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3 月的 " 兩會 ",世人矚目!這個會上,往往會出台一些涉及民生的好事、實事!其中,上調養老金就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大事。人人都會老,家家都有老。老人幸福,全家才幸福。
2023 年 1 月 -2 月,各地都開始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标準。很多地區上調了基礎養老金标準,普遍位于 5 元至 15 元之間,蒼蠅再小也是肉。1 是,城鄉居民(含農民)基礎養老金的全國平均水平隻有 188 元 / 月,漲 10 元也是不錯的。
【一】三類退休人員群體的養老待遇差别。
目前,我國主要有機關事業人員、企業人員、城鄉居民等三類退休群體。他們之間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既有曆史原因,也有客觀因素。
以前,機關事業人員自己不繳社保,退休金由财政資金供養,退休金水平都比較高。而财政經費是由企業人員和農民創造的價值轉化,歸根到底,機關事業人員也是有企業人員和農民 " 供養 " 的。
企業人員走的是多繳多得的養老保險的市場機制,單位繳 20%,進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繳 8%,進入個人賬戶。其實,單位繳納的 20% 也是員工的錢,招聘時已經包含在薪酬福利包裡了。從本質上講,企業退休人員是自己供養自己。
農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屬于自己給自己養老。繳費檔次從最低 200 元或 300 元到最高幾千元,個别省市甚至達到萬元,年滿 60 歲以後領取不同檔次的養老金。因為很多農民沒有錢,繳費檔次低,養老金也隻有一兩百元的水平,低到塵埃裡。
【二】農民還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嗎?
2023 年度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即将開始了。廣大農民非常關心一件事:根據 2023 年上調參保标準的情況,聽說年滿 60 歲,一次性補繳 3 萬元,次月就能領取 1000 元的養老金,這個說法靠譜嗎?
以前,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保險都可以一次性補繳,但是,現在企業養老保險已經不容許一次性補繳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建立時間比較短,家底比較薄,所以,截止到目前,農民還能一次性補繳。
【三】一次性補繳 3 萬元,次月真的能領到 1000 元養老金嗎?
我們都知道:城鄉居民(含農民)的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 當地的固定标準,不是全國統一标準,各地之間差異性很大。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标準高,達到幾百元,最高是上海的 1300 元。大多數地方的标準為 100-200 元,取一個中間值 150 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餘額 /139 個月。
補繳 3 萬元以後領取的養老金 =3 萬元 /139 個月 =216 元 +150 元 =366 元。
所以,一次性補繳 3 萬元之後,領取的養老金是 366 元,遠遠達不到 1000 元的标準。
【四】三類人員太心酸,哭紅了雙眼。
第一類是自己購買低檔次養老保險,享受一點政府補貼,月養老金隻有 100 元左右的農民老人,他們很讓人心疼。
第二類是到城市打工的農民工,自己舍不得買社保,打工到六七十歲,身體累垮了,回鄉後也沒有養老金。
第三類是沒有買社保,想一次性補繳,自己沒有錢,兒女也不給錢的老人,晚年非常凄涼。
PS:多多轉發,讓有關部門看到,共同呼籲政策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