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流量明星 " 變身 " 爲流浪漢。
這樣的形象突破,對一部現實題材電影來說,究竟是好是壞?
評論區裏。
有人說這個角色也隻有王俊凱能駕馭得了。
也有人說,他的演技短闆暴露無遺。
隻是粉黑大戰嗎?
不。
在這樣的争吵聲中,或許那本該值得關注的話題,被徹底掩蓋了。
今天就來聊聊,這個中秋檔票房最高。
但又最受争議的影片——
野孩子
01
故事改編自真實事件。
2019 年,《今日說法》報道過一則叫 " 流浪兄弟 " 的新聞,說的是被父母遺棄的流浪漢馬亮,遇到了身世相仿的 6 歲小孩軒軒,像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于是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
後來因爲馬亮偷竊被抓。
軒軒的現狀也得以被大衆看見,于是幾經周轉,被一所小學破格錄取。
大體框架上,《野孩子》對這個故事并未做太大改變。
王俊凱飾演的馬亮和關子勰飾演的軒軒,在大部分時間裏都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裏東躲西藏,抱團取暖。
哥哥靠行竊度日。
弟弟則負責銷贓。
與現實所不同的是,在影片裏,爲了增加故事的曲折性,編劇設置了一個叫文叔(潘斌龍 飾)的角色,他是一個流浪兒行竊團夥的老大,觊觎着兄弟倆的 " 潛力 "。
怎麽辦?
爲了保護弟弟不被黑惡勢力沾染,哥哥毅然加入行竊團夥。
砸車。
搶包。
入室盜竊。
可以說,是用自己的徹底犧牲,來保護另一個靈魂的純良。
可僅僅是爲了說哥倆很慘嗎?
當然不。
導演殷若昕在繼《我的姐姐》之後,又一次地把關注點放在了 " 血緣 " 與 " 家人 " 的關系上,并試圖去探讨母親這個概念的暧昧性。
一個道具:雪花膏。
百雀羚牌雪花膏是兩個野孩子相識的開始,源于軒軒無意丢失了媽媽留給他的雪花膏,恰巧被馬亮撿到。
于是兩個孩子才有了後續的連接。
但與此同時。
雪花膏又是 " 母愛 " 的象征。
在故事裏。
不斷重複的一個動作就是軒軒受了傷,然後抹上一點雪花膏,就 " 奇迹 " 般地不疼了。
什麽意思呢?
意思是母愛在這裏成爲了一種可以撫慰一切的力量,是年幼的軒軒所必須堅信的安慰劑。
可真的不疼嗎?
當然不是。
事實上,就像軒軒的母親說 " 桂花香的時候就接你走 ",但始終沒有出現一樣,當事實上的 " 母親 " 缺席,象征上的 " 母親 " 也絲毫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于是這個時候,馬亮出現了。
馬亮決定收留軒軒的原因是,不僅是因爲這個小野孩被親爺爺像畜生一樣關在籠子裏,還因爲他在軒軒身上看到了自己,他潛意識地想讓軒軒和他一道,成爲更好的自己。
馬亮對軒軒的悉心照料,遠遠大過于媽媽口頭所承諾的,卻一直沒有兌現的關心。
從這個程度上來說,馬亮才是軒軒的雪花膏。
是的。
在現實的故事裏,兩人成爲流浪兒都有各自的原因,馬亮是因爲父母離婚後父親無力照顧他,軒軒則是因爲離異的父母都不想要這個孩子。
而影片裏則把矛頭放在了母親身上。
爲的,也隻是說出那句疑問:如果一個對母親這個概念都産生了懷疑,那麽,他還會相信什麽?
這是對 " 生而不養 " 的控訴。
而這。
也是影片相較于新聞," 多 " 出來的那部分。
02
你想到了什麽?
流浪兒、盜竊、" 母親 "、報團取暖,這幾個詞毫無疑問地會讓人想到那部《小偷家族》。
異曲同工?
但如果你真的将這兩部影片比較起來,你便會發現《野孩子》最大的問題所在——
回避現實。
沒錯,《野孩子》是基于現實的創作。
可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它與絕大多數的國産現實題材一樣,在努力避免着現實帶給觀衆的刺痛,使得影片在展示現實狀況的同時,總讓人感覺到輕描淡寫,或者遮遮掩掩。
舉例來說。
《小偷家族》雖然也被人質疑過于溫情,但至少它在現實呈現上,絲毫不會避重就輕。
它不但展示了父親教兒子偷竊的過程。
還展示了父母的欺騙。
以及心理的 " 陰暗 "。
可《野孩子》呢?
野孩子爲什麽變成野孩子,不說。
哥哥爲什麽在被追捕的時候也要帶上弟弟,也不說。
就連偷竊部分,你會發現,它們幾乎全部是片段式的,渲染着 " 偷竊 " 之外的情感。
它仿佛把一切都浮在水面上。
隻願意渲染一種大衆都能接受的溫情。
爲什麽?
因爲有所顧忌。
當一部影片的目的是爲了讓觀衆感受到兄弟之間的溫情時,它就勢必會盡量減少觀衆對主角形象的負面感受,凡與此相悖的,都會被略過。
以至于看到最後,你隻會感受到主角是一個善良的人。
可這樣會有效嗎?
當然不會。
一個對比。
這兩部電影裏,都有一場遊泳的戲。
但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前者裏的 " 家人 " 在遊泳時,爸爸會善意地問兒子身體發育的狀況,讓觀衆也跟着發出會心的微笑來。
而後者呢?
《野孩子》的這一段落是沒有台詞的,隻有景美人樂,準确地說,隻有情緒的宣揚,而無情感的遞進。
區别在哪裏?
人心的互動。
或許相比于遮掩人性的弱點,去制造一個 " 好人 ",我們更想看到的是一個個真實的人,以及從生活裏流淌出的細節。
具體講。
就是我們在《野孩子》裏隻能看到兩個少年在生存線上的掙紮和糾結,而很少能夠一睹兩個孩子在生存之外的心靈交融。
你餓了,我帶你去吃霸王餐,你病了,我背你上醫院。
可是作爲孩子之間,他們像是從來不會給對方開玩笑,或就某個興趣點互換心事。
童趣對沉重現實的超越,我們看不到。
也正是如此。
即便我們明明知道影片是改編自真實事件,即便我們明明知道那些情感是源于人物原型的真實感受,但我們還是會狐疑:
這會不會,太隔靴搔癢了些?
03
當然,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中秋檔,Sir 最期待的就是這部《野孩子》。
原因也很簡單——
因爲我們的影視作品中,很少有人會直面這樣的現實。
《寶貝兒》提及棄嬰,但重點放在了收養者的身上。
《隐秘的角落》提及流浪兒,但故事的主線是犯罪。
我們很少有直接的,以流浪兒童爲主體的作品。
可現實呢?
截止到 2022 年,界 * 面新聞給出的我國事實孤兒的數據是 36.5 萬人。
2020 年,澎湃新聞就由《隐秘的角落》爲延伸,做了一期關于流浪兒選題。
詳細羅列了,這些流浪兒可能會流向哪裏。
本省的省會城市是他們的首選之地。甚至有些流浪兒爲了避寒,從北方一路走到昆明。
那這些流浪兒會面臨什麽樣的危險呢?
被侮辱、被毆打都還隻是家常便飯。
還有被強迫去偷、去搶。
還有人記得 2012 年,畢節五個男童在垃圾桶裏生火取暖,導緻中毒身亡嗎?
事實上,這樣的流浪兒童還有很多。
而新聞裏報道的,隻是寥寥可數。
就像《野孩子》裏弟弟說的一樣:" 大人們看不到我。"
這并不是因爲他因爲個子小所以不被注意,而是事實上,這個社會,一直都 " 看不到 " 這樣的群裏,讓他們自生自滅,留在一些不爲人所知的角落裏。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來說,《野孩子》還是有價值的。
它或多或少地點出了一些真實情況——
犯罪現狀。
就像片中的一個細節。
馬亮嫌文叔給的錢少,于是上前争論,這時候文叔打開房門,說了句 " 多勞多得 "。
房間裏有什麽?
一台用來直播的手機,以及兩個熟睡的少年。
這場景,讓人心驚膽戰。
它也或多或少地指出了一個被大衆忽略的概念——
事實孤兒。
嚴格來說,《野孩子》裏的很多孤兒,在我們過往的概念中,都不能稱之爲孤兒。
因爲這些孩子的父母都還健在。
馬亮想送軒軒去上學,學校的老師說,軒軒有父母的話,就不能算孤兒。
馬亮反駁了老師的這一說法。
他的意思是,那些本來有父母有家庭的孩子,如果身心都得不到父母持久的呵護和滋養。
那這些孩子就叫事實孤兒。
Sir 看到這裏,心情也有些複雜。
但。
作爲一部現實主義影片來說,光提出這些其實還是不夠的。
相比于批判 " 生而不養 "。
或許更該追問的是,我們的社會發生了什麽,我們的制度有哪些不夠完善的地方,才導緻了這些流浪兒至今仍被遺棄在城市之間,像喪家之犬一樣過着東躲西藏的日子。
電影應該向前進一步。
而不是退守在一個安全區裏,滿意于自己的精緻妝容。
當然,Sir 知道這會有難度。
比如,肉眼可見,影片在探讨 " 上學 " 問題時,有部分台詞與口型對不上的情況。
但究其根本,其實還是導演創作的選擇問題。
當創作夾雜了太多算計。
那麽,就很難真正做到把鏡頭對準現實。
這造成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
就是相比于關注真實的流浪兒,大衆更關心影片裏飾演流浪兒的演員。
Sir 不是說不該選擇流量。
畢竟,這的确會爲影片帶來了不少的關注度,中秋檔票房第一的成績便是明證。
但與此同時。
事實上,流量又帶走了原本屬于電影的關注度。
這導緻的結果就是,影片上映之後,人們關注的往往隻是王俊凱的演技,看到的隻是粉絲的歡呼與誇贊,讨論的隻是一次次行或不行的争議。
而電影想傳遞的困境,幾乎無人在意。
所以該怎麽說呢?
Sir 想起了是枝裕和曾經對 " 好電影 " 這個詞的定義——
" 我認爲好電影,就是讓人看完之後,長久不能忘懷的,會真切地對你的人生造成一點點改變的電影。"
是的,不用很多,隻是一點點改變就行。
《野孩子》當然算不上 " 好電影 "。
但 Sir 依舊希望,這樣的電影,可以對現實,對 " 事實孤兒 " 的現狀産生一點點的影響。
而不是。
我們憋紅着臉,隻爲了某個明星的演技而争論不休。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渝子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