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四年市場出貨量下行,讓全球智能手機用戶的換機周期還在拉長。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調研數據顯示,2022 年換機周期将長達 43 個月,爲曆史最高水平。CINNO Research 也在年初表示,預計整個 2023 年中國市場換機周期将會延長至 32-36 個月。
超長的換機周期讓智能手機上原本一些不被重視的問題逐漸浮出了水面,其中手機的耐用度和堅固度成爲用戶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
早期智能手機換機周期在 12-18 個月時,意外情況導緻的手機跌落損壞會被 " 官方保修 "、" 屏幕換新包 " 等保修服務覆蓋。然而在換機周期大幅延長後,手機在使用後期基本都處于非保狀态,發生意外損壞後,用戶不得已就要自掏腰包維修,對于當下一部動辄幾千元的智能手機來說,成本占比超過 25% 的屏幕,後期維修将會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這樣的大背景下,變相推動了手機廠商在研發新機的時候,必須要将手機品質、耐用性等方面考慮進去,也正是這樣的大背景下,催生出了一系列兼顧性能和耐用的産品,而這其中華爲 Mate X5,是個特殊的存在。
01 「玄武鋼化昆侖玻璃」,打破康甯壟斷的國産玻璃
2010 年,智能手機在進入新的一個十年周期時,帶火了一家來自美國紐約州的玻璃和陶瓷制造企業——康甯。智能手機的高端化,成就了這家玻璃制造企業,他們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裏,不斷推出更堅硬更耐劃的玻璃面闆。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想象,在 2010 年到 2020 年這十年間,康甯的大猩猩玻璃竟然是智能手機屏幕蓋闆唯一配得上 " 擁有名字 " 的産品。
而在 2020 年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一個新的十年周期内,随着智能手機市場的下行,廠商們開始思考如何利用研發優勢爲自家産品帶來更好的産品體驗,在存量市場放大産品的差異化。第一個跳出來打破康甯在高端智能手機屏幕玻璃壟斷的,也是康甯玻璃曾經的受益者——華爲。
2022 年下半年,華爲發布 Mate50 Pro,其率先搭載使用了業界首個瑞士 SGS 五星抗跌耐摔認證的昆侖玻璃,整機耐摔抗跌落能力是普通玻璃的 10 倍。具相關資料顯示,昆侖玻璃的生産來自重慶鑫景特種玻璃有限公司,這意味着昆侖玻璃是徹徹底底的國産玻璃。
對于折疊屏這樣新興的智能手機形态,由于内部屏幕造價昂貴、維修成本高、保護困難等現狀,因此折疊屏的對于機身的外部支撐以及抗跌落性的要求更高,這無疑對于昆侖玻璃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因此在今年的 Mate X5 典藏版上,華爲帶來了全新的「玄武鋼化昆侖玻璃」,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Mate X5 典藏版的外屏抗刮擦能力相比之前提升 300%、整機耐摔能力提高 100%,從現有的測試來看,這塊屏幕也通過了包括鑰匙、小刀、耳機、地面摩擦等日常常見的有可能對于屏幕造成損壞的場景。
這樣的創新技術,加持在一台 " 相對易損 " 的折疊屏手機上,讓 Mate X5 成爲了獲得 " 全球首個瑞士 SGS 金标五星抗刮耐摔權威認證 " 的折疊屏手機。
傳統的晶化或強化玻璃隻解決了抗摔的問題,而玄武鋼化昆侖玻璃不僅耐摔,更耐刮傷,将硬度提升到了很厲害的程度,可以說玄武鋼化昆侖玻璃的出現,不僅解決了折疊屏手機刮擦難題,将折疊屏可靠性發揮到極緻。也成爲最近幾年智能手機廠商研發新技術的一個縮影,不再依靠上遊渠道的技術供給,而是通過自身的研發實力,在技術上反哺上遊供應鏈,并通過技術共創的方式,實現新技術的跨越。
在手機廠商和手機供應鏈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在高端手機屏幕玻璃制造這一領域,打破了康甯過去十幾年的壟斷,這成爲了智能手機中國智造的一個新的标志點。
02 「技術共創」,智能手機廠商的新課題
玄武鋼化昆侖玻璃的出現,逐漸讓市場開始意識到,智能手機正在走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果以 2007 年智能手機真正意義上确定發展方向爲起點算起,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裏,智能手機廠商一直是整個産業鏈偏中下遊的角色。上遊供應鏈的「普惠型」創新,讓處在中遊的智能手機廠商更多地隻能使用公版的設計,造成了過去智能手機千機一面的市場格局。
而「昆侖玻璃」的出現,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手機屏幕玻璃的創新,是近幾年國産智能手機走技術共創、自主研發路線的一個縮影。如今越來越多的廠商在手機制造的各個環節放棄選擇通用公版的零部件,将越來越多的技術研發注入上遊渠道成爲了未來智能手機設計制造的趨勢。
在屏幕玻璃之外,華爲 Mate X5 的可靠性,不止于此。在這台手機的内屏下,采用了業界獨有的抗沖擊非牛頓流體材料,這種材料能讓折疊手機内屏同時呈現 " 遇強則強、遇弱則弱 " 的抗沖擊效果。讓用戶不用擔心日常生活中的瞬間快速沖擊對内屏造成的損傷,比如手機意外跌落到地面,由于抗沖擊非牛頓流體材料内屏的存在,可以确保屏幕毫發無損。
如今以華爲爲首的手機廠商們,在材料學、化學、分子力學、結構學等高精尖前沿科技領域的研究,有着相當程度的積累。這推動了智能手機在制造領域的創新,華爲在折疊屏領域已經實現了包括機翼鋁、MIM 鋼、非牛頓流體材料等新技術的量産,而這些新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上遊産業鏈在全球市場的高壓競争下,依然可以 " 快速奔跑 "。
在經曆了十年的高速發展和五年的市場沉澱後,從 2007 年誕生至今的「新一代智能手機」,如今正在經曆變革期,市場和廠商們也都在思考下一個智能手機的突破點在哪裏。
這不是一家企業或者是單獨一條生産鏈條可以左右的,顯然它需要整個手機行業各個環節的集體努力。如今智能手機廠商開始意識到技術創新不再來自上遊産業鏈,而更多的需要通過自我創新反向驅動,這樣的創新形式也造就了像華爲這樣的廠商不斷推出玄武鋼化昆侖玻璃這樣的産品,一方面去打造産品差異化體驗,另一方面也從技術底層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03 「多栖發展」,手機廠商在新時代需要面面俱到
在衆多手機廠商中,華爲無疑是堅持國産化路線和技術共創并舉的代表性廠商之一。在最新一代的折疊屏手機 Mate X5 上,除了屏幕玻璃之外,華爲在這台手機中還實現了包括鉸鏈、電池、影像、通信、系統等多方面的自主研發創新。
以折疊屏這樣的新形态産品爲例,華爲在過去幾年技術上的積累,讓它們如今成爲這個領域的領導者和技術推動者。
2019 年華爲第一代折疊屏 Mate X 上使用鷹翼式外折疊設計,讓機身在折疊狀态下實現無縫的設計;
2020 年,Mate Xs 在鉸鏈結構的關鍵部位加入锆基液态金屬;
2021 年 Mate X2 采用碳纖維複合性材料;
2022 年 Mate Xs 2 首創複合強化結構屏幕;
2023 年 Mate X3 昆侖玻璃及非牛頓流體材料内屏帶來内外抗摔的穩定結構;
最新一代 Mate X5 典藏版上使用的玄武鋼化昆侖玻璃讓外屏可靠性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目前華爲主導的衛星通訊、星閃連接技術、玄武鋼化昆侖玻璃、靈犀通信等創新技術,都悉數在手機上實現落地。這一方面推動了華爲手機在國産化的路線上持續進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國産智能手機供應鏈在一些關鍵環節的技術創新上已經領先于整個行業。
這是新時代高端智能手機設計制造的縮影,更多由廠商主導的創新,通過和上遊供應鏈的合作實現量産落地。上遊供應鏈和手機廠商一同打造具有差異化的産品,成爲了未來智能手機發展的一條必經道路。
鴻蒙落地 4 年,也在加速向前奔跑,這成就了華爲當下智能手機的新格局。随着日前麥當勞中國與華爲達成鴻蒙合作協議,正式宣布麥當勞中國 App 将基于 HarmonyOS NEXT 啓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鴻蒙原生應用已經有包括美團、去哪兒、新浪、釘釘、螞蟻集團、小紅書、58 集團、哔哩哔哩、高德地圖等企業的加入,覆蓋了社交、資訊、金融、娛樂、出行等多個領域,顯示出越來越多的企業級開發者正在積極融入鴻蒙生态。
如今的鴻蒙系統,除了擁有獨立的底層邏輯和強大的互聯互通生态之外,對于折疊屏這樣新形态産品的體驗也做了深度的适配。
早在 2019 年初推出第一代折疊屏 Mate X 的時候,華爲就已經同步推出了《華爲折疊屏應用開發指導》;2019 年 11 月,華爲以創始成員的身份,攜手綠色軟件聯盟推出《折疊屏移動智能終端白皮書》;一個月之後的 2019 年 12 月,華爲又推出了《折疊屏移動智能終端開發指南 2.0》;2023 年 1 月,華爲将這一開發指南的版本更新爲 2.1;2023 年 3 月,華爲與綠盟再次攜手推出《折疊屏軟件設計與開發行業規範》。在今年 HDC 2023 上,合作夥伴透露《折疊屏移動智能終端開發指南 3.0》已經處于公示階段。
這意味着,當很多人把目光放在 5 年時間華爲更新整整 7 代折疊屏硬件上的時候,華爲在折疊屏軟件的同步演進上一刻也沒有停下。
如今 Mate X5 上搭載的鴻蒙 4 系統,曆經 4 年的叠代,不僅自身的流暢性、穩定性、安全性得到全面升級,還擁有出色的折疊屏适配邏輯,包括應用布局的合理顯示,折疊大屏展開後的高效交互。Mate X5 提供了小屏與大屏截然不同的應用呈現方式,讓應用在内容呈現上更具效率,例如小紅書等信息流應用,華爲 Mate X5 能夠在主頁顯示四列圖文,并且在用戶進入内容詳情頁時,屏幕還會按照 6 比 4 比例,将主要内容顯示在左側、将評論内容顯示在右側。這樣一來,用戶在浏覽熱門圖文查看評論時,就不需要反複切換滑動,大大提升了舒适性和便利性。此外,華爲 Mate X5 還讓遊戲體驗也變得更加舒适。比如熱門遊戲《金鏟鏟之戰》,華爲 Mate X5 經過适配後,遊戲内的裝備欄和選将區将不再遮擋棋盤,用戶操作更方便,輕松掌控全局。除了對市面上的海量應用進行了深度适配,華爲 Mate X5 還支持 AI 隔空手勢、AI 熄屏顯示、跨屏拖拽等諸多實用功能,這些豐富多樣的大屏生态體驗都爲 Mate X5 帶來了相當好的用戶體驗。這意味着在折疊屏産品在逐步推向普及型市場的當下,華爲已經做好了 " 硬件 + 軟件 " 雙管齊下的生态布局。
華爲在 Mate X5 上實現諸多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技術創新,也讓這台手機在今年上市之後,就獲得了相當出色的市場反饋,自 9 月上市以來,迄今爲止供不應求。Mate X5 也變相推動了華爲今年智能手機銷量的持續上行,以及華爲在折疊屏市場的領先優勢。
華爲在多種技術領域上走出的獨立研發差異化路線,讓整個智能手機行業開始重新審視核心技術的發展方向。憑借自身在終端制造、通信、IoT 等領域的技術積累,華爲如今在這條賽道上已經處于領先的身位了。而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裏,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宣傳「獨立打造」、「研發共創」、「技術獨占」等傳播口号,将産品創新和技術合作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餘承東在今年發布 Mate X3 之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 華爲目前的對手主要是自己,我們不排斥任何競争,但是華爲相信自己能引領創新,引領用戶體驗。"
不單單是華爲,這可能将會成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智能手機廠商們的技術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