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電子科技大學 2 月 23 日消息,2022 年秋季校園招聘中,該校博士研究生甯博宇進入華爲,成爲 " 天才少年 " 項目一員,年薪百萬。甯博宇表示:" 我隻是一個普通學生,這次入選是我運氣比較好!因爲我的研究方向和華爲未來的課題高度相關。"
同時,甯博宇曾獲新加坡國立大學街舞之夜冠軍獎、電子科技大學男子跳高冠軍、男子蛙泳冠軍、舞蹈大賽個人冠軍、達人秀個人冠軍等多項榮譽。據悉,甯博宇還是一名哔哩哔哩 up 主,目前擁有超過 2 萬的粉絲,超過 600 萬的播放量。" 做 up 主起先是受時代發展的影響,我喜歡并願意去分享,自媒體平台給了我機會。"
華爲高薪招聘 " 天才少年 " 備受關注。日前,華爲光産品線發布招聘公告稱,面向全球招聘 " 天才少年 "。
又一百萬年薪 " 天才少年 " 曝光
日前,據電子科技大學發布消息稱,該校 2022 年度傑出學生甯博宇入選華爲無線産品線與光産品線的 " 天才少年 " 計劃。甯博宇是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幹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2019 級博士研究生。
據介紹,博士四年,甯博宇在通信領域頂級期刊 / 會議上共發表了 21 篇論文,其中 11 篇爲通信領域 JCR-Q1 分區、10 篇爲 IEEE 旗艦頂會,并作爲學生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甯博宇曾在華爲成都研究所 2012 無線通信實驗室實習。實習期間,甯博宇幫助華爲項目組解決了多用戶下行 MIMO 空分多流複用等三個重要問題。
圖片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衆号
據電子科技大學介紹,在 2022 年的秋季校招中,甯博宇收到了華爲兩個産品線的邀請,成功地通過了普通博士面試并進入了加試環節。在經過了十幾輪的面試後,甯博宇在求職競争中脫穎而出,拿到了華爲 " 天才少年 " 計劃百萬年薪 offer(錄用通知)。
甯博宇拍攝的 vlog。圖片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衆号
據介紹,甯博宇是哔哩哔哩 up 主,從數碼産品測評到旅遊記錄,從生活日常到搞笑視頻。粉絲超過 2 萬,累計播放 600 萬的播放量。甯博宇是一位文藝青年,獲新加坡國立大學街舞之夜冠軍獎、電子科技大學男子跳高冠軍、男子蛙泳冠軍、舞蹈大賽個人冠軍、達人秀個人冠軍。
甯博宇街舞視頻截圖。圖片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衆号
據悉,高中時,甯博宇偶然在校運動會上發現了自己跳高的天賦并愛上了這項運動。爲了突破自我、提高成績,他查資料、勤練習,将自己的動作由跨越式轉變爲背越式。随着成績的大幅提升,甯博宇來到了另一個突破的臨界點:校跳高記錄。爲此,高中物理具有突出優勢的他腦洞大開,将物理課上學到的牛頓第二定律和生物課上學過的抗利尿素原理運用到跳高中,減輕體重、增加起跳加速度,最終成功打破了成都四中塵封了 24 年的跳高記錄。
圖片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衆号
談到入選華爲 " 天才少年 " 計劃,甯博宇說:" 我隻是一個普通學生,這次入選是我運氣比較好!因爲我的研究方向和華爲未來的課題高度相關。并且在面試過程中,我和華爲專家交流的非常愉快,我們相互都學到了新的知識,并爲未來的合作達成了共識。"
談及未來,26 歲的甯博宇表示:" 作爲職場的新人,我還有很多不足,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但我會始終擔負起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責任使命,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難題。"
近日,華爲光産品線發布公告稱,面向全球招募 " 天才少年 "。據華爲介紹,華爲光産品線在光傳送和光接入領域已經持續 15 年保持全球市場領先。同時,基于超過 25 年的深厚積累,把領先的光技術創新應用于通信之外的更多領域,圍繞人眼所及之處的場景化需求,打造 AR-HUD、智能車燈、智能光顯、光纖傳感、行業感知等多款創新光産品。
任正非:我們強調 " 不拘一格選人才 "
華爲自 2019 年啓動 " 天才少年 " 項目。目前,公開報道的 " 天才少年 " 有 20 多位。華爲因對 " 天才少年 " 開出高年薪而備受社會關注。年薪分爲三檔,最高檔爲 182 萬元 -201 萬元;第二檔爲 140.5 萬元 -156.5 萬元;第三檔爲 89.6 萬元 -100.8 萬元。
3 月 17 日,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了文章《擦亮花火、共創未來——任正非在 " 難題揭榜 " 花火獎座談會上的講話》,披露了華爲創始人任正非對天才少年、校企合作等熱點話題的看法,并劇透了華爲 2022 年研發投入情況。
有人提問道:" 最近關注到,有位 " 天才少年 " 在公司工作兩年離開,去做機器人創業了;我有個蘇黎世大學畢業的朋友也是類似情況,他在這個領域也算頂尖的,也是工作兩年就離開了。ChatGPT、電動車、大疆無人機 …… 很多颠覆式創新都是這種初創企業去做的。第一個問題,任總如何看待年輕人在創新創業與守成之間的差異?第二個問題,除了待遇,我們公司在制度上能不能給年輕人一些資源上的鼓勵,鼓勵大家去突破、創新,敢于挑戰?"
任正非回答,第一,進入我們公司," 天才少年 " 這個稱呼就沒有了,定位 " 天才少年 " 主要用于入職的定級定薪。所有新員工在三丫坡入職培訓時,到處都是張榜公布的題目,大家要去踴躍回貼,有人會讀這個帖子,就有人來找你喝咖啡,你要認真去交流,反對意見或贊成都行。他們是在選人,這些專家有權力給你當場定級的、定工作崗位的,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很厲害的專家。如果他認爲你可以培養,職級就會被定得很高,爲什麽非要從最低級别開始起步呢?他也可以把你拉進他的項目組,你直接就進入大項目組了。大項目組不是指規模大,而是指高端項目組。
我們強調 " 不拘一格選人才 ",老、中、青相結合,在開放的環境中向前滾動。年輕人最有突破能力的是 25-35 歲;有經驗、有資曆的人有架構能力,架構和突破同樣重要。科學技術上也有成與敗的問題,敗不餒,失敗對你來說也是一次實戰鍛煉。
第二,我們不能壟斷人才,員工想出去創業或到其他公司去,人盡其才,發揮他的價值,對國家都是有用的。過去有個電影叫《中鋒在黎明前死去》,我們壟斷人才,沒有用也扣住不放,消磨他的青春,而且還要給他發工資,兩頭不讨好。我們對人才機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進入公司以後,沒有很好使用到他最擅長的地方,沒有發揮作用等于浪費他的青春。
人才關鍵是怎麽用。比如我們強調專家垂直循環機制,專家不能在一個崗位呆很長時間,要到前線作戰去循環。" 石頭 " 一翻開,壓在下面的 " 草 " 就長高了,大家都看見了,這樣年輕人就不會被埋沒在 " 石頭 " 底下。專家垂直循環的目的,是讓他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去解決實際問題。垂直循環下去不一定降薪,工作組沒有級别,他可以比行政部門的級别高,他可以是 " 尉官 "、" 校官 "、" 少将 "、" 上将 "……,保持他的循環,直到有合适崗位。當然,不合适的人也面臨着淘汰。沒有理論的實踐,會在盲目摸索中經曆數十次才能感覺到;沒有實踐,對理論就沒有深刻的理解。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