還能拿到多少資源?速賣通如何證明自己還有一戰之力?"
2024 年 11 月下旬阿裏整合國内與海外電商,成立了新的電商事業群。這意味着兩大業務從相對獨立走向了強協同。
行業内的讨論焦點在于:速賣通接下來的策略是什麽,平台可能會做哪些調整,以及速賣通是否能維持在電商江湖的優勢地位。
随着近期的一系列調整和變動,答案似乎正變得逐漸清晰。
阿裏如何統籌電商業務的優先級?
2022 年 7 月的某個下午,杭州總部園區的會議廳召開了一場嚴肅的會議,上至部門負責人,下至三五人的小組長,所有速賣通管理崗員工都被要求參加。
整整一個多小時的脫稿演講中,沒有 PPT、沒有 Word、沒有 Excel。但會議目的很簡單,重整速賣通的意志力傳達到位。
在那之後,速賣通全面起飛,人、資源、錢不斷湧入,GMV 增長也異常迅猛。
在 2022 年之前,速賣通在阿裏衆多業務中的優先級并不高,能拿到預算也比較有限。
阿裏内部人士吳正表示,當年速賣通的邏輯是你掙到錢就可以去做投放、做增長,如果你自己掙不到錢,那就沒法去做增長。AIDC 成立後,速賣通的局面徹底扭轉了。
之所以要提及兩年多前的這場舊事,是爲了引出這樣一個話題,速賣通正處于上升期,阿裏把所有電商業務統一管理後,淘寶天貓、速賣通、1688 這些大業務的優先級怎麽排?
接近阿裏的分析師李方認爲,海外電商經過兩年時間的梳理,策略已經比較清晰,且增長勢頭不錯,理論上不需要再做大的調整,順着既定的路線去走就行了。而國内電商仍然面臨着較大的壓力,因此新電商事業群的最高領導層短期内或許會把更多精力放到國内電商業務。
"AIDC 的 B2B 業務是盈利的,Lazada 已經盈虧平衡。目前,淘寶天貓依舊是阿裏集團最大的現金奶牛,管理層把精力放在國内電商業務,提升集團利潤,也能更好地支持海外電商業務的擴張。"
據阿裏最新财報數據顯示,2024 年第四季度阿裏營收爲 2801.54 億元,其中淘天集團營收爲 1360.91 億元,占比 48.5%。而阿裏國際營收同比增長 32% 至 377.56 億元,阿裏方面表示,主要由跨境業務的強勁表現所帶動。
在 2025 财年 Q3 财報分析師電話會上,蔣凡表示,阿裏國際業務未來的一個盈利路徑比較清晰。
速賣通當下的最優解
大家都知道前兩年,速賣通業務一路狂奔。
高速增長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這兩年從全托、半托到 POP,包括速賣通、Temu 在内的跨境電商平台一直在嘗試更适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商家的體感認爲,速賣通頻繁的變動和調整一度讓商家感到迷茫。因爲全托、半托、海外托管、POP 四個模式的運營邏輯又不一樣;商家一是被分流得厲害,二是非常不适應,在不同模式下切換,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 同一盤貨,POP 模式是一個價格,全托又是一個價格,半托管又是一個價格,海外托管又是一個價格,商家沒動力去做那麽多精細化的運營。" 陳铠吐槽道。

但話又說回來,好的商業故事并不隻有星光坦途,也正是在一系列調整中,速賣通的戰略越來越聚焦。
在投資人小施他們二級市場看來,速賣通的上策,應該是始終把握住自己在 POP 模式上的優勢地位,積極應戰。
速賣通反應過來之後,确實也是這麽做的。
2024 年 9 月,速賣通重申自己的定位:" 托管 + POP" 雙軌驅動模式,讓不同類目商品有了更明确的定位與發展方向。從平台基因看,POP 是速賣通的優勢賽道,通過重新挖掘 POP 模式的潛力,速賣通還有新一波的關鍵增長機會。
回到行業視角,當下整個跨境行業經曆了一波内卷後,無論是 Temu 還是速賣通,模式創新都已暫時告一段落。
此時的速賣通按照 2024 年的策略與路線去跑,既能更快的消化過去大規模擴張帶來的壓力,同時也能讓商家進行休整,去更好的适應平台的規則與業态。
當然,戰略不變,戰術卻可以持續進化。
近期,速賣通在非洲開啓小範圍試水分銷業務,采取的策略是招募合作夥伴來擴展前端業務,并通過分傭模式激勵銷售。
不僅如此,新的電商事業群成立後,國内和海外電商業務在組織層面能夠實現更好地協同,從而對速賣通的發展産生助力。
有兩個信号,一個是菜鳥國際電商物流團隊與速賣通融合,另一個信号則鮮少被人關注到:淘寶出海包郵項目從服飾品類擴展到全行業商家,包郵的站點也進一步擴大至 13 個,主要服務于當地的華人市場。
雷峰網了解到,最開始淘寶出海包郵就是淘天和阿裏國際一起來做,淘寶主站負責招商,阿裏國際負責在海外市場的物流和消費者運營,做得好不好,責任一起背。當時,雙方都扛了一個激進的增長目标。
今天不少外部評論者認爲,淘寶出海包郵算是拿得出手的一個項目。該項目最早主要試點做大服飾出海,去年 8 月 2 日正式上線,這一試點讓淘寶服飾行業整體的海外成交金額增速達到近 4 成。
" 阿裏的戰略方向十分明确,目标是實現全局最優布局。" 多位行業人士告訴雷峰網,國内外電商拉成一盤棋,減少内耗,恰恰能爲速賣通帶來更多助力。
顯然,這個階段的阿裏想得更清楚了:沿着主線拓展自己的增長邊界。
求穩的速賣通,依然有底氣
在複雜的國際業務生态裏,當下的速賣通與對手的差異化競争優勢究竟在哪兒?是對商家的把控嗎?是基建更強嗎?是人更多嗎?
比較直觀可見的是,速賣通在全托管上投入了相當高的基建成本和廣告投入。
2024 年初,速賣通拿下了 2024 歐洲杯獨家電商贊助商,并簽約貝克漢姆爲全球代言人。另一邊,速賣通在美國東西海岸以及西班牙、法國、德國等主要歐洲國家建立了多個海外倉。
其結果是,2024 年三季度阿裏國際零售業務營收 256.18 億元,同比增長 35%,增長主要來自于速賣通 Choice 業務。對速賣通而言,這些持續投入積累出來的資源與能力,會繼續在今年發揮出更集中的規模效應。

盡管當前國際形勢驟然變幻,包括 TikTok 和 Temu 在内的平台都面臨着許多政策風險,但其對速賣通的直接影響仍然較小。
更爲關鍵的是,早年因爲阿裏上市的緣故,速賣通在很多年前就進行了一輪合規建設。從這一點上看,速賣通遭受的政策風險也是最小的。
這是關乎業務層面的,接下來,說一說人。
在員工的視角裏,速賣通很少有像這兩年的高光時刻。
其一是,成績更好了,其二是大家更有戰鬥力了。" 财報出來後,你都能感覺到團隊整個氛圍變了,大家看到了希望。" 一位速賣通員工對雷峰網表示。
回看 2022 年至今,AIDC 的組織活力有了很大提升,團隊的戰鬥力被重新激發了出來。
熟悉速賣通的人士告訴雷峰網,2024 年以來,速賣通已經成爲阿裏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下最拼的部門,員工幹勁十足,經常加班到很晚。
提升人效的另一招,是組織層面進行高效協同。正如前文所說,今年初菜鳥部分國際電商物流團隊與速賣通融合。
新的策略和目标正在緊鑼密鼓地制訂:有的已經就緒,等着一級一級落實;有的還在頻繁微調。激烈的市場競争下,陣勢浩大的組織變動雖然疼痛,但隻要目标清楚,戰略方針明确,速賣通的戰争效率就高。
本地化與反内卷,速賣通的差異化競争
雖說過去速賣通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放眼如今的國際市場,不管是市場競争、業務增長上還是流量焦慮,擺在速賣通面前的挑戰依然巨大。
除了前面提到的合規建設更早更完善,本地化也是速賣通提早布局的一步棋。
以韓國爲例,2023 年起,速賣通就一直霸榜韓國購物類 APP 下載榜第一。但速賣通并沒有停滞在跨境這個圈子裏,而是迅速啓動了本地化,包括本地招商、本地員工等。
很快,速賣通以一騎絕塵的姿态占據了跨境電商 85% 的份額。
據韓國市場調查機構 Wiseapp・Retail 發布的最新數據,2024 年韓國消費者在速賣通 AliExpress 和 Temu 上的支付金額分别爲 3.6897 萬億韓元和 0.6 萬億韓元。
本地化布局不僅讓速賣通成爲韓國跨境電商毫無疑問的第一名,更對本地電商平台形成了競争态勢。根據韓國媒體報道,速賣通的 DAU 僅次于 Coupang,位居第二,超出 TEMU、11 街、Gmarket 等其它韓國本土電商平台。
供給方面,當其它平台用僅退款等過度極緻的售後條件來迎合消費者的時候,速賣通率先開始了 " 反内卷 ",用技術手段攔截羊毛黨,把商家從低價競争、低質競争中解放出來。
在全球跨境電商格局加速重塑的 2025 年," 出海四小龍 " 将面臨新的變量:美國關稅新政、新興市場争奪戰、以及供應鏈端的全面升級。
這些變量不僅考驗着 " 出海四小龍 " 們的應變能力,更折射出行業新階段競争的核心邏輯——誰能率先洞察趨勢并作出布局,誰就能搶占先機。
而就速賣通而言,還面臨着另一個内部變量:阿裏整合電商業務。不過,生産關系變革,隻是第一步。對一個大公司來說,有效的策略和落實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
阿裏電商擰成一捆繩之後,留給速賣通的想象力也遠不止于此。
歡迎廣大電商從業者添加作者微信:qqw_501,一起聊電商平台 & 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