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遲雨
2024 年 1 月,國資委相關負責人首次表示将研究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核中。随即 " 中字頭 " 大象起舞," 漲 " 聲一片。
國資委對央企原本有一套成熟的考核評價體系。2023 年,這套體系被确定爲 " 一利五率 "。所謂 " 一利 ",即突出對利潤指标的考核,充分體現企業對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 五率 ",即淨資産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産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營業現金比率、資産負債率。
按照這套體系,假若一家央企效益穩步提升,利潤總額、淨利潤和歸母淨利潤協同增長,淨資産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産率、營業現金比率同比改善,研發投入強度和科技産出效率持續提高,整體資産負債率保持穩定,那麽就可以認定,這是一家優質的企業。
但如果這家央企同時是上市公司,這樣的評估似乎又差了點什麽。
衆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央企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又和整個央企的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談及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怎麽可能不關心其市值?
長期以來,央企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水平與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支柱地位并不匹配。我國不少央企在世界 500 強的榜單上名列前茅,但要論市值,好幾家央企相加才能抵得上一個微軟或者蘋果公司。
更讓人意外的是,目前 A 股兩市破淨的央企超過 80 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如果跌破了每股淨資産,産出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或公司内部的管理問題有關,由此暴露了嚴重問題,或是市場情緒出現了恐慌。
鑒于這些破淨央企中,多數企業的基本面并未發生明顯變化,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這些企業之所以被嚴重低估,主要緣于市場信心不足。
投資者對上市央企的信心不足,與上市央企不重視市值有關。一家上市公司不把自己的市值高低當回事兒,放任其在市場上被一路看衰,自然也無法給投資者以較好的回報,這樣的企業怎麽能夠讓市場鼓起信心?
正因爲市值高低與投資者回報密切相關,所以上市央企如果不重視市值,其暴露的核心問題是其對投資者利益的輕忽。
現在,國資委的表态意味着管理者将通過 " 市值管理 " 評價的指揮棒,逼使上市央企的負責人要像重視 " 一利五率 " 一樣重視自己公司的市值,給投資者以回報。
将 " 市值管理 " 指向更好地回報投資者,恰好與近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接受媒體采訪時,着重提出要 " 建設以投資者爲本的資本市場 " 的觀點相吻合。
至于具體操作,業内預期,未來央企負責人考核或将既對市值的相對變化做考核,同時也将對估值的絕對水平提要求。
無論如何,市值管理一旦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體系,将有助于提高央企對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視程度,引導央企更加關注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
這有利于央企的持續健康發展。而随着上市央企變得更有投資價值,顯然也有助于資本市場健康平穩運行和投資者信心回歸。
實施市值考核,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不能走向極端的唯市值論,以市值高而遮百醜,更要按照法律法規嚴格管理,杜絕企業操縱投價。
(作者系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