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不少芯片人正在熬一個罕見的寒冬,比上一波下行周期還艱難。
2021 年下半年開始,芯片過剩的泡沫浮現,2022 年,終端砍單、減産、裁員 " 熱鬧 " 了一整年,到 2023 年,年初期待的 618 需求落空,價格戰打響,存儲芯片大廠利潤暴跌,觸底的預言推遲了一個又一個季度,眼看終于見底了,離年終也不遠了,而在市場上還沒有見到明顯的回暖。
庫存還堆得高高,價格殺得越來越低,爲了生存虧本出貨,都成了大家的 " 夢魇 "。
一、芯片生意難做:價格殺瘋了,庫存還很多
庫存清得七七八八,資金也就流動了,需求回暖了,生意也就沒那麽難做了。
可現實卻不理想,市場上的芯片幾乎是滞銷,堆在倉庫,客戶需求鮮少,庫存消化不良。
一家芯片貿易商的銷售蘇女士告訴我們," 現貨市場上,芯片庫存和年初比還有很多,依然在清庫存。" 蘇女士所在的現貨商,主要做 Microchip 品牌,消費類、工業類等産品備全系列,身邊不少同事或同行都在爲庫存焦慮," 馬上要開始賤賣了,即使賤賣,大概率也清不了多少庫存。"
國産芯片代理商負責人老吳也表示,由于其國産芯片下遊需求主要在國内,雞蛋全在一個籃子裏,今年又遇到需求驟降,還要幫終端客戶備貨,現在存貨壓力很大。
從芯片供應鏈上遊也可以看出,近期整個行業的庫存水位已經達到最高水平。2021Q1,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平均庫存周轉天數低于 100 天,2021Q4,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平均庫存周轉天數上升至 100-120 天左右,到 2023Q2,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平均庫存周轉天數高達 183 天左右,這是自 2023Q1 庫存天數達疫情以來的曆史峰值後的首次回調,但整體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
今年一季度,備貨過多、疫情等種種因素導緻庫存暴增,國内許多芯片企業庫存甚至超過了疫情期間。國産 MCU 價格戰一地雞毛,但庫存水位還沒降下來,從芯聞路 1 号統計的數據來看,2023Q2 國内 MCU 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明顯縮短,行業去庫存效果初顯,但與國外 MCU 大廠 100-200 天的存貨周轉天數相比,國内 MCU 上市公司的庫存水平仍然較高,如複旦微電的存貨周轉天數達到了 659.02 天,中微半導體、恒爍股份、華芯微、東軟載波、峰岹科技等企業的存貨周轉天數均在 300 天以上。
終端需求差,芯片從 " 香饽饽 " 變 " 燙手山芋 ",堆高的貨物成負擔。芯片跌價的例子數不勝數,芯片價格逐步回歸到目前的常态價,在去年甚至前年,曾經正常備貨的成本往往都要比現在高,現貨越放越不值錢。
9 月底還在清庫存的 ST 品牌,客戶接受的備貨價很低,持續降價,往年市場上用量大的型号 STM8S003F3P6TR ,客戶的接受價格已經低于 1 元。有人在去年 11 月進貨,價格已經落到 25 元的 VNQ7140AJTR,如今這顆芯片降至幾塊錢。做 TI 芯片的 " 去年 300 多元的 TI 芯片,今年 30 元都賣不出去。"
即便是價格較爲堅挺的汽車芯片,部分型号也開始跌價,甚至跌穿官網定價。ST 的 VND7012AYTR,市場價降至 18 元,已經低于官網價格 3.17 美元(約合人民币 23.15 元),價格倒挂。FS32K144HFT0MLLR 跌至 25 元 ~30 元左右。這顆料官網價格爲 3.45 美元(約合人民币 25.19 元),NXP 的 S32K 系列汽車芯片在前兩年缺芯潮時 " 風光無限 ",同系列的 FS32K144HAT0 曾經從最低的 24 元漲到 350 元,另一個 FS32K144HFT0 曾經從 20 幾元漲至 600 元。
芯片市場殺價嚴重,貫穿在芯片人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詢價不少,客戶問了一天,對方直接拿着同行更低的價格來壓價,最終卻被當 " 備胎 ",實際需求鮮少。
蘇女士表示,一天的時間裏,要麽專攻一個訂單,一顆料問一天,最後能不能成也說不定,要麽一堆人詢價,就是沒有真實的訂單,還有不少人拿着别家平台的價格來壓價,還要一年内生産的,對批次提更高要求,大家互相消磨時間,客戶也不急着要貨。
社交媒體上有芯片人表示," 今年感覺基本在混日子,感覺特别難 "," 我們公司做 IC 卡芯片,往年遍地是做不完的貨,接不完的單子,前年和去年公司老闆都賺肥了。" 有的公司從 2020 年到 2022 年初,日均 200 個需求電話,業務繁忙,如今 " 躺平一整年 ",今非昔比。
從質疑、理解到成爲,從參與價格内卷到加劇價格内卷,芯片人當下的命運殊途同歸。
清庫存,往往隻能維持日常開支,靠有限的訂單讓資金回流。即便是這樣,許多芯片人求之不得,市場大概在二季度底至三季度初,已經開始虧本出貨。另一家芯片分銷商潤金微科技的林經理認爲 " 今年最不尋常的就是虧本出貨 ",去年這麽做的還不多,到現在已經很常見了,而且 " 不虧出貨很難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我們主要做 ST,以往這個時間是傳統的金九銀十 ",林經理表示," 這個月明顯感覺需求量變大,但接受價低得可怕,價格一直在降。"
芯片方案商驷匹馬科技的産品經理 Owen 表示,公司之前的好幾批存貨,現在虧本賣,單顆成本 12 元,直接虧一半以 6 元賣出。說到芯片産品方案,Owen 同時表示,今年方案商的内卷也超乎想象,一款本身就很便宜的無線充,成本被壓得非常低,關鍵是客戶出海外,賺的是美金。" 好案子接不到,不掙錢的案子一大堆 ",做方案與芯片價格内卷類似,既不賺錢,又無法拒絕來之不易的訂單。
客戶流失也是常态,2020 年疫情初期開始,大家陸陸續續收獲了一批客戶,如今部分客戶回歸原廠下單了,現貨市場價格卷到飛起,發現客戶擁抱了原廠," 他人還怪好,礙于情面給我們勉強下了一點小訂單。"
蘇女士做外貿也跑了好幾個客戶," 死活聯系不上 ",客戶大部分來自歐洲,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爲離原廠近,歐洲客戶對包裝和價格要求都很高。雖然外貿有一些訂單,但也很少,于是兼職回複一些内貿的詢價,每次國外客戶發一個型号的需求,國内直接找翻天,可能就有 100 家供應商來問。" 這也太卷了。"
" 别看一些芯片突然火起來了,都在詢價,但最後一點聲音都沒有。" 如今的芯片市場,大家在一點放大的需求面前都很被動,已經被按在成本價上反複摩擦了,加上部分芯片價格倒挂,做一單虧一單。
雖然又是虧錢的一天,但芯片人學會了互相安慰,有出貨還算有希望,資金至少流動起來了,就怕想賠錢都沒人要。
二、生存面臨挑戰
芯片市場最怕産能過剩,今年上半年大家還比較樂觀,不少人期待七八月能看到好轉,到現在看來,恢複比我們想象中慢很多,起初還有很多人提兩年前生意多麽好,現在已經麻木了。
" 大概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明顯感覺詢價的人變少了,價格壓得很低了。" 還有朋友看到 4 月之後生意就越來越差。市場恢複戰線拉長,對普通芯片打工人的業績造成了持續的影響。
前兩年芯片行業湧入了大量的新人,而現在行情低迷,很多新人撐不住轉而跳槽,即使是業務能力一貫出色的銷冠,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單。
來源:社交媒體
以現在的行情,蘇女士今年跟身邊人說得最多的,就是奉勸新人别來做芯片。以她自己爲例,剛畢業從事連接器相關還算有點經驗,三年前又無意間轉到芯片," 面試芯片銷售,說來試試,結果一試就是三年,疫情剛開始那會缺貨嚴重,開發客戶都還比較順利,入職兩個月就拿到了一筆很大的訂單,成單的時候别提多開心。"
但現在的行情不是小白模式了,環境艱難,的确磨煉了大家的心性和耐心,提升了溝通能力,但長期隻拿一點底薪也不是辦法。" 現在底薪也不高,想轉行了,感覺未來一年看不到很大的希望。" 有芯片人在拿了快半年底薪之後,終于在本月提出離職,有的找了很多辦法也看不到希望,轉行還是不轉行,每天都在焦慮。
即便是成單了,芯片市場做多虧多,爲了資金周轉虧本出的貨,終究會反噬回來。
林經理做的 ST 芯片,以前都是别人求着來買貨,現在是求着賣貨,前兩年手裏的芯片庫存,一批出貨随随便便就是幾百萬,現在一堆庫存出貨也不過幾十萬,利潤驟降。國産芯片代理老吳拉着一車貨不禁感慨,一批 500kk 的電源管理芯片,價值幾毛錢,20 萬出給客戶,現在賺的是豬腳飯的錢,還沒算上其他成本,目前的生意利潤很低,而且賬期長,資金壓力很大。
來源:社交媒體
到了囤貨商,多半要賠錢維持生存。有公司在 2021 年賺到的錢,到去年由于原廠要求壓貨,利潤直接被消耗得差不多,一進一出相當于不賺錢。産品經理 Owen 表示,客戶備貨加上自身的備貨,像 ADI、NXP 這些品牌的庫存他們也壓了好幾百萬的貨。
一些潛在的備貨需求,坑也不少。有的客戶怕後面芯片漲價缺貨,要求備貨,一些剛入行的新人拿不到訂單,以爲看到了機會,隻有幾個點的利潤,硬是去促成這筆訂單,殊不知,對方最終還會各方比價,找最便宜的提貨,對方全身而退,犧牲的隻有芯片人自己。" 有客戶不僅要你備兩個月的貨,還放賬期,100 萬變成 500 萬。"
芯片市場從賣方市場變買方市場,多位市場上的朋友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這段時期比 2020 年芯片暴漲行情之前還難,大家都在硬撐着。
買方市場,終端不斷壓價,更加磨砺大家的耐心與功底,價格砍到對方心滿意足,但供應商不接受,客戶也就跑了,有的人夾在客戶和供應商中間無法喘息。客戶不急于提貨,報價太高,客戶不接受。客戶報太低,按照供應商一半的價格去砍,供應商卻有自己的考量,不願意讓步。
前段時間,一家知名芯片分銷商官宣破産,該公司表示受國内外市場需求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采取一系列措施,仍不能克服和解決經營困難,芯片人看了都捏一把冷汗,據說,還有一家知名芯片分銷商的許多員工主動離職,給當下的芯片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外,企業裁員降本也很常見,人員、租金等開支不變,利潤大幅減少,隻得開源節流,變相扭虧爲盈。一位華強北芯片分銷商的老闆打了個比喻,"10 個人做 10 個客戶都吃不飽了,1 個人做 10 個客戶可能才差不多。"
三、結語
年初大家紛紛出動拜訪客戶,雖然收效甚微,但現在還有一些不認命的芯片人奔跑在路上。
老吳從事的國産芯片,原廠九月營收創新高,8、9 月過得 " 還可以 "。林經理表示," 目前手裏的現貨陸續都有在出貨,且有不斷在進貨 ",不過,較爲堅挺的工業、汽車類芯片也無法彌補通用類芯片的下滑," 不要寄希望于哪種芯片能一勞永逸地賺錢,爲了挽回損失,我們不斷更新型号、更新價格,求的還是一個穩健發展。"
産品經理 Owen 看到原廠 2024 年的訂單很多還沒下,但他認爲 Q4 基本上要到底了,庫存比往年(2022 年)起碼低了很多。" 最近來自終端産品的需求感覺慢慢好起來了,而且主要是消費類的小産品,我自己還是看好的,我們自己做方案,跟客戶粘性比較高,還是會慢慢好起來的。"
庫存和殺價的 " 夢魇 " 終會過去,但現在,許多芯片人還需要再撐一撐。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芯世相(ID:xinpianlaosiji),作者:Sil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