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眼查顯示,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義務,威馬新能源汽車采購(上海)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列爲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 " 老賴 ")。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的義務顯示,被告威馬新能源汽車采購(上海)有限公司應支付原告上海欣銳電控技術有限公司貨款 634.04 萬元。
資料顯示,威馬新能源汽車采購(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7 月,注冊及實繳資本爲 1 億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爲陳國海,控股股東爲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威馬造車實體公司。
作爲曾經的造車四小龍之一,如今的威馬卻被負面消息纏身,停産、裁員、降薪、門店關停、工廠停産、欠租金總部即将搬離,甚至連購車小程序都無法訪問……威馬,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階段。
在上海,隻有少數員工正常到辦公室打卡上班,但公司幾乎是癱瘓狀态,因爲沒有實際工作可推進。據傳,威馬總部大樓已經嚴重拖欠物業費和租金,或于近期搬離,而位于北京太陽宮冠捷大廈的辦公室因爲拖欠租金和物業費早已被貼上封條,員工自去年 9 月份開始就居家辦公。
由于長時間未支付供應商款項,導緻核心供應商斷供,目前威馬位于溫州、黃岡的整車制造工廠也處于停滞狀态,保安早已離職,隻能讓廠房員工頂崗兼職當保安。受到生産停滞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威馬門店也陷入停止運轉的情況,無車可賣,無人敢買。
當前,威馬最需要的就是錢,但想要拿到融資卻尤爲困難。1 月 12 日,Apollo 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Apollo 出行 ")發布公告,宣布與威馬達成戰略并購。公告稱,威馬将在 Apollo 出行的擔保下獲得三筆借貸,分别來自澳門一家銀行的 2.5 億港元、正威國際的 5 億元人民币以及雅居樂集團的 15 億港元,威馬可以随時獲得這三筆錢以用于運營資金的補充。據最新消息稱,威馬已經拿到這三筆貸款,将會在 3 月全力保障溫州工廠複工複産,售後等待配件問題将在 3 月份全面解決。
身爲造車新勢力,卻走上傳統車企發展之路,這讓威馬在研發投入上捉襟見肘。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年末,威馬的研發團隊共由 1141 名研發人員組成,占員工總數的約 28.9%。2019-2021 年,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别爲 8.93 億元、9.92 億元以及 9.81 億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 50.7%、37.1% 及 20.7%。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1 年蔚來汽車研發投入就高達 41.8 億元,僅一年便超過威馬三年的研發總投入。
研發投入的不足,很快在銷量端開始顯現。招股書顯示,2020-2021 年威馬銷量分别爲 21937 輛、44152 輛。上險數顯示,2022 年全年威馬銷量 34637 輛。目前,盡管威馬在浙江、湖北擁有年産 25 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産能,但從創立至今,威馬的總銷量卻不足 10 萬輛,連一個工廠的年産能都未能滿上。
目前,威馬隻能寄托于反向收購上市,這是威馬活下來的唯一機會,但這并不容易,威馬需要在上市之前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并且,即便赴港上市成功的威馬,也未必能夠取得成功,畢竟投資新勢力品牌已經變得越來越謹慎,更何況是一家四面楚歌、危機四伏的邊緣企業。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