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産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News
作者:鳳梨
6 月 30 日淩晨 2 點 42 分,深藍汽車 CEO 鄧承浩在微博上發了一段長文,其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
SL03 是一個爆發力極強的百米冠軍,而 S7 則是一個耐力極好的馬拉松冠軍。
發文起因,需要回溯到深藍第二款車 S7 上市後的一周,輿論場上對于這款新車的讨論。
6 月 25 日,深藍 S7 正式上市,有網友通過「訂單中心調研」的數據報告,得出 S7 訂單不達預期的結論,繼而唱衰深藍和 S7。
面對唱衰的聲音,鄧承浩很明确的表示:這是典型的杞人憂天,S7 訂單增速完全符合預期。
如果說,深藍汽車 CEO 鄧承浩的淩晨小作文,是用一種私人方式爲深藍 S7 「正名」,那當晚的發布會,就是深藍官方向看客們給出的正式回應。
6 月 30 日當晚,深藍汽車在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正式開啓深藍 S7 的大規模交付;另一件事是,正式發布深藍品牌戰略。
不止于回應,深藍官方拉出一條時間線,回顧了深藍汽車過去一年的成就,同時,也完整披露了深藍未來發展的邏輯、規劃。
兩個動作背後都在強調一件事: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大洗牌,深藍汽車并非「單槍匹馬」上陣。
今天,我們就結合發布會内容,聊一聊深藍 S7 産品力到底能跑多遠?深藍品牌的耐力究竟如何?
新能源賽道競争激烈、四伏危機,爲搶先破局,長安汽車在 2022 年 4 月 13 日正式發布全新數字純電品牌——深藍。
不同于阿維塔的合資身份,深藍由長安汽車完全獨資,背景更爲純粹。
這裏還有一層「所見即所得」的意思,可以理解爲深藍旗下車型是長安汽車戰略規劃、前瞻技術的集合體,二者是劃等号的關系。
對于深藍的「入世」,市場上做出的高頻評價是——黑馬。
打鐵需趁熱,三個月後深藍發布其首款戰略車型深藍 SL03,新車有增程、純電、氫電三種動力形式,上市時售價 16.89 萬元 - 69.99 萬元。
參考鄧承浩分享的數據,SL03 訂單過 3 萬僅用了一周時間。
那麽,「一炮而紅」的深藍如何在變革與趨勢中延續熱度、觸達更多用戶?深藍汽車董事長王孝飛認爲,深藍能立住得益于兩個能力。
首先,是有一套具有突破性的技術架構,能夠在性能、效率、智能以及安全這四個闆塊做到集成與覆蓋。
長安深藍先後發布 EPA1 全電數字平台,以及原力電動技術,前者作爲地基承托了純電、增程、氫燃料等多動力構型;
後者則重點發力增程品類,方案包括聚焦極緻體驗、效率、裏程的原力智能增程技術、原力超集電驅技術。用直觀的數據說明,就是電驅總成效率最高 95%、續航 1200km、超 181 項專利技術。
除此之外,深藍自研的 800V 高壓的原力超集電驅、氫燃料電池系統、以及半固态電池,目前也在穩步推進中。
除了技術層面,服務生态層面的能力同樣重要,這是車人交彙的第一步。
與傳統車企不一樣,深藍在營銷模式上将現有 4S 店模式與直營模式融合,構建了直通直聯的「四中心」渠道模式。
這裏的四中心是指,以一個線上線下聯動且覆蓋全國的管家中心爲基礎,輻射至咨詢、維保、預約、救援等服務等闆塊,這也就是深藍自建的閉環服務生态。
數據顯示,深藍汽車已在全國布局了 746 個訂單中心、390 個移動展廳、427 個交付中心、528 個維保中心、1 個線上線下聯動覆蓋全國的管家中心。
最後回到這一章節的标題,深藍過去一年做了什麽?我們能看到的是,品牌體系化能力初顯、生态布局已成規模、新一輪攻勢即将到來。
蓄力一年,深藍的下一步又将怎麽走?
深藍汽車董事長王孝飛将目标聚焦于「智能平權」與「150 萬輛」這兩個方向。
1. 智能平權
「智能電動」作爲一個複合名詞,意表新能源未來發展的終極形态。對多數車企來說,從電動走向智能電動,中間存在一段過渡期。
深藍現有 SL03 和 S7 兩款車型,均采用多動力路線,起售價分别爲 17.19 萬元和 14.99 萬元。在深藍 S7 上市當天,有用戶評論表示,這完全是「掀桌價」。
毫無疑問,用超級增程将入手電動車門檻拉低,帶來電動平權隻是深藍的第一步,「智能」才是下一階段決勝的關鍵。
王孝飛在發布會上宣布,深藍汽車将自研 ADAS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基礎平台,聚焦解決城市堵車和車庫泊車兩大場景。
除此之外,更爲系統的智駕規劃也得到了據透,包括短期的 APA6.0、A-B 記憶行車、城區加強 IACC 等輔助駕駛功能;中長期的高速 NOA、記憶泊車、自動泊車、城市 A-B 領航等多元智駕功能;更遠的未來,就是視覺方案和跨域融合芯片的應用。
而電子電器架構、智能座艙、AI 神經網絡算法模型、軟件生态也會成爲「科技普惠」目标中的一部分,同步推進。
智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實現智能駕駛的平價普及化,考驗的是深藍汽車的降本能力、規模化能力以及體系化能力。
2.150 萬輛
其實在深藍品牌戰略發布前夕,長安汽車召開了 2022 年度股東大會。
會議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分享了一組數字:從全球考慮,深藍到 2030 年計劃是 100 萬到 150 萬台的規模。
問題來了,目前,深藍汽車憑借 SL03 單車型拿下近 6 萬輛的銷量,與 150 萬輛的銷量目标差距不小,中間的空白怎麽補齊?
昨晚的發布會,官方爲該目标的實現劃定了大緻的方向,總結就是:産品矩陣、加速出海、營銷創新、研發投入。
深藍汽車董事長王孝飛透露,深藍汽車未來三年将深耕 6 款産品系列,以每年 2 款以上新産品的節奏,共推出 12 款以上全新及改款車型。
其次是國際化戰略,深藍将打造全球化車型,加速出海東盟與歐洲等重點市場。
需要補充的是,今年 4 月,長安汽車推出了「海納百川」計劃,目的同樣是爲了海外市場的銷售,預計通過 5-6 年的時間推進新能源戰略,鋪進從經濟型汽車到高端豪華型汽車。
這與深藍的國際化戰略達成一緻。
除此之外,更多營銷服務觸點的建立、每年不低于 10% 的研發投入、技術尖點的打造等,也将成爲補齊 150 萬輛的重要拼圖,參與其中。
再次亮劍,深藍 S7 能給深藍跑出新的加速度嗎?
6 月 25 日,深藍 S7 正式發布,新車推出三款增程版車型,售價 14.99 萬元 -16.99 萬元;兩款純電版車型,售價 18.99 萬元 -20.29 萬元。
這個價格一經發布,網絡上、車友群裏,鋪天蓋地的都是關于 S7 的讨論,最多的評價是:這個起售價把桌子掀了。
當晚,我們也發布了一則投票,将深藍 S7 增程版拿來與 10-20 萬區間的熱門增程 / 插混 SUV 車型對比,對比車型包括比亞迪宋 PLUS DM-i 冠軍版、銀河 L7、零跑 C11 增程版以及枭龍 MAX。
投票結果顯示,有将近 59% 的用戶覺得深藍 S7 在這個賽道更具競争力。
當然,從價格單一維度去比較,得出的結論會稍顯片面,最終還是要落到新車配置層面去讨論,也就是 14.99 萬起的價格,你能買到什麽。
深藍 S7 是深藍汽車的首款 SUV 車型,長寬高分别爲 4750/1930/1625mm,軸距爲 2900mm。
與 SL03 一緻,深藍 S7 同樣基于 EPA1 全電數字平台打造,這讓兩款車有着相同的軸距,但由于車型定位, S7 會更高、更寬,進而有更好的空間表現。
外觀造型大家會比較熟悉,S7 沿用了 SL03 的設計語言,包括家族式斷面的鲨魚鼻前臉、星能之瓣的日間行車燈、可編程的智能交互燈、D 柱的螢星呼吸燈等等,都在高調彰顯自己的科技感身份。
深藍 S7 外觀、内飾方面的信息早在 4 月開幕的上海車展上公布,我們此前也做了詳細的體驗分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下方視頻号。
面對新能源賽道多選手同台競技的局面,深藍 S7 的核心底氣來源——超級增程,這背後是深藍團隊 22 年混動技術的儲備、12 年增程技術的研發。
深入理解「超級增程」的技術邏輯與能力邊界,需庖丁解牛。用最簡單的表述解釋 S7 超級增程就是:底層架構的 5 大創新 + 控制層面的 5 大創新。
前者包括 EPA1 全電數字平台、原力超集電驅、原力智能增程、不起火動力電池以及超級熱管理;後者包括智慧能量管理、增程系統無感啓停控制、超低能耗集成、全場景動力協調控制以及微核高頻脈沖加熱。
5+5 的技術群落在産品層面,構建了深藍 S7 的競争力核心:
- CLTC 工況綜合續航 1120km,純電續航 200km
- 發電機最高效率 96%,可實現 1L 油發電約 3.3 度
- 綜合油耗最低 0.63L/100km(CLTC)
- 饋電狀态下,油耗低至 4.95L/100km(CLTC)
- 風阻 0.258Cd
蟄伏與蓄力一年,深藍 S7 作爲「智能平權」的初步嘗試,攻城拔寨的決心與魄力尤爲明顯。
從戰略和目标數據上看,長安與深藍的電動化進程并不算激進。
長安汽車沒有像比亞迪那樣完全放棄燃油車市場,燃油車目前還是公司主要利潤來源。
正如深藍汽車沒有專注于純電賽道,因爲市場用戶也處于能源過渡階段。官方數據顯示,深藍 SL03 已銷售車型中,純電和增程的數量比值爲 2:8。
作爲長安新能源的後繼者,深藍品牌承載了長安新能源在新能源領域深耕 20 餘年的成果,是一次新能源研發能力、技術積累、管理體系、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厚積薄發。
智能化趨勢勢不可擋,深藍 S7 能跑多遠,深藍汽車又能跑多久?150 萬輛的目标能按時達成嗎?
暫時沒有答案,但我們保持樂觀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