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方 IC)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2023 年 8 月 1 日 -8 月 20 日期間,以國務院國資委官方微信 " 國資小新 " 公布的招聘信息爲例,該官微已經連續發布了近 30 家央企的社招公告。
其中,不止一家央企專門對 " 回避近親屬 "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以國家能源集團 2023 年度第一批社會招聘爲例,該企業便表示必須 " 符合國家能源集團親屬回避相關要求 "。
8 月 16 日,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直屬企業發布招聘通告時,也表示 " 應聘人員報考崗位符合任職回避原則,不得報考配偶、直系血親、三代以内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親屬所在單位的崗位 "。
國家電投所屬中國電能,以及華能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還表示,有夫妻、本人或配偶直系血親在所報單位工作的,或有三代以内旁系血親或近姻親關系在招聘需求部門工作的,不得報名參加所在單位招聘。
在此之前,2023 年 7 月,山東、江西、深圳、青海、安徽等地的煙草專賣局發布招聘公告時,也曾明确規定應聘人員在錄用後不能擔任可能構成幹部任職回避情形的崗位,也不能與本人存在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内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人員擔任領導成員單位系統的崗位。
不過,一家央企人力資源負責人 8 月 18 日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回避 " 不代表 " 杜絕 ",跟錢有關系的關鍵崗位,比如和人财物有關的崗位是應該回避的,但是例如銷售和技術崗位,不用百分百回避近親屬。另一家以信息技術爲主業的央企人力主管亦表示,不會明确說規避,但是會調查,盡量避免。
另一家建築類央企人士則說:" 最關鍵的仍是符合招聘條件,我們企業裏,最長的有連續四代人都在這工作。"
長久以來,各大央企均在根據《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領導人員任職和公務回避暫行規定》,以及集團内部的自行規定,不定期開展近親屬回避的調查摸底工作。
原則
上述央企人力資源負責人透露,前一段時間,該企業的生産采購部門啓動招聘,想招聘一名采購計劃員。企業内部的運行主任表示,他的妻子想競崗。
上述人力資源負責人說:" 從硬件條件來說,他妻子的好多條件都特别符合。" 但是,最後還是關閉了這條應聘通道。理由是,如果招聘進來,夫妻雙方便形成上下級審批關系,無法做到公正審批。
之所以嚴格回避近親屬,是因爲該央企人力資源負責人所在的企業,曾出過一件事情。
該企業内部的下屬三級單位,有一對夫妻曾分别在采購和财務崗位任職,換句話說,一個人負責買東西,一個負責支付貨款,最終夫妻倆配合起來,裏應外合把錢支付出去采購虛假的東西,沒有底線地支付,被發現後潛逃外地,最終被公安系統抓獲。
從那以後,該央企就很在意近親屬的回避。現在,在該企業内部,和錢有關系的人财物的關鍵崗位,一定會回避。
該人力資源負責人說:" 這畢竟是一種利益關系,一般情況下,我們也相信員工會講原則,但是一旦涉及到父子和夫妻等關系,就比較麻煩,遇到問題他們還是會一緻對外。"
爲了将 " 回避近親屬 " 的原則貫徹到實處,不久前該集團專門對集團内領導幹部不遵守任職回避原則的情況,進行摸底調查。
該人力資源負責人透露,調查的領導幹部包括,集團公司所屬各二、三級單位董事會成員(不含外部董事、獨立董事)、黨委成員、領導班子成員、經理層成員等。
親屬關系範圍界定上,該央企要求配偶、父母、配偶的父母、子女及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配偶的兄弟姐妹等。
在此次摸底調查結束後,該央企還啓動過第二次内部調查,将同學關系也列入回避之列。
該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集團要求回避的同學關系,是指經由領導人員本人推薦進入系統内具有同學關系的人員,包括全日制或在職學曆學位教育的同學關系。嚴禁各級企業領導人員在不向上級報備、不符合錄用條件、不履行選聘程序等違規情況下,安排親屬、同學在系統内企業工作。
舉賢不避親
事實上,回避近親屬的要求,早在 2001 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關于《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領導人員任職和公務回避暫行規定》中就有過明确規定。
該《規定》對企業領導人員的配偶,父母,配偶的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配偶的兄弟姐妹提出要求,表示在同一領導班子中任職的;同時在有直接隸屬關系的領導班子中任主要領導職務的;一方在領導班子,另一方在其分管的部門、企業、駐外機構(境内外,下同)及工程、投資項目中任領導職務的以及企業領導班子主管部門提出需要任職回避的,都要遵循相關回避原則。
對于央企來說,在落地上述回避原則時,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絕。
上述央企人力資源負責人舉例表示,技術崗位和銷售崗位,不用嚴格遵循此要求。
他說:" 比如在我們的車間裏,都是按計件工資幹活,不存在權利交換,所以我們不做招聘上的回避要求,車間内的夫妻父子關系特别多。"
上述建築類央企人士則表示:" 按道理講,我們這個行業不反對下一代加入本企業。我們最長的有四代人在同一個企業工作。隻是現在下一代願意子承父業的越來越少了。"
對此,上述央企人力資源負責人有同感,由于該企業有時候工作環境較爲艱苦,很多人并不願意來應聘,相反有時候系統内推薦的人反而忠誠度更高,也更認同央企的企業文化。由于父輩的影響,這些系統内推薦的人更有歸屬感,也不會能力一變強就跳槽。
他說:" 雖然一直鼓勵市場化選聘,但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員工沒有歸屬感,老是心神不定,不想在企業待下去,也不是好事。"
據此,他還是歡迎系統内人士推薦人員來應聘的,在他看來,舉賢不避親,主要還是看前來應聘的本人,自身條件是否過硬。
而且,該央企内部還有考核要求的約束。以該央企下屬研究院爲例,如果研發不出科研成果,院長的年度薪酬會受影響,直接挑戰負責人利益。所以,如果給院長安排科研能力較差的近親人員進去,研究院也不可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