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輩的輝煌屬于曆史,我的作品要對得起觀衆!"
馮鞏作爲中國家喻戶曉的相聲大師,每年春晚用一句" 我想死你們了 ",就能給千家萬戶帶來歡聲笑語,

然而,在馮鞏廣爲人知的藝術成就背後,他還擁有一個神秘而顯赫的家世,先祖是明代開國元勳馮勝,被朱元璋稱爲 " 天子骨肉 ",太爺爺曾當過北洋政府副總統,爺爺更厲害!
馮鞏的家世究竟有多強大?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馮鞏家世背後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點關注,既方便回顧往期精彩,又不會錯過最新内容。
馮鞏先祖:明代開國元勳馮勝
馮鞏的先祖馮勝是明代的開國元勳,爲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朱元璋尊爲宋國公。
在元朝末年,各地都陷入戰亂之中,馮勝與兄長馮國用兩人爲自保,在鄉中集結力量,組成了一支軍隊。
之後,他們二人認爲朱元璋是個能成大事的人,便投靠了朱元璋,此時的朱元璋雖還在創業初期,但已顯露出非凡的領袖氣質。

然而,在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戰時,馮勝的兄長馮國用戰死沙場,馮勝隻好一人肩負起統帥軍隊的重任。
馮勝帶領軍隊多次身先士卒,攻破衆多城池,官職一路升遷至右都督,成爲朱元璋手下的一員大将。
洪武元年,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馮勝榮耀加身,升任同知樞密院事,步入明朝軍事權力的核心圈層。

洪武二年,馮勝親自挂帥出征,将明朝的統治版圖進一步向西北拓展,他帶着将士們在戰場上展開殊死搏殺,一舉擊潰敵軍防線,因這一仗,他被封朱元璋爲宋國公。
然而,就在洪武二十年,馮勝被朝廷等人誣告私藏馬匹等事,遭到朱元璋猜忌,當即收走他的大将軍印,馮勝自此陷入人生低谷。
後來,馮勝由于交友不慎,在經曆藍玉黨案後,朱元璋極其憤怒,馮勝也因此被賜死,他的故事印證了那句" 伴君如伴虎 ",令後世唏噓長歎。

馮鞏太爺爺:北洋風雲人物
馮鞏的太爺爺是北洋政府時期的風雲人物,直系軍閥首領馮國璋,他在北洋軍閥時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馮國璋年輕時考入了清政府舉辦的北洋武備學堂,在這裏,他結識了日後在軍政界叱咤風雲的段祺瑞、王士珍,三人被并稱爲" 北洋三傑 "。
甲午戰争後,馮國璋出任軍械局督辦一職,爲清軍的軍備整頓付出許多心血,1896 年,袁世凱奉命組建" 定武軍 ",他看中了馮國璋的才華,将他招緻麾下爲其練兵。

此後,馮國璋憑借自身過硬的軍事素養,一路升至營務處總辦、練兵處軍學司司長等要職,逐漸成長爲北洋軍中的核心人物。
當武昌起義打響後,馮國璋奉命摧毀起義軍,他竟下令放火燒城,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這一事件也讓馮國璋備受争議 。
此後,馮國璋協助袁世凱力勸清帝退位,爲袁世凱登上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寶座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随着袁世凱稱帝野心的逐漸暴露,馮國璋内心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一方面,他對袁世凱有着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也深知稱帝之舉違背曆史潮流,會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
在反複權衡之後,馮國璋最終選擇了站在曆史正義的一邊,他通電聯合其他幾位将軍,組織袁世凱稱帝,袁世凱稱帝失敗後,馮國璋成爲了北洋軍閥直系的" 一把手 ",并憑借多年的威望被該推選爲副總統。
然而,政治鬥争的殘酷超乎想象,1918 年,馮國璋代理大總統到期後,被徐世昌取而代之,他無奈返回放棄鬥争,最終病逝于北京,而他的兒子馮家遇,則在另一個領域,書寫着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馮鞏爺爺:愛國企業家馮家遇
馮鞏的爺爺馮家遇,作爲馮國璋的三子,他與父親一樣,刻苦好學,年輕時考取了留學生資格,奔赴德國學習救國之道。
馮家遇在德國著名的柏林工學院學習化學冶金專業,他還曾前往赫赫有名的克擄伯鋼鐵廠實習,爲他日後回國實業救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成歸國的馮家遇,目睹祖國工業的落後與衰敗,内心滿是憂慮與急切,他深知,隻有發展實業,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于是,他毅然決然地開啓了創業之路。

馮家遇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油漆行業,當時國内的油漆市場幾乎被外國産品壟斷,國貨難尋立足之地。
馮家遇決心打破這一僵局,他聯手夥伴陳菽良、孫潤甫憑借在德國學到的化學技術,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與改良,終于創出了" 燈塔 " 牌油漆,并不斷加大投資,擴建廠房,爲油漆生産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保障,

" 燈塔 " 牌油漆也憑借過硬的質量,逐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搶得部分被外國品牌占據的市場份額,打破了外國油漆的壟斷局面。
除了油漆廠,馮家遇還積極參與創辦了保定電燈廠,并在紡織、金融等領域都有投資,默默推動着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抗日戰争期間,日軍多次登門拜訪,試圖讓馮家遇任滿洲國的僞職,但他卻裝病在身,堅決不給日本人賣命。
在新中國建立後,馮家遇将自己畢生打拼積累下來的全部資産,毫無保留地自願交給祖國,他用行動诠釋了什麽是實業救國,什麽是愛國不渝。
馮鞏也正是從小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展現出過人的智慧,讓他在藝術道路上始終堅持着自己的風格,從而使他在相聲圈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本期文章就到這裏了,歡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點點關注,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