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資本市場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全面注冊制真的來了。全面注冊制之後,全市場的新股都實行市場化的發行定價,之前主闆上市首日的漲跌幅限制将不複存在。
全市場注冊制後,市場環境将發生深刻變化。那麽,打新環境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深刻變革之下打新的股民又該如何去賺錢?是不是新股就完全不能玩了?
新股不敗的神話破滅,破發率提升
之前爲了保發行,有一個不成文的 " 市盈率 23 倍限制 ",即發行的新股市盈率一般不超過 23 倍。2021 年 9 月 18 日,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和證券業協會同步發布關于注冊制闆塊承銷規則修訂及網下投資者管理的文件,新股定價進入市場化階段。
這裏大家可能沒有什麽概念,新股雷達研究員給大家一組數據。2021 年 9 月 18 日之前的 1 年裏,在滬深市場上市的新股,不論是主闆,還是創業闆、科創闆,都沒有出現破發的情況,但在此之後,情況出現了轉變。
2021 年 9 月 18 日至 2023 年 2 月 18 日,實行注冊制的科創闆、創業闆,破發率都出現了上升。在此期間,創業闆上市了 220 隻股票,其中 44 隻于上市首日破發,破發比率爲 20%;科創闆上市了 165 隻股票,其中 68 隻于上市首日破發,破發率爲 41.22%。而在此期間實行核準制的主闆市場,尚未出現上市首日破發現象。
由此可見,在進入市場化定價階段的注冊制之後,新股上市首日的破發率出現了上升。我們也不難推測,在主闆實行注冊制之後,主闆新股的破發率也将會上升。
" 地雷 " 新股頻現,但依舊不乏 " 肉簽 "
新股破發率提升後,不少投資者直呼中簽如踩雷。據新股雷達研究員統計,2021 年 9 月 18 日至今,創業闆和科創闆的新股,上市首日最大跌幅超過 20% 的,有 33 隻。
其中,唯捷創芯在上市首日最大跌幅達 36.94%,這意味着中一簽唯捷創芯的投資者,将在上市首日最多會虧損 12300 元,更甚的是,中一簽新股在上市首日最多虧損 44840 元,那就是上市首日最大跌幅爲 29.91% 的萬潤新能。
看到上升的破發率和首日 " 巨虧 " 的新股,很多老鐵就心裏發怵,幹脆放棄打新了。在新股雷達研究員看來,其實大可不必。因爲就算是注冊制,依然會頻頻出現上市首日就翻倍、賺上萬元的 " 肉簽 "。
據新股雷達研究員統計,2021 年 9 月 18 日至 2023 年 2 月 18 日,創業闆和科創闆上市了 385 隻新股,上市首日最大漲幅超過 100% 的新股有 84 隻,占比達到 21.82%;以上市首日最高價計算,中一簽賺錢超過 1 萬元的新股有 153 隻,占比達到 39.74%。其中,力量鑽石上市首日最大漲幅更是達 1297%,中 1 簽力量鑽石,在上市首日最高可以賺 13.37 萬元。
可見,在注冊制之後,即便在破發率提升、" 雷股 " 頻現的背景下,也不乏 " 肉簽 "。如果放棄這些 " 肉簽 ",那豈不是太可惜?畢竟部分 " 肉簽 " 在上市首日就可以賺普通人一年半載的工資。
很多老鐵想要吃到新股的 " 肉 ",但又害怕打新踩到 " 地雷 ",打新股時總是提心吊膽。其實,隻要掌握新股破發規律,學會鑒别 " 肉簽 " 與 " 雷股 " 的方法,我們依然可以吃到新股這塊 " 肉 "。
如何規避破發股?
一隻新股是否破發,是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比如市場環境、公司質地、估值等。
新股破發率很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在市場環境偏弱的時候,破發率會提升;市場環境回暖的時候,破發率會降低。
比如,在 2022 的 1 月到 4 月市場下行期間,注冊制闆塊(科創闆、創業闆)共上市了 95 隻新股,其中 36 隻新股在上市首日破發,破發率達到了 37.89%,期間新股首日平均漲幅爲 27.43%;
2022 年 5 月至 8 月中旬,市場有所回暖,注冊制闆塊共上市了 64 隻新股,僅 9 隻新股在上市首日破發,破發率爲 14.06%,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爲 55.88%。
大家可以看到,在市場回暖階段,破發率有明顯下降,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漲幅也有明顯提升。
當然,市場環境隻是其中一個因素,決定一隻新股是否破發,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隻要大家對這些因素熟練掌握并加以應用,在打新市場上 " 避雷吃肉 " 也是不難的。
全面注冊制來臨,打新越來越成爲一個技術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達哥打新觀察團)
(本文内容僅供參考,不作爲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