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家尖島大青山景區依海傍山的公路上快速前行,岚圖追光在蜿蜒起伏的路面上表現出了超乎想象的舒适性與穩定性。
和各位一樣,我也想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内掌握這款車的所有細節。隻可惜我這次得到的體驗時間并不算很充裕,而且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我駕駛的這台追光的車機系統目前還不是具備量産穩定性的最終版本(岚圖表示正式銷售的車輛都會配備穩定的最新版系統),以至于系統的一些功能偶爾還會卡些小 bug。不過,這都不會影響我對這部中大型轎車在駕乘舒适性上的肯定。
一頭一尾的貫穿式車燈設計——車頭用橫貫燈帶将前大燈與能發光的品牌标識連接在一起,車尾的貫穿式尾燈融合了品牌的 "VOYAH" 字樣——提示了這台轎車與岚圖品牌另兩款産品間親密的家族關系。追光也是繼 SUV"FREE"(提供純電和增程車型)和 MPV" 夢想家 "(提供純電和插混車型)之後,岚圖汽車設計制造的首款電動轎車。
和預想的一樣,超強加速能力對于電驅車輛來說已不算什麽稀罕事。看似溫順的外表下,追光動力系統的總功率已達 375kW,總扭矩則是 730Nm。裝有 82.11kWh 電池組車型的 CTLC 續航裏程爲 580km,0-100km/h 時間隻需 3.8s;裝有 108.73kWh 電池組的長續航車型由于自重更大,0-100km/h 時間是 4.2s,但 CTLC 續航裏程也相應增加到了 730km。眼下,追光隻提供裝有雙永磁同步電機的四驅車型。鑒于即便是 " 略慢一點 " 的 4.2s 的加速能力也很難在現實道路中完全施展,未來岚圖汽車爲追光增加個兩驅車型,将 32.29 萬元(預售價格)的入門售價再往下狠拉一大截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駕乘感受。盡管手握大把動力,但這款新車定是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好了目标客戶的切實需求——舒适,完完全全的舒适。連接前輪與車身的是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後懸架則是五連杆獨立式。我駕駛的 " 旗艦版 " 車款還配備有空氣彈簧和阻尼力度每秒可調節 100 次的電磁減振器。配合攝像頭與軟件系統,追光爲這套底盤系統加入了 " 魔毯 " 功能——前置攝像頭會用每秒 30 幀的速率掃描檢測車輛前方 3 至 14m 的路面特性,結合其它傳感器采集的車身加速度信息,CDC 電磁懸架會趕在車輛壓到路面坑窪或減速帶等颠簸區域之前預先調整好減振器阻尼。在這種自帶預判的主動調整下,追光的駕乘感受堪稱相當絲滑。宛如坐在一大塊果凍上,不管路面如何敲打輪胎,你很少會在座椅上感覺到真正的沖擊。
堅固的車身與出色的車廂靜谧性讓舒适性更上一層樓。岚圖稱,工程團隊還通過對制動系統的精密調校降低了傳統電動車常會帶來的乘坐眩暈感(其中就包括能在車輛最後刹停階段避免車身大幅度點頭的 " 舒适制動 " 功能,岚圖對此項技術還擁有完全知識産權)。但從實際表現來看,決定你會不會在後座頭暈眼花的關鍵依舊還是在于駕駛員的技巧。
我的意思是,作爲出現在産品宣傳彩頁上的加分項,這一功能細節在測試儀器上的體現應該會比實際開車時更明顯。不過,追光與燃油車幾乎相同刹車感受倒是真的,能量回收系統并不會突兀的蹦出來以至破壞減速階段的舒适性。而且據岚圖稱,追光的百公裏制動距離比保時捷 Taycan 還要短——又一項實操表現确實出色,但宣傳話術靠譜與否總讓人心裏打個問号的産品優點。
前後雙電機組成的四驅系統,天生就具有能實現 0-100% 前後扭矩分配的特點。如此一來,追光在彎道中的循迹性就變得很是出色。别看這是一台自重接近 2.3t 的大車,在多彎的山區公路上快跑起來也能似遊走花叢間的蜜蜂般步履輕快。在底盤設計上,岚圖着實下了不少本錢——懸架系統 90% 以上的零件都是鋁合金材質。根據工程團隊的計算,此番成本投入讓整套底盤相比全鋼制零件足足減輕了 30% 的重量。
沉着穩健、舒适平順,對于車内乘客來說所迫切需要的一切這台追光幾乎全都一一奉上。隻是對開車的那個人——比如我——來說,這台車還是缺乏駕駛樂趣。在與駕駛員的溝通上,追光的表現有些呆闆,你很難得到什麽有關車輛正在經曆何種路況的細節。盡管在車尾有着可電動升降的尾翼,車内你也可以選擇多種駕駛模式以及模拟的發動機或航空器音效,但無論周邊花絮如何精彩,追光始終還是一台單純舒适、沉穩的大車。有點像高鐵的商務艙,乘客的旅行感受可比司機的駕駛感受有意思多了。能給駕駛員帶來些慰藉的是僅有 6m 的轉彎半徑,這讓在市區駕駛一部軸距足有 3000mm 長的轎車變得相當容易。
與舒适性相關的還有寬敞的後排空間和氛圍溫馨的車内設計。柔軟厚實的座椅會在第一時間讓你對接下來的旅程産生期待,我駕駛的這台車,四個座椅還全都配有加熱、通風與按摩功能。後排座椅還設計有電動腿托與角度電動可調的靠背。在後座中央扶手的觸控屏上能看到一個針對右後座位的 " 一鍵舒躺 " 按鈕——對,它的功能正如各位想的那樣。
讓人心情愉悅的還有視覺上的享受。上下齊邊的雙輻方向盤,配合與乘客艙幾乎同寬的前排三聯屏,這些橫向線條大大拓寬了車廂的視覺寬度。車頂是帶有遮陽簾的玻璃天幕,面積達到了 2.18㎡。128 色無極調節呼吸式氛圍燈用來在陰雨天和夜晚塑造車内氛圍,這些環繞座艙設計的氛圍燈可以随着音樂律動。
4 扇車門上的發光面闆還采用了特殊膜片材料,發光區域由寬度僅爲 0.1mm 的光絲組成,有着羽翼般靈動的光影效果。值得單獨一提的設計細節還有換擋旋鈕以及前排中央扶手的按鈕,它們就像是由水晶切割而來的精美配飾。
除了如上這些僅憑圖片難以完全展示的駕乘感受外,一系列與智能駕駛和電驅系統相關的重要内容如下:
在 -20 ℃的環境中,電池依然有的 90% 的容量保持,以此保證了冬季續航能力;條件皆宜的情況下,充電 10 分鍾即可補充 230km 的續航裏程。在 10 顆外部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與 12 個超聲波雷達等軟、硬件幫助下,追光具備 L2 智能駕駛輔助能力。通過選裝,還能在此基礎上獲得觸發式自動變道、可以自動上下匝道的高速公路點對點智能駕駛輔助、遙控泊車甚至遠程挪車等更進一步的智能駕駛能力。
目前,岚圖爲追光三款車型給出的預售價格分别是 32.29 萬元(電池容積 82.11kWh 的 " 标準版 ",少了些配置和幾顆雷達)、35.29 萬元(" 旗艦版 ",我所試駕的車型,補上了 " 标準版 " 少的雷達,并有着豐富的配置)和 43.29 萬元(" 長續航旗艦版 ",電池容積擴展爲 108.73kWh,比 " 旗艦版 " 額外多了些諸如方向盤加熱的小裝備)。對比一下我此番的駕乘感受和試駕車輛所能提供的配置——嗯,有點卷。
新車路試: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新車上市: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你還可以在這些平台
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