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一種很新的神話
文|符瓊尹
編輯|張友發
《星落凝成糖》(以下簡稱《星糖》),有一個喜劇開局。
痛感共通的姐妹,因爲 " 上錯花轎 " 着急互通信息,想到的辦法是在手臂上用刀刻字,姐姐費勁力氣刻出來的字是:在嗎?天界的男主獨自修煉十幾萬年,已經成爲一枚社恐,害怕與人相處,相反嫁到天界的女主角卻是個社牛,甚至能打麻時把神仙們的财産騙沒了 ……
随着劇情的推進,新鮮的 " 搞笑女 " 主角在進入 " 虐 " 的劇情後,也得到了觀衆的共鳴。據雲合數據和酷雲互動數據,《星糖》播放量已經多日居于榜首,其雲合正片市占率已經超過 16%。
這些年來,觀衆們對于仙俠劇的老套路已經疲軟,做過《香蜜沉沉燼如霜》(以下簡稱《香蜜》)的制片人劉甯再清楚不過。因此,他在《香蜜》後,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夠做出差異化的的項目。
《星落凝成糖》就這樣進入了他的視野。毒眸(ID:Domoredumou)也與劉甯聊了聊從《香蜜沉沉燼如霜》到《星落凝成糖》,神話劇變化的五年。
" 星糖有不少意外驚喜 "
毒眸:最早是怎麽關注到《星糖》這個 IP 的?
劉甯:《香蜜》播出後,我們設定了 " 蜜糖 " 三部曲的規劃,由同一個制作團隊連續出三部優秀的作品。在篩選 IP 的過程中,注意到了《星糖》。
我認爲這個項目具有創新性,核心梗又是 " 神話版《上錯花轎嫁對郎》",觀衆比較熟悉,而且這樣的設置天然會讓觀衆心裏有疑問:怎麽上錯了花轎,又怎麽嫁對郎?
故事的人設也很有特點,比如說女主女二是雙生花,整個過程裏沒有任何的競争,妹妹是姐控,姐姐是妹控,不會違背當下主流女性觀衆的喜好。還有男主一人分飾 4 個角色,到最後一共呈現出 5 種性格,其中 4 個角色中有 3 個都是他剔除的欲念,結合起來很有特點。
再有就是整個小說的使用率很高,很多名場面都可以在影視化呈現時保留。小說轉換率,是我們評估一部小說的重要指标。如果一部小說在影視化時需要做大量修改和删減,我就不太建議這樣的小說做改編。
毒眸:《星糖》是從 2019 年才開始連載的,現在團隊在挑選新項目時,會更青睐這些更新的網文 IP 嗎?
劉甯:會,兩個原因,第一,早期的大 IP 其實市面上已經沒有了,要麽被買了要麽被改編了。第二,古早的部分作品确實會存在一些劇情模式老套,台詞陳舊的問題。我們會關注一些當下比較主流的作者,像買《星糖》的時候,一度君華隻寫了 5 萬字,但我們判斷這個作品整體的結構、人物設定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就直接購買了。
這種前置的合作,也是現在比較常規的行爲了。如果要等一個好作者把小說寫完再去買,就已經遲了。成熟作者也不會因爲出售了版權,就在後續寫作時放水,畢竟作者們也很愛惜羽毛。
毒眸:之前你有說過,從定義上來看,《星糖》并不屬于仙俠劇,而應該是古裝神話劇,爲什麽?
劉甯:《西遊記》是什麽題材?大概率不會有人回答是仙俠吧?像《星糖》這樣的古裝神話劇裏,并沒有修仙的過程,男主出生的那天就是天界的皇長子。仙俠和神話有不同的原則,仙俠呈現人修仙的過程,神話呈現一個神話體系。
最直觀的感受可能就是,仙俠劇的特效量比神話劇小很多。不過,我不介意大家稱呼爲我們爲仙俠,觀衆隻要自己看着舒服就好。
毒眸:此前《香蜜》有單獨找團隊來做世界觀搭建,《星糖》也做了類似的嘗試嗎?
劉甯:《香蜜》應該是國内較早嘗試把世界觀獨立出來承包一個團隊的神話劇,到後來做《星糖》的時候,已經很多劇都開始重視自己的世界觀搭建了。我認爲這是這類劇集非常重要的環節。
所謂的世界觀不僅僅是圖形呈現,更是一個體系問題,包括了各個世界的制式、規則,每一界和每一界之間的關聯,一界之内的曆史、體制演變等等,這是一整套的邏輯。包括戰力、法術、生态這些會做設定,這次《星糖》光做前期世界觀設定我們就做了一年。
神話劇的世界觀參考基本都是來自于《山海經》《搜神記》等經典作品,如何在固定的六界中做出差異化,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這次我們設計了一個天界的煙霞系統,天界的天氣跟主角的心情息息相關,他生氣了就會打雷下雨,心情好了就會放晴。這次我們四界都做了非常大面積的實景與 CG 結合的場景,比如獸界搭景面積就在 15000 平方米,這個在傳統題材類型上是沒有人做過的。
毒眸:多年的遊戲從業經曆,讓你在做劇時有哪些不一樣的視角?
劉甯:我做劇集時也是始終把 "2C" 放在 "2B" 之前。遊戲是直接聯系終端用戶的,需要吸引玩家來消費,因此做産品時始終會抱着 "2C" 的思維,但劇集是一個 2B 的産品,直接售賣至播出平台。但我們從《香蜜》到《星糖》,更多是帶着 2C 的理念,考慮觀衆的需求。
其次就是,遊戲在制作上會比影視要求更精良,特效是其中一個模塊,所以我們在特效上對于品控的要求會更高。
毒眸:劇中哪個選角有比較大的驚喜感?
劉甯:說實話大部分還是在預期内,也有一些預料之外的驚喜。其實你看劇會發現,每個角色哪怕是配角都有必要的功能,不僅僅是男女主 CP,男女主 cp 都是業務能力強的潛力股,能受到認可,這在選擇他們的時候其實已經有底氣了。副 CP 這次也受到觀衆喜歡。可能有一個原因,姐姐并不黑化,這可能也是一個關鍵的點,導緻副 CP 線有觀衆緣,傳統的同質化的項目裏面一般女二都會黑化。其他的小角色也可以頻繁登錄抖音熱搜、快手熱搜、微博熱搜,這是我特别開心的。
毒眸:所以這次整體的用戶畫像數據跟預期内是相符的嗎?
劉甯:用戶數據跟預想的差不多,大部分還是 90-00 後的年輕觀衆,星糖從一開始不被看好,到不少觀衆在看劇後,紛紛成爲自來水,主動安利劇,真的很感謝這些觀衆。
神話劇也需要與時俱進
毒眸:《香蜜》中的哪些經驗,沿用到了《星糖》中?
劉甯:《香蜜》之後,我們做了一個很完整的複盤來優化我們後續的作品。包括剛剛提到的人設的調整和劇情的全新設定。大家現在說女主角是 " 搞笑女 ",其實就是我們結合人設,有趣的劇情都是在人設之後産生的,人設要先立起來,才會有後續的搞笑效果。
毒眸:從《香蜜》到《星糖》,間隔了五年時間。這五年裏,觀衆對于這一類題材劇的審美有變化嗎?
劉甯:觀衆還是想要看到一個有差異化的東西。這次我們在男女主感情上就做了一次突破,一般同類型劇集的男女主角感情都會迅速升溫,前面五六集可能兩個人就要好了。但是我們沒有那麽做,快 20 集了男女主還沒有在一起。包括前面我說的姐姐妹妹雙生花,兩個人一直沒黑化,還是互相保護彼此,這種感情在同類型劇集中也較爲新穎。
毒眸:這五年裏,劇集工業化的程度有發生了什麽變化嗎?
劉甯:效率在持續優化,但制作的标準可以再提升。我很明顯的感覺到從《香蜜沉沉燼如霜》到《星糖》,國産劇特效的能力是在持續提升的。這一方面是特效團隊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也是越來越多劇集明白了實景拍攝的重要性。兩者要結合才能産生更好的效果。
工業化不是工廠的流水線,并不是說大家能在統一流程下加工的文化産品有了相似的樣子,更多的還是制作的标準流程,靠人爲的品質打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無論工業化到了哪一步,我想我們還是會在不同的環節不停地有博弈,我們想要一個全新的門,但置景方可能會給到我們一個可以循環利用的、在其他劇集裏也出現過的相似的門,那我們就要去博弈。這個博弈的過程,也許無論工業化發展到什麽階段,都會存在。畢竟,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利潤最大化。
毒眸:《香蜜》和《星糖》都是少見的台網同步播出,且登陸一線衛視的神話劇,爲什麽衛視會青睐這兩部作品?
劉甯:主要是《香蜜》的緣分,《星糖》在制作過程中,衛視方也在密切關注,這次的配置延續了香蜜的原班人馬,兩位主演也是科班出身,專業素質高的新生代代表衛視對之前的合作以及星糖品質的判斷,最終促成了又一次合作。
衛視首先需要考慮劇集内容品質。再者,這類劇集受衆年齡層相對較低,因此我們整體導向一定要是正能量的,給到年輕的觀影群體一些教育意義。就像《星落凝成糖》的兩姐妹之間有很真摯的情感,兩個人雖然有着對于愛情的追求,但從始至終都在互相幫助,去實現了自我的成長。
與此同時,整體的故事背景不能是胡編亂造的,而我們團隊的兩部神話劇作品,整體的世界觀的結構設定都來源于中國傳統神話體系。這也是衛視方比較看重的。
《星糖》的諸多場景改編自《山海經》等中國傳統神話
毒眸:在衛視段播出,劇集的受衆年齡層會與網播的仙俠劇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嗎?
劉甯:會,從《香蜜》到《星糖》,高年齡層用戶的接受程度比同類型題材的網播劇要高一些。在這兩部劇裏,親情戲的内容比重都大大高,而高年齡層的用戶确實對這一類内容有需求。
這類題材,對于衛視方的年輕用戶也是有效的拉動。2018 年《香蜜沉沉燼如霜》播出後,我曾經去到江蘇衛視和大家溝通,這部劇的年輕觀衆比例要高于衛視其他劇集的平均值。我始終認爲,好内容當你們破圈時,受衆是非常廣泛的。
毒眸:從《香蜜沉沉燼如霜》到《星落凝成糖》,市場環境有發生什麽變化嗎?
劉甯:說實話我沒有太在意市場怎麽變化,跟随市場的話題是永遠跟不住的。電視劇的生産周期很長,隻能看一個整體的、比較大的時間階段,對這些時間階段要有自己的主觀判斷和決策。每一部劇無論制作多麽精良,我們最終還是要靠演員的塑造來讓觀衆代入這部劇,這是本質。
這些年來,大家還是回歸到了内容本質。以前一個階段,大家想走捷徑,後來發現捷徑也不是那麽好走,對于我們的團隊來說,會有一個自己的标準,選擇好的演員貼合角色,完成劇本,且保證從選角到劇情都能給到觀衆一定的驚喜,我們隻能盡力做到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