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4 日,《原神》官方的首個線下公開比賽 " 影幻杯 " 在上海落幕,從各渠道篩選出的 144 名選手經過一周的賽事,最終由還是在上大學的選手 " 卡密 sama" 捧起冠軍獎杯,也拿下了獨屬于冠軍的 30 萬元獎金。
根據官方公布的消息,本次比賽的總獎池爲 120 萬元,參賽的 144 名選手經過數個月的 " 積分、外卡、主播賽 " 逐一确定,這是米哈遊第一次舉辦大規模的線下電競賽事,比賽項目卻是《原神》中的一個分支玩法—— " 七聖召喚 "。
去年 12 月,米哈遊以 "《原神》内置分支玩法 " 的形式推出了卡牌遊戲《七聖召喚》,從官方的表态上看,對這款卡牌的定位算是 " 輕度休閑 ",因爲它既沒有排位模式,也不存在來自 PVP 的獎勵,甚至沒有任何付費點。
基于《原神》龐大的玩家數量,官方圍繞該玩法設計的劇情、活動、獎勵基本都與 PVE 相關,難度曲線也更照顧從未接觸過卡牌玩法的新人,因此剛推出時也曾有過不小的熱度。
後續,官方雖然一直把《七聖召喚》視作常駐玩法在運營——持續推出新卡牌、活動以及調整平衡性,但因其受衆群體的關系大大弱化了競技成分,遊戲本身也沒有天梯排名機制,導緻後續普通玩家的積極性略有降低。
雖然通過背靠《原神》獲得了更大的知名度,但在本體如此高話題性的背景下,外界往往也很容易忽視這款分支玩法本身所具有的生态、玩家群體、複雜度,以及競技性。
職業牌手
在這次的參賽選手中,張老伯算是實力和名氣雙高的那類人,畢業于北大的他還是 " 萬智牌金級牌手 "、" 萬智牌 18 年全球年度新人 "、" 爐石高校星聯賽季軍 "、" 三國殺 2016 王戰亞軍 "。各種卡牌賽事的頭銜填滿了他學生時代的履曆,在接受采訪時,他也認爲自己算是個标準的職業牌手。
這次張老伯通過積分賽順利晉級到影幻杯,作爲一位描述自己 " 時刻都在尋覓更好玩卡牌遊戲 " 的人,張伯倫把自己當初入坑《七聖》的原因概括爲:
" 我認爲它看上去很有深度,很複雜。"
深度和複雜,這兩個關鍵詞其實并不符合多數原神玩家對《七聖》的最初看法。這款卡牌所有的機制、系統都來自它的本體原神,而無論是其中的元素反應、手牌,還是角色牌裏的技能,策劃都意圖還原它本來的設定。
" 納西妲 " 角色卡,幾乎複刻了她在原神裏的定位和技能
這也讓熟悉《原神》的人,對上手《七聖》這件事幾乎毫無門檻,再加上官方宣傳時把卡牌重頭放在難度較低的 PVE、NPC 挑戰上,很容易讓外界,乃至原神内部的玩家産生《七聖》其實和它本體一樣休閑的印象。
但如果你将視角放在對競技性要求更高的職業牌手上,他們對這款卡牌遊戲給出的第一印象可能截然相反。
張老伯在《七聖》正式推出之前,僅通過官方給出的規則介紹就産生了 " 這遊戲深度一定很高 " 的印象,而在正式上線後,實際體驗也印證了這一猜想。
作爲曾經在萬智圈頗具知名度的選手,張老伯把《七聖》與萬智區别最大,也最有意思的一點概括爲了 " 角色牌 "。
" 角色牌 " 是《七聖》的一個獨有系統,在正式開始遊戲前,玩家除了要構築自己的 30 張手牌卡組外,還必須選定三張具有獨立技能的角色牌,遊戲勝利條件就是将對方的三張角色牌全部擊敗。
在一個單回合中,并非是常見的先後制,而是采用了雙方交替行動的規則,即在某個角色做出攻擊、釋放技能或者切換角色後,行動權就會轉移給對方,如此輪替,直到兩方都把充當能量的 8 個元素骰用光,才會開啓一個新回合。
而張老伯認爲這種角色牌系統,正是《七聖》具備相當難度與深度的原因,因爲角色引出了一種手牌以外的新決策樹。
每回合除了考慮該打哪一張牌外,七聖的玩家還要考慮該派哪位角色出戰,用什麽技能、充能滿了是不是該放大招、切人的時機等等……
而且因爲《七聖》每一回合都固定會有 8 個代表能量的元素骰,導緻在遊戲初期玩家就能做很多操作,哪怕是單純的切人,都有可能給之後的局面帶來決定性影響。
B 站上有一個在七聖圈的經典對局就很能說明問題——著名爐石主播瓦莉拉遇上了一個在第一回合就選擇換人的對手。
該視頻已經累計了一百多萬播放量以及六千條評論
在第一回合切人,除了要浪費一個元素骰外,無疑還将先手回合的主動權拱手讓給對面,頗有圍棋裏,第一手放在天元的味道。
但是此時已經 12 連勝的瓦莉拉并沒有因爲這個操作就看輕對方,反而認爲對面是個高手。
因爲在對方的角色組合下,存在一種單回合 10 點傷害斬殺關鍵角色的理想開局,這種操作其實算是個 " 騙招 ",瓦莉拉預想到了這種可能,所以放棄進攻轉爲切出其他角色來承受傷害。
但是對方同樣又做出對策的反對策,牢牢占據場面上的優勢,最終戰勝了已經 12 勝的瓦莉拉。這局比賽同樣也常被用來說明這個遊戲的高端局有多麽 " 勾心鬥角 ":
所以對于像張老伯這種對卡牌裏的腦力博弈如此熱衷的職業選手,計算量和複雜度是他考慮上手的主要原因,他一直認爲:"《七聖召喚》是玩過卡牌遊戲中,運氣成分占比最小的。"
牌社
" 牌社 " 這個詞來自本次比賽的另一位選手,他的 ID 是 " 月話牌社 - 音月 "。
交流中,我對音月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 我沒有來自身邊的朋友。"
幾乎從不出遠門的音月,所有的社交都依靠互聯網。在今年,他新結交的朋友有大部分來自《七聖召喚》,準确地說應該是 " 來自依靠七聖召喚所組建的月話牌社 ",這也是他 ID 前四個字的含義。
月話牌社的性質并不是競技意味更高的 " 職業戰隊 ",它最初更像是幾位卡牌愛好者一時興起成立的小組織,主要目的也不是爲了參賽,而是 " 爲群友籌辦民間比賽 "。
但不到一年時間,由該牌社舉辦的 " 月話杯 " 就已經成爲了被官方所承認的線上積分賽,規模也從 " 群友間的娛樂 " 變成了千人規模的正式比賽,在本次的線下賽中,月話杯也是選拔選手的主要渠道之一。
音月是牌社的創辦人,但早在《七聖》出現之前,音月就已經很喜歡《原神》,每天都要花 3 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遊戲上。他入坑卡牌玩法的理由很簡單—— " 因爲算原神的忠實玩家,又特别喜歡這些卡牌的美術設計 "。
《七聖》的角色牌立繪不沿用遊戲已有的圖片,而是官方根據卡面尺寸和卡牌的美術風格重新繪制,金卡在釋放技能時,還會有特殊的動畫表現。
在這個卡牌玩法剛發出預告時,音月就已經在群裏經常跟朋友聊《七聖》,随着讨論的深入,自然也萌生了爲這個遊戲制作内容、籌辦比賽的想法,月話牌社因此成立,而當時所有人甚至都還沒上手玩過遊戲。
我問音月:你爲什麽知道自己一定會對《七聖》感興趣?他的回答也很簡單:" 因爲我喜歡原神,同時我也喜歡卡牌遊戲,所以不覺得我有任何不喜歡《七聖召喚》的理由。"
在這個想法出現時,音月一度處在 " 失業 " 的焦慮期中。
音月自嘲自己是個 " 家裏蹲 ",因爲不愛出門,他此前從事的工作是 " 遊戲代練 ",但後來覺得這份工作過于機械,也不能學到新東西,在工作兩年後,自己主動辭職了。
由于個人原因,他在辭職後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新工作,這種狀态持續了差不多一年,他稱之爲 " 沒有方向的迷茫期 ",直至遇到了《七聖召喚》。
音月很喜歡這款遊戲的另一個原因就是 " 有了新的方向 ",此前沒有任何比賽組織經驗的他,通過籌辦賽事學會了視頻制作、運營以及一些應對突發狀況的基本知識,他所創立的 " 月話杯 " 也慢慢從一個群友間的娛樂局最終升級成了代表官方的積分賽事。
但組織比賽在早期對音月來說依舊是 " 爲愛發電 ",自己聯系人手、自掏腰包提供獎金,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他對這些經曆印象深刻,認爲都是當初籌辦比賽的牌社成員共同努力的成果。
借着牌社的契機,音月認識了不少被他稱之爲 " 大佬 " 的線上網友,他們經驗豐富,會在視頻制作、運營比賽上給出幫助,也會在音月處于失業期時給出關于人生、前進方向上的指導。
在《七聖》上線後,随着各種諸如 " 月話杯 " 這樣民間賽事的增多,音月自己也逐漸能靠參賽獲得不少的獎金,一度緩解了他沒有收入來源的窘境。
不過談及遊戲帶給他的回報,音月始終認爲《七聖》給他帶來了 " 一起組建牌社的朋友 " 以及 " 找到未來前進的方向 ",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在前往上海參加這次線下影幻杯比賽前,從不出遠門的音月非常興奮,這是他第一次坐飛機,也即将是他第一次真正見到這些朋友。
網管
" 終末本是我家 "(以下簡稱 " 終末 ")接觸原神的契機是因爲看到了網吧裏的遊戲上線廣告,他當時的職業是一名網管。
從網吧離職後,他還當過富士康員工、便利店收銀員,聊起來,還是覺得網管、收銀員這樣的工作更好,因爲 " 會有空閑時間打遊戲 "。
終末入坑《七聖召喚》的理由也很有遊戲玩家的狡黠:不擅運動的他認爲這種卡牌遊戲 " 很耗腦力,能靠這種方式來消耗身體多餘的糖分。" 本次影幻杯,終末憑借外卡賽前十六強的成績,從數千名選手中突圍,得到了去上海參加總決賽的資格。
臨出發前,終末特地先跟便利店請了兩天的假,一天專門用來處理買機票、收拾行李、确定路線。他之前沒去過上海;另一天則用來準備牌組、練習,還有構思戰術。
作爲便利店收銀員,終末平時沒有休息日,就連打牌的時間也是從 " 店裏人少的時候、下班的瑣碎時間 " 裏擠出來的,所以在我采訪的選手裏,他是唯一一個 " 把匹配模式作爲練習主要手段 " 的選手。
《七聖》雖然不設排位,但還是開放了沒有積分要求的匹配模式,但是匹配模式的對手水平參差不齊,也沒有辦法針對某套主流牌組做系統性的練習,所以一些更專業的選手會選擇私下跟其他人約練。
但對于終末來說,要想約一個跟他遊戲時間相符、水平相近、又願意陪他練習的牌手很困難,隻有在專門爲了比賽請假的那天,才終于有能跟人約戰讨論的機會。
終末也沒有像張老伯、音月那樣,在牌手圈中有一定的威望度,會有很多人願意主動跟他分享技巧心得,在參賽前,他能依靠的資料隻有官方公布的牌組使用率,以及一些來自群友的信息。
在本次影幻杯中,場間也會有相應的數據統計
這也導緻他這次影幻杯最後以 4 戰全負的戰績止步突圍賽,終末覺得自己這次比賽運氣不好,實力也不算強,這次線下去上海,他甚至都沒有跟家裏人提起過這件事。
" 沒有必要,我爸對我不是很關心。" 終末在大二時因爲嚴重的肺結核休學了兩年,終于把病養好了之後,近 20 年沒見過面的父親又回家治病,花光了所有積蓄,從那之後他就再沒有回過校園,因爲身體原因,索性就找了網管這樣輕松點的工作。
他自述在養病期間,心态看開了不少,也沒有更宏大的願望,隻想健健康康活着,現在有了《七聖》,終末的目标可能又多了一個,那就是 " 把牌打好 "。
社區
對于張老伯來說,他一認爲 "《七聖召喚》的社群氛圍是玩過的卡牌中最好的 ",所以除了參賽,他也将自己的直播重心轉到了這款遊戲上;對于音月,他覺得自己打牌最大的回報是朋友,這些朋友則是通過網上社區結識的;至于終末,《七聖》是他在單調工作後短暫的放松,現在也是他的新目标。
大部分參賽選手中,多數都是因爲《原神》才嘗試這個分支玩法,但在親自上手後,卻又衍生出了專屬于《七聖召喚》的社交圈和團體,這些群體很容易被《原神》本身的流量所掩蓋,成了 " 刻闆印象的又一環 "。
就像比賽直播間中,依舊有很多看到原神點進來的玩家還是會發出 " 這還有比賽?"、" 這竟然有人玩?" 的疑問。
許多圈外人士在得知影幻杯有如此高的獎金池後,紛紛猜測米哈遊想試水電競,但以一個原神老玩家的角度看,這種比賽的性質更像是官方舉辦過的 " 二創激勵計劃 ",即投入更多資源來提升核心玩家的口碑,其本質還是爲社區服務,畢竟《七聖》本身沒有盈利點。。
而在玩家之外,《七聖》也帶來了一個和本體完全不同的遊戲風格,無論喜歡與否,它都代表了本就龐大的群體中另一個層面相對理性的聲音,這總歸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