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廣州車展亮相了比亞迪宋 L 概念車,同事小茶已經不是第一次向我表達他對比亞迪宋 L 的喜愛。
他當時認爲,「宋 L 的顔值很高,不僅要比過去的宋家族更好看,甚至還要比身在海洋網系列的宋 PLUS DM-i 還要出彩一些。」
而在比亞迪宋 L 曝光了申報圖之後,他表示除了前臉與概念車有較大出入之外,整體已經超乎了他的期待。
今日,比亞迪宋 L 正式公布了内飾官圖,當我把這套内飾官圖轉發給他看時,他隻說出了四個字,「平平無奇」。
小通當然清楚他想表達的是什麽意思。相比宋 PLUS DM-i,宋 L 并沒有在設計方面進行太多的炫技,線條走向更趨向于平直。更何況,大尺寸中控屏、内嵌式儀表盤、圓形多功能方向盤、擋杆區域等,似乎都沒有給到太多的視覺沖擊。
但是,很多事情隻看表面,很有可能會錯過不少驚喜。
我們不妨從中控台的科技配置說起。15.6 英寸中控屏是比亞迪的中高端車型的标準配置,支持 90° 旋轉,内置系統應該是比亞迪 DiLink 智能網聯系統,車門一鍵落鎖、後備廂的開關按鍵也集成在中控屏内。不過,這兩個功能在門闆處仍設置了按鍵,小通認爲稍顯重複,希望中控屏此處的功能可以自定義。
但仔細看,相比宋 PLUS DM-i 冠軍版,宋 L 車機的 UI 設計似乎更具「華味」,桌面不再默認隻顯示功能,而是将壁紙占據了很大一塊區域,相信操作體驗和流暢度都不會差。
方向盤中央的「宋」有些顯眼,但相比王朝家族其他車型上帶有圓标的符号 LOGO,小通更喜歡宋 L 的簡單直接。
10.25 英寸的内嵌式全液晶儀表盤,與宋 PLUS DM-i 冠軍版的完全一緻。值得一提的是,宋 L 加入了 50 英寸的 AR-HUD 擡頭數字顯示和丹拿音響。
中控屏下方是三個帶有「宋」标識的方塊,僅靠觀察暫時無法得知這三個方塊到底是按鍵還是裝飾。倘若是功能按鍵的話,當這塊屏幕旋轉成縱置狀态下,這三個方塊就會被牢牢擋住,那麽會有什麽功能,在屏幕橫置的時候才需要,但在縱置時用不上的呢?
這點小通确實沒想到,因此對于這三個方塊,小通更傾向于隻是起到裝飾作用。
而在用料方面,宋 L 更注重車内的質感以及舒适度,中控台、門闆、座椅、扶手箱等處均用上了大面積的麂皮材質,不再采用容易沾上指紋的鋼琴烤漆來強調質感。座椅進行了打孔設計,預計會提供通風功能。
擋杆區域的用料也比較細緻,擋杆、撥片、啓動按鍵和其他功能按鍵的用料都完全不同,前方的手機無線充電區域的用料更高級,也更防滑。
下方采用了镂空設計,增加儲物空間,同時還配備了一個 C 口、一個 A 口以及一個儲存卡,後排提供了一個 C 口、一個 A 口,同時還提供空調方面的控制。
另外,後排可以通過觸控面闆來控制空調,而且屏幕裏有一個「鎖」的标識,預計是意味着後排出風程度受前排乘客控制。
綜合整個内飾的配置來看,宋 L 将會提供 L2 級輔助駕駛系統、多級别能量回收、多種駕駛模式、自動泊車、自動駐車、全景天幕、老闆鍵、帶杯架的後排中央扶手等等,不少實用的配置都有提供。
顯而易見,相比在設計方面的炫技,宋 L 開始采用足夠厚道的配置和用料來征服消費者。不得不說,雖然宋 L 的内飾看似「平平無奇」,但比亞迪在内飾設計上的調整卻真的很到位。
簡單回顧一下外觀。宋 L 量産版确實沒有概念車那麽犀利,同時還取消了概念車上的犀利前唇和電子外後視鏡,但是車尾的造型與概念車基本一緻,而且獨特的輪毂造型、無邊框車門、獵裝版 SUV 車身都有保留下來。喜歡概念車版本的小茶,認爲量産版完全可以接受。
再看産品的數據層面,宋 L 的長寬高分别爲 4840/1950/1560mm,軸距爲 2930mm,定位中型 SUV,比同爲宋家族的宋 PLUS 和宋 Pro 還要大一些。
至于動力方面,根據申報信息,宋 L 提供三種不同功率的純電動版本,并沒有搭載網傳的 DM-p 插混版本。其中,單電機提供兩種不同功率,分别爲 150kW 和 230kW,四驅版前後電機的最大功率分别爲 150kW/230kW。
綜合所有已知信息,小通大概掌握了比亞迪宋 L 的基本實力。
首先從價格體系來分析,比亞迪宋 L 歸屬于王朝家族,雖然與唐都屬于中型 SUV,但唐畢竟還是旗艦 SUV,因此宋 L 的起售價隻會比唐 EV 的更低。而唐 EV 冠軍版的起售價爲 24.98 萬元,小通猜測宋 L 的起售價可能在 20 萬元出頭。
在國内的純電動中型 SUV 市場中,比較暢銷的是特斯拉 Model Y、小鵬 G6、寶馬 iX3 等車型。結合 20 萬出頭的價格水平,目前國内車市也就隻有小鵬 G6 與比亞迪宋 L 直接對标。
對比尺寸數據,宋 L 除了車高之外,其他數據均超過小鵬 G6;對比性能數據,宋 L 無論是單電機還是雙電機,最大功率都要比小鵬 G6 更加突出。
目前來看,宋 L 在這兩個方面都要比小鵬 G6 更強,但衡量哪款産品更值得入手并非隻考慮這兩個方面,要将配置、續航、操控質感等各個方面都考慮進去,而這些信息,宋 L 暫無太多信息。
不過,按照比亞迪的制造水平,以及對國人用車習慣的了解程度,宋 L 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不會差。如果起售價真在 20 萬元出頭,比亞迪宋 L 的競争力确實很強。
但小通認爲,宋 L 可能很難快速成爲王朝家族的銷量主力。數據顯示,比亞迪在 9 月份售出 151193 輛純電動車,相比插電式混動車高出 15483 輛。雖然純電動車比插混車更暢銷,但比亞迪海鷗和比亞迪海豚兩款純電小車就占據了 7.2 萬輛,幾乎達到整個純電動車闆塊的一半。對于想要入手體驗更好的家用車的消費者,更願意選擇沒有裏程焦慮的插電式混動車。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不是所有用戶都具備充電條件,但如果後續推出插混版動力,宋 L 的銷量可能很快得到提升。
另外,宋 PLUS 被劃分到海洋網系列,王朝家族隻保留宋 Pro,這也使得宋家族在王朝家族的實力被削弱了不少,新推出的宋 L 至少可以緩解宋 Pro 的銷量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