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吉安 豆芽
五月天演唱會 " 假唱 " 的風波,愈演愈烈。
近日,B 站 UP 主 @麥田農夫 發布了 " 五月天上海演唱會 12 首歌真假唱鑒定 " 的視頻内容,通過技術手段得出 " 五月天演唱會真假混唱 " 的結論,經 UP 主的鑒定,12 首歌中涉及假唱的内容占幾乎一半。
随後,# 五月天假唱鑒定 #、# 五月天假唱 離譜 # 等詞條登上熱搜。很多網友表示 " 真的很失望 ",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爲 "UP 主的鑒定不足以支撐 ",當然也有不少人表示 " 演唱會聽的就是氛圍感 "。面對網友的質疑,該 UP 主也再度發布了兩期内容,結論依然是 " 真假混唱 "。
情緒之外,本次風波的關鍵在于,五月天是否真的在個人演唱會假唱?
針對這一關鍵疑問,音樂博主 @聲理學 在 12 月 1 日公開向 @中國消費者協會 舉報 " 五月天在個人演唱會公然假唱的行爲 "。
截止目前,上海文旅局、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等多個官方機構進行了回複,但主要都是表态 " 關注到了,進一步調查 ",暫無相關結論。
輿論發酵之後,五月天的經紀公司相信音樂在 12 月 4 日回複稱 " 沒有假唱 "。并發布了官方聲明,表示 " 不存在任何假唱行爲,正在積極配合相關執法部分開展調查工作。"
五月天陷入 " 假唱 " 風波:誰來評定?誰在維護?誰在憤怒?
關于假唱的鑒定,目前衆說紛纭。
據 UP 主 @麥田農夫介紹,其采用的鑒定方法是:對網友提供的現場視頻進行人聲提取,然後通過音頻後期修音經常用的軟件 Melodyne 進行分析,該軟件能夠分析音高并對不準的音進行處理,最後以" 真唱部分存在一定瑕疵,而假唱部分是百分之百的音準 "來進行判定。
但也有樂評人提出了質疑,認爲 UP 主獲取的現場視頻音質較低,對于人聲的提取有限,關鍵是 " 無法判斷和聲和墊音的程度。"
雖然樂評人們的内容引發了大量的争議與影響,但這些鑒定内容的功能,主要還是公開舉報,無法爲結果定性。隻有相關的文化執法部門,才能進行結果的定性。
雖然目前官方還沒有給予結論,但網友們的争論熱度絲毫不降。
很多網友由一開始的 " 不敢相信 "、" 震驚 " 轉爲了 " 憤怒 "、" 失望 "、" 痛心 ",認爲 " 個人演唱會假唱不能忍 ",不少網友甚至将 " 演唱會假唱 " 類比爲 " 在五星級酒店吃到了預制菜 "。
演出市場複蘇後,一票難求的現象頻頻出現。其中,五月天演唱會難搶一度成爲行業複蘇的有力證明,并且還引發了粉絲與黃牛之間的大戰。所以今年很多人看演唱會,其實需要花費比過去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成本。
在此背景下,當有人告訴你,現場是假唱時,很多人自然接受不了,感覺受到了欺騙。
此外,相比而言網友對于晚會的容忍度相對較高。因爲晚會往往有着更複雜的因素,很多晚會也涉及非商業性的目的,更注重完成度。但個人演唱會屬于純商業行爲,假唱意味着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更重要的是,假唱還涉及法律問題。多個相關規定都對 " 假唱 " 進行了明确規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指出,營業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騙觀衆。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例細則》相關規定截圖
不過,也有不少維護、支持的聲音。" 今年我看了北京 2 場,第一場的時候明顯感覺到現場比較費力,很多地方唱不上去,但第二場明顯聲音提亮了很多,不過當下的氛圍裏不想深究 ",五月天的粉絲思思告訴我們。另一位去了現場的歌迷小飛也表示," 看現場确實能夠感覺到有假唱的可能,但是我不在意,我更擔心的是,這件事之後五月天出不來了。"
網上與思思、小飛持同樣觀點的不在少數,這部分聲音并不在意真假,更在于現場氛圍感與情緒價值。
五月天作爲創作型歌手,确實爲大衆帶來不少脍炙人口的音樂作品,也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對于不少歌迷而言,現場大合唱、氛圍感帶來的情緒價值更勝一籌。當然,也有不少支持者堅定 " 五月天沒假唱 ",并表示:"UP 主的鑒定證據不足 "、" 唱的好就等于假唱?"。
總結來看,五月天假唱風波之所以能引發如此大的反應,不僅是因爲涉及了法律與行業标準,還關乎着不少人對青春、對偶像、對現場演出滿足程度的情緒。
被錘假唱的關鍵一環:麥田農夫背後的技術流打假樂評人
複盤整場五月天被錘過程,便不得不提及這其中的關鍵角色,UP 主 " 麥田農夫 ",正是他連續三支視頻,将五月天演唱會現場錄制的音頻,強指向五月天數首快歌假唱。也引發了大衆輿論場的徹底 " 蓋章 ":在專業部門發聲前,大批網友便徹底認定五月天爲假唱。
那麥田農夫爲何許人也?
根據其 B 站信息顯示,麥田農夫爲内地音樂愛好者,據其過往視頻,麥田農夫最初于 2021 年 8 月在 B 站開始創作,發布音樂相關内容。初期他摸索多種内容,嘗試過吉他翻唱、音樂翻奏、樂譜拆解等内容創作,但始終流量平平,直到今年 1 月 17 日,麥田農夫發布了一條從技術角度探讨王一博跨年演唱會是否假唱的視頻,通過音頻處理軟件 Melodyne、插件 Auto-Tune,以圖譜形式展現了王一博跨年歌曲(去伴奏版)的音準程度,并收獲了超過 50 萬播放量。
事實上,此前假唱相關内容便一直是 B 站音樂區的熱門主題,但過往的鑒定内容或是通過去伴奏後過于穩的音質、完全沒有起伏的喉部和胸腔等主觀推測,或通過 " 話筒拿反還有聲 "、" 歌手口型完全對不上 " 等顯著翻車現場視頻進行判斷,流量大多分散在各個八卦娛樂号上,沒有專門的打假 UP 主。因而相關内容影響力有限,權威性也遠不如此前專業樂評人耳帝的 " 微博打假小作文 "。
直到今年 1 月,B 站音樂區興起了 " 技術流 ",專業設備下場助力 UP 主,可視化圖譜風盛行,開啓了 " 技術打假 " 新時代。1 月 7 日,微軟工程師、B 站科技區 UP 主碼農高天首次跨區發布音樂相關内容,通過 spleeter 軟件分離跨年演唱會上一衆歌手的人聲,并導入 Python 語音庫,通過将音頻可視化爲散點圖的方式,對音頻音準進行直觀對比。
這支視頻内,高天将準确發音作爲橫劃線,通過歌手音頻的偏離程度判斷其音準。并對比了張傑、鄧紫棋、孫楠、譚維維、周深等行業中公認的高水平歌手和總被稱爲 " 車禍 " 的薛之謙現場,讓用戶直觀感受到真唱的 " 偏離情況 "。視頻中,還對王俊凱跨年演唱歌曲進行判定,因其音準和偏離程度甚至優于張傑、鄧紫棋等人,也引發一種網友的假唱質疑。
專業工程師跨行的操作、新鮮的圖譜呈現方式和被牽扯的流量瞬間引爆輿論,大量工程師于評論區内探讨軟件的專業性、是否有更好的呈現形式等,也側面佐證了離散圖分析音準的說服力。
此後,高天收到王俊凱方律師函、粉絲力證偶像真唱與其他科技區 UP 下場佐證假唱等各類視頻層出不窮,流量藝人自帶的話題熱度也将此事再次推上熱議高峰。正是在這支視頻影響下,才有了麥田農夫使用音頻處理軟件,辣評王一博假唱的開端。
此後,碼農高天僅做了一條回應便再未發布相關内容,而麥田農夫則徹底走上了技術打假之路,半年内,其陸續指控 20 多位歌手假唱,除了流量演員,還包括蕭亞軒、許魏洲、許嵩、吳莫愁、汪蘇泷、阿雲嘎等知名歌手。尤以周深、阿雲嘎、蔡徐坤這類 " 自帶高粘性粉絲 " 的歌手相關内容熱度最高。
嚴格來說,這樣的可視化内容隻能直觀導向現場音準效果,得出歌手現場準或不準的答案,且由于錄音音質、現場雜音幹擾、扒幹音等操作環節不可避免的 " 音準破壞 " 和現場發揮問題,結果也存在不準确性。可對于廣大觀衆而言,知名歌手的對比鋪墊、對于人聲的理智判斷足夠讓 " 過準 = 假唱 " 這一公式劃上等号,也足以撕下許多假唱歌手的遮羞布,獲得輿論場聲讨的證言。
尤其是在音樂綜藝式微、傳統樂評人力竭的當下,科技類評測 UP 的出現恰恰彌補了短視頻樂評人的類型空缺,是順應時代的産物。" 本質上樂評人和普通觀衆之間最大的區别就是專業度,過去紙媒時代靠履曆和輸出話語權決定區别,但當下人人都是自媒體,這種專業區别被不斷縮小。技術流創作者的出現,就是通過軟件技術提升其專業性區隔。" 音樂行業從業者 GIGI 告訴剁椒。
但技術流同樣面臨困境,此前,不乏麥田農夫的粉絲在論壇表示,打假視頻看多了都是老一套," 先上播出和飯拍版本,再對格子看準不準。沒什麽技術含量,内容上最刺激的就是誰假唱了,再加一個看評論區破防粉絲,久了就有點無聊 "。
在某種程度上,五月天的打假内容也一舉拯救了麥田農夫漸入平淡的流量,當下,三支五月天相關内容鑒别視頻在 B 站播放量超過 320 萬,并在微博登上數輪熱搜。"TOP 級頂流歌手 "+" 高粘性粉絲掰頭 " 的熱鬧吸引了無數人,技術流鑒定視頻也一舉成爲了引導大衆輿論的風向标。
盤點假唱進化史:爲何泛濫?如何影響行業?
抛開本次結論未定的風波,假唱這一現象值得深度探究。
一方面,假唱并不是天然的行業弊病,而是不同發展階段下的産物," 墊音 " 等現象的出現,也讓假唱的界定也越來越複雜;另一方面,假唱的屢禁不止也在推動着行業的發展,促使更多官方規定進行行業約束。
其實早期,假唱隻是個别現象,而且是客觀因素導緻的。比如在央視等晚會上,由于晚會完美度的要求超出了歌手控制的情況,因此通過假唱來保證現場的完美。因此,早期觀衆對假唱也沒有強烈的抵觸情緒。
但随着流行音樂的風靡,唱跳歌手爲了保證現場的聽感和觀感更好,頻繁開始采用 " 墊音 ",偶像文化的盛行也讓 " 半開麥 " 成爲行業趨勢,此時,粉絲們更多是通過 " 開麥程度 " 來證明愛豆的實力如何,并沒有産生大規模的反對輿論。
直到假唱開始泛濫,不少業内人士站出來 " 呼籲真唱 ",才引發了大面積的讨論,也推動了相關部門的介入。
在 2000 年之後,假唱成風,不僅是特定晚會和唱跳舞台,越來越多演員跨界歌手讓這一現象越來越頻繁,就連部分真唱現場經過電視台的過度修音後,呈現出了一種近乎完美的效果。
同期,不少音樂人開始站出來。2002 年,被譽爲 " 中國搖滾之父 " 的崔健,在北京發起了一場 " 真唱運動 ",在業内引發了不少的反響。龔琳娜也多次與假唱亂象抗争,甚至放棄了不少商演機會,并直言 " 哪怕真唱不完美,但是它感動你。"
其實假唱不僅是國内的音樂行業弊病,而是世界範圍内的産業問題。之前,著名歌唱組合 Milli Vanilli 還因爲對口型而被收回了格萊美獎。
在經曆了屢禁不止的假唱和部分業内人的抗争後,相關部分對假唱進行了明顯的規定,并歸爲違法行爲。2009 年 9 月,文化部修訂發布的《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規定:營業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騙觀衆。
同年,黃聖依在四川舉辦的個人演唱會,演員方梓媛演唱的《單身舞步》、殷有璨演唱的《火》和《情醉人間》涉嫌假唱,分别處于 2.5 萬元罰款,成爲中國内地首例被執法部門查處的假唱案件。不過,在此之後,很少有此類處罰案例出現。
回到五月天的假唱風波,其實除了結果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如此大的輿論關注是否進一步影響音樂演出行業?
" 其實這次的輿論也充分說明了大衆對于假唱的容忍度越來越低,未來,相關部分的監管可能會更加嚴格 ",一位從業多年的演出行業人員告訴我們。" 而且我發現大家現在讨論,不僅是結果,還有鑒定的标準等等。"
此外,另一位從業者表示," 可能會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接下來演唱會的場次減少,歌手們也會考慮能否應付連續場次的精力情況。"
AI 作圖 by 娛樂資本論
目前來看,五月天假唱風波已經不限于輿論場中維護還是反對的讨論,更是對行業這一現場的争議與讨論,或許此次風波也能夠促使行業在音樂演出上加強管理。就像此前轟轟烈烈的黃牛事件,輿論的最終導向,是行業對于票務的進一步規範。
話題互動:
你怎麽看待 " 五月天假唱 " 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