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際金價顯著上漲,國内黃金零售市場的價格也随之水漲船高。日前," 金價已漲破 600 元每克 " 相關話題登上熱搜。9 月 13 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南京多個商圈,了解到有金店每克黃金報價逼近 600 元,但消費者的熱情依然不減。尤其是年輕人,對黃金開始越來越 " 上頭 ",有 00 後買起了金條、攢起了 " 金豆豆 "。
金價在漲,年輕人對黃金的熱情也持續上漲
9 月 13 日臨近中午,現代快報記者在新街口商圈看到,來咨詢黃金首飾的人不少,有母女,也有小情侶。
記者詢問了五家金店,暫未發現有突破每克 600 元的黃金首飾。周大福報出的價格是 599 元 / 克,潮宏基活動價 565 元 / 克,老廟黃金活動價 549 元 / 克。
據央視财經 9 月 8 日報道,今年的金價在春節之後漲多跌少,黃金飾品價格在 580 元 / 克上下浮動。雖然金價一直在漲,但消費者的熱情并沒有因此退卻。" 現在黃金價格在高位,但金飾是結婚的剛需,該買還是得買。" 有市民表示,除此之外,走親訪友、送周歲禮等也越來越多地用到了黃金。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 6.8%,其中,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等升級類商品的零售額同比分别增長 17.5%、10.5%。
如今的黃金市場已經不再是老一輩的專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黃金 " 上頭 "。" 每日金價 "" 黃金首飾 " 等關鍵詞也成爲年輕人搜索的熱門關鍵詞。
90 後小鄒是在南京工作的金融白領,她平時不僅愛逛金店,線上的直播也不放過。" 我身邊不少年輕人也都在買黃金,黃金首飾不比溢價超高的大牌 K 金首飾香嗎?" 在小鄒看來,除了保值增值、圖個吉利,顔值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現在的工藝比以前好了很多,黃金飾品的樣式豐富了起來,一圈掃過去都要挑花眼,尤其是那種融入國潮、國風元素的首飾,越來越好看。"
帶火打金店,這屆年輕人買金條打首飾
對年輕的 " 淘金一族 " 來說,購買黃金時,純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和黃金首飾比起來,含金量更高的金條才是最香的。" 富時做首飾,窮時當盤纏 ",于是他們找到了一種高性價比的方式:帶着金條去打金店裏打金首飾。" 寶子們聽勸這樣買三金至少省一萬啊!!!"" 打金成功,省錢啦!"" 金條變金手镯,換種方式陪伴 " 在某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都在分享自己的 " 打金 " 經曆,這也帶火了不少打金店。
" 打镯子要比買镯子更劃算,而且定制自己喜歡的款式。" 正在籌備婚禮的小周就坦言,黃金首飾不僅本身比金條單價高,加工費更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但要是拿着金條去打個素圈,能節省不少錢。
但打金也需謹慎,要注意甄别打金店。某社交平台上就有博主分享了自己被 " 坑 " 的經曆," 奉勸姐妹,不要輕易打金。" 在這位博主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含金量 999 的金條做出來的手镯都是斑斑黑點,打金店還想再收 800 元提純費,不包損耗。不僅如此,最後的成品含金量也變低了,檢測出來隻有 91%。
購買門檻低," 金豆豆 " 成年輕人理财新寵
購買黃金首飾、金條等,是人們較爲熟悉的黃金投資方式。除了這些,年輕人還 " 開發 " 出了一種新的理财方式——攢 " 金豆豆 "。
所謂的 " 金豆豆 " 通常是指重量在 1 克左右的黃金,沒有工費,售價根據市場行情,普遍在 500 元左右。與幾十克、上百克的金條相比,1 克的 " 金豆豆 "" 金瓜子 " 降低了購買門檻,給了想投資黃金的年輕群體進場的機會。
現代快報記者搜索一些社交平台發現,有的網友攢的金豆豆裝滿了透明玻璃瓶,曬出滿滿的成就感。評論區也經常有 " 攢錢不如攢金豆 "" 買基金不如買金豆 " 的留言。
" 月光族 " 小環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金豆豆 " 對她來說更像是省錢秘密武器。她從去年開始時不時會買一些金豆豆,現在已經有了 8 顆。" 我這人工作壓力一大就愛花錢,與其吃吃喝喝花沒了,還不如攢點黃金。幾百塊錢一顆,想着也是爲自己存錢,既安慰了自己想花錢的心,又沒亂花錢。" 小環笑着說,看着金豆豆越來越多,心裏也會越來越滿足,很有安全感。
提醒:投資者要保持謹慎,可以等待金價回調時逢低買入
無論是 1 克重的 " 金豆豆 "" 金瓜子 ",還是大克重的金條、金磚,如果消費者以投資爲目的購買,還是需要注意規避風險。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澤偉表示,黃金作爲一種稀缺和保值的貴金屬,一直受到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喜愛。近來國内金價連連走高,主要是由于近期彙率下行、臨近消費旺季等原因。他認爲,總體而言,金價在未來大概率維持震蕩走強的态勢,年輕人确實可以适當持有一些黃金。但考慮到當前國際金價和國内金價出現一定的背離,黃金短期内仍存在一定的回調風險,投資者對此還是要保持謹慎,可以等待金價回調時逢低買入。
業内人士提醒,在購買黃金産品時一定要多關注黃金的純度,且一定要注意回購渠道、要求,以及金價波動等因素,不可盲目跟風購買。
現代快報 + 記者 徐蘇甯 文 / 攝
(校對 張靜超 編輯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