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楊希
編 輯丨李玉敏
8 月 22 日,三家 " 平安 " 互撕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
事件的起因是,平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簡稱 " 平安建設 " ) 連發兩則聲明,先指平安銀行(即上市公司平安銀行)以不正當手段阻撓該公司辦理銀行業務,後又指平安銀行、平安建投(即平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互相勾結,侵害企業正當權益。
事涉三家 " 平安 ",一時間繞暈衆人。
事件發酵後,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嘗試聯系平安銀行、平安建投和平安建設,了解背後緣由。經溝通,平安銀行杭州分行回複記者稱,該行系依法依規履行職責。發布兩則聲明的平安建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事件因撤資糾紛而起,目前已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平安建投公告稱,前述聲明内容歪曲事實、以偏概全,嚴重誤導市場公衆。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這件事并非平安 " 内鬥 "。經記者采訪和對照相關公開信息,梳理來看,平安建投和平安建設系 " 牽手 " 後要 " 分手 ",卻在 " 分手 " 過程中産生了糾紛,平安銀行則因業務辦理卷入其中。
從時間線來看,2020 年 9 月 19 日,平安建投和鲲鵬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鲲鵬建設集團)在上海正式簽署股權合作協議,後鲲鵬建設集團更名爲平安建設;2021 年 4 月,平安建設召開會議,平安建投高管曾出席并發言;2022 年 7 月平安建投提出股權退出計劃,但雙方未達成一緻;2023 年 8 月的兩則公告引發了市場關注。
有資深金融糾紛律師也對此事做出了分析。該律師認爲,大概率是平安建投向平安建設投放了資金,平安建設當前無力歸還,本身可能也有轉移資金考慮。平安銀行與平安建投屬于關聯單位,有動力配合平安建投阻止轉移資金行爲。
兩則聲明,三方回應
8 月 21 日和 8 月 23 日,平安建設在公司官網和官微先後發布兩則聲明。以時間線梳理兩則公告,可以看出糾紛圍繞着平安建設的相關資金展開。
記者對平安建設一方的說法梳理如下:
8 月 16 日上午 8 時許,平安建設經财務人員報告發現,該公司原财務總監蘇某強私自組織财務人員調動其全資子公司資金至平安銀行相關賬戶,資金合計 1.8 億人民币。蘇某強失聯。平安建設決定緊急注銷失控網銀盾并重新申請新網銀盾。
8 月 16 日上午,該公司财務人員到平安銀行辦理相關手續被拒,期間還發生了雙方 " 搶奪資料 " 等争端。直至當日 19 點,平安建設得到平安銀行口頭回複,稱 8 月 18 日 9 點即可領取印鑒卡并繼續辦理新網銀盾等其他業務。
8 月 18 日 9 點,平安建設到銀行大廳辦理業務時,卻被告知印鑒卡沒有生效且 17 日即被駁回。近一小時後,平安銀行稱該全資子公司法人信息存疑,并依照《反洗錢法》拒絕繼續辦理業務。
8 月 22 日,平安建設得到平安銀行回複,稱可以恢複業務正常辦理。此時平安銀行已接到法院訴訟保全裁定凍結平安建設集團和其全資子公司資金 2.6 億。
事件發酵後,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别聯系三方,試圖了解背後緣由。
平安銀行杭州分行回應記者稱,近日,我行在辦理相關公司業務過程中發現客戶身份存疑,爲保障資金安全,我行須根據制度規範啓動客戶身份盡職調查。
" 在此期間,我行收到法院出具的司法凍結指令,并依據指令對相關賬戶依法凍結。整個過程中,我行一直依法依規履行職責,切實維護客戶合法權益。" 平安銀行杭州分行表示。
平安建投于今日晚間聲明稱,平安建設發表的公開聲明相關内容歪曲事實、以偏概全,嚴重誤導市場公衆。據聲明,事件的大背景是,基于市場環境變化及戰略調整,平安建投于 2022 年 7 月提出股權退出計劃,但雙方一直未就退出價格等條件達成一緻。
記者對平安建設的采訪也印證了平安建投的撤資說法。不過平安建設相關負責人認爲,在撤資過程中有糾紛,且平安建投通過派駐的管理層幹預企業正常經營。該負責人認爲,在凍資問題上,平安銀行配合了同屬一系的平安建投。
平安建設股權結構圖 圖片來源:天眼查
撤資風波,如何緣起?
既然平安建設和平安建投雙方都提到了撤資,那究竟是撤什麽資,又爲何撤資?
平安建投表示,2020 年 9 月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入股鲲鵬建設集團(鲲鵬控股下屬公司,後更名爲平安建設),并持有 48% 股權。基于市場環境變化及戰略調整,公司于 2022 年 7 月向鲲鵬控股(持平安建設 49% 股權,實控人毛某陽擔任平安建設總經理)提出股權退出計劃,但雙方一直未就退出價格等條件達成一緻。
據平安建設官網,平安建設前身是鲲鵬建設集團,是一家集規劃、設計和施工爲一體的綜合建築服務商。平安建設承建的項目涉及市政公用、房屋建築、水利水電、公共交通、裝飾安裝、園林幕牆、裝配式建築等領域。
該公司稱,平安建設作爲平安建投 " 投、融、建、運 " 四位一體的重要一環,将圍繞 " 鐵路、公路、房建、市政、環保 " 等領域,積極參與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和建設。
據平安建投官方公衆号, 2020 年 9 月 19 日平安建投和鲲鵬建設集團正式簽署股權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平安建投正式參股鲲鵬建設集團。文章稱,合作後平安建投将正式具備建設資質,後期可更加有效地參與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建設與運營。
平安建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平安建投對該公司的正式介入是在 9 月 30 日," 當時入股是因爲平安集團想參與基建闆塊。"後來,在撤資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波折,導緻雙方的糾紛升級。一方面是退出不順利,另一方面是高管層面的問題。
" 平安方面在 2022 年 3、4 月份前後跟我們談要退出,當時大家還是比較和諧的,就說以保障平安建設的正常經營爲前提,進行有序地退出。接下來就是找買家,中間也談了兩家,但一直沒有合适的買家。後來平安方面就找老股東買回去,雙方談價格,其實隻要不影響我們公司經營就行。但近期,平安建投加強了對于我們公司的風險管控,譬如要求我們企業不能接需要墊資的項目。但我們是建築行業,不墊資就幾乎接不到項目。
另外一方面,平安建投不同意我們調整組織架構,造成公司高管嚴重冗餘,導緻整個經營管理是不順的。其次平安建投不同意調整薪酬結構。導緻整個公司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該負責人表示。
據這名負責人的說法,平安建設 " 有 11 個高管,鲲鵬控股是占 3 個,其他的都是平安建投派來的。" 該負責人表示,部分高管已經沒有實質工作了,卻仍然拿着高薪。
平安建投方面的說法則與平安建設有所不同,直指平安建設總經理違法違規。
圖片來源:平安建投公告
" 近一年,鲲鵬控股實控人、平安建設總經理毛某陽僭越公司治理規定,公然違反公司管理制度和合法流程,抵制由平安建投委派的管理幹部,幹擾辦理董事變更等法定工商備案事項。
近期,平安建設總經理毛某陽更是非法掌控平安建設的公章、證照,擅自變更杭州平康建設有限公司(平安建設下屬公司,簡稱 " 杭州平康 ")法人及财務負責人,試圖非法轉移杭州平康在平安銀行杭州分行賬戶 1.8 億元資金,對包括我司在内的平安建設股東的利益造成巨大風險隐患。" 平安建投表示。
記者也向平安建設相關負責人了解平安建投的實際出資金額。該負責人表示:" 增資款應該是有 2.6 億左右,其他打了多少(款)具體我不是很清楚。"
如何演變?
針對此次事件,記者也咨詢了資深金融糾紛律師。該律師分析認爲,大概率是平安建投向平安建設投放了資金,由于地産下行平安建設無力歸還,所以平安建投要對平安建設發起訴訟。
" 感覺平安建設本身可能也有轉移資金的考慮,所以想做資金歸集,把資金集中到一個子公司名下。平安銀行與平安建投本身也是關聯單位,所以平安銀行就有動力配合平安建投阻止這樣的資金歸集,阻止這樣轉移資金的行爲。" 該律師表示。
其實從公開信息來看,平安建投和平安建設的 " 攜手 " 也曾有過短暫的 " 蜜月期 "。
2021 年 4 月,平安建設召開 2021 年第一季度經營質量分析會。除該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出席外,平安建投方面也有管理層出席。該管理層曾用 " 有亮點、有成績 " 來肯定平安建設的工作,也希望公司能更好更快地融合。
但結合此次雙方發布的聲明,事件或走向司法程序。
平安建設表示,該公司絕不向違法違規行爲妥協," 對于平安銀行、平安建投給我司造成的所有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及名譽損失,我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平安建投表示,公司已緊急向公安部門、市場監督管理局報案,并向法院申請财産保全。法院已凍結杭州平康在平安銀行杭州分行的賬戶,制止了平安建設、鲲鵬控股、杭州平康的非法行爲。
" 下一步,針對平安建設有違合資公司投資協議及公司治理程序的做法,公司将向司法部門繼續提起訴訟,收回對平安建設的品牌授權,依法合規推進股權退出工作。" 平安建投稱。
平安建設則認爲,股東之間的争議不應當由平安銀行來插手,而平安銀行利用了其金融銀行的身份地位無正當理由停辦客戶業務,違反了金融銀行的相關管理制度,違規操作,侵害了儲戶的權利。這讓以後的廣大民衆如何相信銀行的公平公正性?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章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