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一個英雄,一個從一窮二白做到上市公司的創一代。
如果你也身無分文,甚至像劉備一樣,沒有一個穩定的工作,靠四處遊蕩擺攤為生,那麼,劉備人生,絕對值得思考一番。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雖然說出身看起來很高貴,跟當時的皇帝,說起來是親戚,但是,如果關系近,他還會淪落到擺攤賣草鞋為生嗎?
可以不客氣點地說,劉備這一代,已經從皇族淪為貧民。劉備相比同族人,甚至過得更慘,他從小父親就過世了,跟母親靠編席賣草鞋勉強生活,苦熬日子。
雖然說過的窮巴巴的,但是,劉備卻心存大志,很小的時候,他跟同族的小孩在院子裡玩耍,他指着一棵大桑樹說:我将來做了皇帝,要用它作為我都車蓋子。大樹很無辜,我長這麼大容易嗎?我惹你了嗎?這小子真不是東西。
15 歲的時候,劉備被母親送到了學堂,老師是大儒盧植。劉備在盧植哪裡學到了不少東西,增長了見識,也認識了不少朋友。
《三國志》中說他,話不多,善于跟人打交道,很有城府,喜歡跟豪俠結交,跟他年紀差不多的人願意追随他。
如果沒有張角他們搞事,估計劉備可能會一輩子沒有太大的機會,但是,偏偏時代給了他機會。
到了靈帝末年,張角兄弟搞事,天下大亂,官軍幹不過黃巾軍,不得不允許地主豪強自己募兵,這是朝堂将兵權下放了,一記昏招,難道不知道好放不好收嗎?
劉備這一年,24 歲,覺得自己有兩下子,找了一幫小兄弟,參與了讨伐黃巾軍的戰争,因為立了一些戰功,所以,被授予縣尉,正式進入仕途。
接着又參與讨伐董卓,又立功了,這才一路成為高堂縣令、平原令、平原相等,在不斷的征伐中,從寄人籬下到自謀生路,最終建立了蜀漢政權,三分天下。
劉備到底有什麼創業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我認為,有三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自強不怠,堅持不懈。
劉備的大半生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颠沛流離。他前面的大半生,用盡了力氣,卻沒有一塊自己的地盤,時常寄人籬下,光這份堅持,足以讓很多人動容了,一個字,服。甚至有人願意追随他,正是因為他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跟随這樣的人,一定能夠做成點事。
劉備的經曆确實豐富,他先後投靠過陶謙、公孫瓒、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吃過無數的敗仗,但是,别人敗了,可能就徹底沒了,劉備卻像一個打不死的小強,越敗越勇,越敗越強。這就是善敗者不亡啊!
二、善于識人用人。
劉備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依然有一批忠心耿耿的骨幹追随他,武有關羽、張飛,文有孫乾、糜竺等,可以說,敗而不恥敗而不亡敗而不餒,這種敗了再起來的氣質,形成了他們的團隊精神,雖然一隻敗,卻能不斷強,雖然一直敗,但是,卻始終不離不棄,自強不息的團隊精神,也成就了劉備。
三國時期,曹操可以說是占盡了天時,孫權占了地利,而劉備的優勢就在于人和。
這跟劉備的成長經曆分不開的,劉備從小就喜歡結交豪俠,跟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在公孫瓒那裡,看到趙雲,便想着拉到自己身邊,離别的時候,甚至執手垂淚,不忍相離。單福(徐庶)在市井之地唱歌,劉備把他當作上賓來款待,一番交談之後,就決定請單福做自己的軍師,很快就有了樊城之勝。
劉備對待人的這種态度,讓很多人都願意幫助他,經過引薦,劉備遇到了小自己 20 歲的諸葛亮,為了得到這個人才,劉備甚至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這才出山幫助劉備。正是因為有了諸葛亮,劉備才能真正地扭轉流離失所的命運,取荊州、奪益州,劉備颠沛流離大半生,這才有了一塊安身之地。劉備白帝城托孤之後,諸葛亮更是盡心盡力,為了劉備的夢想,南征北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對我們創業來說也是一樣,一定要苦練劉備這一下子,善識人,善交人,善用人,這才能真正做到敗而不倒,最終取得成功。
三、以仁行天下。
做一個仁義的人,無私無我利他,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劉備這樣,哪怕自己都被打得跑路了,還帶着一群百姓,這就很不容易了。
劉備有這樣一段話,也說明了,他心底确實也是要講仁義堅持到底的,他說:" 今與我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
不僅是忍的問題,還是不能的問題,不能因為小利而失信于人,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因為小利而失信于人,忘了自己的初衷。這也是劉備的過人之處。
劉備确實将仁義做到了讓敵人都稱贊的水平,劉備臨終遺囑都不忘教育劉禅:" 唯賢唯德,可以服人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劉備的仁義除了要說,還要做,他對朋友講仁義,曹操帶兵攻打陶謙,劉備為了救陶謙,找公孫瓒借兵,并且保證:" 聖人雲,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劉備借得軍、或借不得軍,必然親至。"
關羽被東吳殺害,劉備為了報仇甚至連自己的命都算搭進去了,真可謂踐行了同生共死的誓言,當然,這也有一些意氣用事的成分,讓蜀國元氣大傷,差點斷送了蜀漢江山。
劉備對百姓仁義,劉備從樊城撤兵去襄陽,撤軍之前還先跟百姓打個招呼,願意跟着走的盡管跟着,就算渡江的時候,曹軍都快追到跟前了,劉備依然沒有舍棄追随他的百姓,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不管怎麼說,劉備靠着忠義,從一個很低的起點,也走出了一條成功大道,也是一個創業英雄!真像曹操說的:"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