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美劇,總能勾起無數人的回憶。
《迷失》《越獄》《絕命毒師》……
無論爛尾完結,還是一路封神。
都不妨礙它們成爲大家最好的回憶。
其中,有一部 IP 可算長壽。
播出 12 年,去年完結。
但系列生命力并沒有完。
不久前,衍生劇一回歸,直接成爲該有線網今年收視率冠軍。
這也再度證明老 IP 的号召力。
作爲追了多年的老粉,魚叔自然不會錯過。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它——
《行屍走肉:死亡之城》
The Walking Dead: Dead City
《行屍走肉》,算得上最長壽的美劇之一。
自 2010 年開播,12 個年頭,共 11 季。
影響的觀衆數不勝數。
如果安利這部劇,就一定會用上這句話:
非常下飯。
畢竟整部劇最大的賣點,就是喪屍。
*** 前方高能 ***
首先,逼真鮮活。
滿身瘡痍,皮膚腐爛,骨頭外露,還發出奇怪的聲音。
「基礎款」之外,還有「升級款」。
身上長草的、隻剩頭的、水底泡得浮腫的、拖着腸子走路的 ……
别說下飯了,甚至能走到你面前陪你吃飯。
其次,專業調配。
劇中所有「喪屍演員」都要經過專門的培訓。
從普通緩行,到快速奔跑。
從貼牆嘶吼,到爬走撲食。
最後,豐盛飽滿。
量大集群,是喪屍的特點之一。
面對蜂擁而上的喪屍,很少人能幸運逃生。
所以,死在喪屍手下的角色不計其數,且死法千奇百怪,好不熱鬧。
《行屍走肉》不遺餘力地打造了一個遍布喪屍的末世。
同時,也貢獻了許多名場面和出色的人物。
比如系列的第一主角,瑞克。
初登場時一幕「轉角遇喪屍」,至今讓人心有餘悸。
瑞克是全劇的靈魂,也是許多人最愛的角色之一。
标志性的一頂牛仔警長帽,既彰顯了他當初治安官的身份,也代表了整部劇的道德标杆。
再比如「弩哥」達瑞爾。
一頭發油的長發,少言寡語,善用弓弩。
冷酷的神态和孤冷的性格,讓他成爲劇中人氣最高的角色之一。
在瑞克的飾演者安德魯 · 林肯離開《行屍走肉》後,弩哥便順理成章地成爲了主人公。
随着故事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角色人氣不斷上漲。
但,就在熱度逼近最高點的第七季,發生了震驚所有人的一幕。
當時的反派尼根,将主角團完全包圍。
同一時間,接連殺死「魂鬥羅」和格倫。
一棒子,敲出了一個讓人恨之入骨的反派角色。
尼根的殘忍、冷血,成爲劇集後來長久的夢魇。
也是這一棒子,敲出了粉絲的兩極分化。
有人感歎劇集的殘酷,也有人憤而棄劇。
如今,那堪稱史詩級的一幕,恰恰成了衍生劇《行屍走肉:死亡之城》的開始。
這部最新播出的衍生劇主角,正是尼根和瑪姬。
前者是《行屍走肉》中重挫主角團的大反派。
後者是格倫的妻子,故而對尼根恨之入骨。
将這樣兩個人放到一起組隊,勢必能擦出難以預料的火花。
喪屍,終究隻是故事發生的背景闆。
混亂無序的末世下,複雜多變的人性,才是《行屍走肉》的主題内核。
像曾經的主角瑞克。
起初也總是顧及自己警長的身份而堅守和平年代的道德觀。
而随着所見所聞的日漸增多,他逐漸體會到這個世界不複當初。
純粹的好人難有活路,遊走于黑白兩道才能善終。
再像瑪姬。
原先因爲思考簡單,意識淡薄,常被诟病無理取鬧,好感降低。
可随着格倫死去、生下孩子等一系列事件之後,瑪姬的性情也變得更加果敢辛辣。
最後甚至成爲聯邦(一個幸存者組織)的領導者。
正傳中挖掘人性的做法,也被延續到了這部衍生劇中。
對象則是尼根。
但「糟點」也在于此。
不少人看來,将原先虐殺主角的大反派扶正做主角,本身就有很大的「強行洗白」嫌疑。
更何況組隊的還是血海深仇的瑪姬,像是在刻意弱化兩人間的矛盾。
于是便有人直接棄劇,怒噴主創「玩噱頭戲弄粉絲」。
如果隻把尼根放在過去反派的角度看,這樣的觀點也是說得通的。
初登場時,隻聞其聲不見其聲。
那一聲聲回蕩許久的口哨聲,就像是不斷逼近的死亡序曲。
一個大惡人的形象提前深入人心,成爲所有人的噩夢。
等到出場後,一身皮衣,加上裹滿鐵絲的棒球棍,壓迫感十足。
然而,故事後期,他的形象開始改變。
并漸漸和主角團站到同一陣線。
喜歡的人會說這是劇集的精妙之處,不喜歡的人就會稱之爲「強行洗白」。
魚叔更傾向于前者。
在衍生劇中,就有着對尼根的更多挖掘。
面對瑪姬,他始終帶着殺死格倫的愧疚。
但是他也解釋過自己當初那麽做的原因。
末世時代,在無序中創造秩序,本就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而尼根的做法,就是冷血統治。
一方面是爲了管住本就道德敗壞的部分手下,從而換來更多人的安甯。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他起初不知瑞克團隊的底細,溝通無效之下隻能選擇最狠的招數。
歸根結底,他也是爲了保護自己的人。
而兩幫不知對方底細的人相遇,猜忌和沖突在所難免。
劇中有這樣一段閃回。
《行屍走肉》時期的尼根,曾看到手下正在刑訊逼供一個俘虜。
俘虜還是個孩子,渾身是血,奄奄一息。
手下完全不在乎,而是愈發地興奮。
見到這一幕的尼根,神情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先前的殘酷冷漠不見,反而挂着一些于心不忍與憐惜。
足以見得,他的心中還是殘留着一些善良。
簡短的一幕,就将尼根亦正亦邪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緻。
他深知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面對惡人,唯有更惡才能活下去。
所以,他在與敵人對抗中,不僅要虐殺對手,更要從心理上擊潰對手。
如今一手「割喉雨」,都能面露微笑不帶猶豫。
與此同時,他又謹慎地隐藏着自己的善良。
因爲善意會成爲生存的軟肋,隐藏善良才是亂世的生存之道。
喪屍不可怕,人類才可怕。
他這麽做,既是爲了保護自己,也是爲了保護同伴。
善和惡,看似對立的兩面,卻在尼根身上一體兩面。
面對敵人,他殘忍無度,不留情面。
面對想要保護的人,他又極盡溫柔憐愛。
《行屍走肉》的世界,生存是第一法則。
所以,衍生劇的「洗白」,其實并非是在洗刷他過去的罪惡。
而是在不斷豐滿這個角色。
通過進一步诠釋尼根這個角色,來凸顯這個喪屍世界的可怕。
而這場出人意料的搭檔組合,也便多了些贖罪之旅的意味。
遺憾的是。
這部衍生劇雖然收視很爆,整體口碑卻不算理想。
相較《行屍走肉》8 分以上的水平,本劇的豆瓣評分隻有 7.2。
IMDb 上評分也隻有 7.6。
不得不承認,喪屍題材的待遇早已今非昔比。
20 年前,電影界曾迎來一波喪屍片熱潮。
《生化危機》《驚變 28 天》《活死人黎明》《僵屍肖恩》《恐怖星球》《我是傳奇》《僵屍世界大戰》……
《僵屍世界大戰》
2010 年代,喪屍題材開始進入劇集領域。
一連推出了《行屍走肉》《僵屍國度》《行屍之懼》等多部美劇。
近年來,此題材又被韓國發揚光大。
從電影《釜山行》,到韓劇《王國》,韓國喪屍正在席卷全球。
《王國》
也就是說,幾乎喪屍題材能拍的風格和類型,早就都拍了個遍。
如今同題材的作品,已經很難再讓大家眼前一亮。
就像前年網飛大投資拍出的《活死人軍團》。
作爲一部喪屍題材,它其實也算有點新意。
無論是具有智慧的屍王,還是能夠懷孕的屍後,亦或者動作迅猛的喪屍老虎。
如果放在十多年前,這些無疑或許還會驚豔大家。
《活死人軍團》
隻不過,現今的觀衆對這類題材的觀影阈值早就拔高很多。
不僅不覺得新奇,反倒吐槽故事老套,節奏拖沓。
韓國喪屍早就進化到全民狂奔的狀态。
而美國的喪屍大多卻還在晃晃悠悠地慢步。
相比之下,刺激感天差地别。
更可惜的是,韓國喪屍片這兩年也陷入了泥沼,爛片頻出。
去年的網飛劇《僵屍校園》,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期待滿滿,卻最終口碑翻車,豆瓣評分隻有 6.1。
《行屍走肉》之所以能拍到 11 季,還能用衍生系列繼續霸榜收視。
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早期底子打得好,後期情懷拉滿。
單看第一季和第十一季評分人數的差距,就能感受到觀衆的逐漸減少。
從最初的超12萬,到最終季的1.2 萬,能陪伴到最後的并不算多。
雖是經典神劇。
但如果隻是按照相似的套路走下去,終究也是會讓觀衆疲軟。
《行屍走肉》正劇裏,就有不少問題遭到吐槽。
比如,總會出現大量無聊的對話,把喪屍變成背景闆,角色們自顧自的撒雞湯。
這樣的問題也被延續到了衍生劇中。
本就不長的體量,還塞入不少略顯注水的橋段。
看似想用情懷打動人,但難免讓人覺得是劇作上的不用心。
不用多說,衍生劇大概率很難複現《行屍走肉》的輝煌。
在我看來,它更像是喪屍題材的艱難求生。
然而,僅僅靠情懷,并不能讓這個題材重煥光輝。
魚叔多麽希望,主創可以在這個題材上再多嘗試一些大膽的想象力。
将喪屍片代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發揮出别樣的魅力。
如果隻是不思進取地套路化,那我還不如重溫經典老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