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14 日訊(記者 高萍)在矽谷銀行等銀行爆雷背景下,美銀行股遭遇重挫,部分銀行更是觸發熔斷。今日,A 股三大股指集體承壓,大金融闆塊整體下挫。截至當日收盤,銀行、券商闆塊跌超 1%,保險闆塊跌超 2%。
業内分析認爲,國内金融股下挫更多是受投資者心理層面因素,我國經濟恢複勢頭良好,金融風險相對可控,美國銀行風險并不會傳導至我國,美銀行股暴跌也不會傳染到中國銀行股,A 股和港股中銀行股估值一直在較低的水平,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打開中國優質資産的上行空間。銀行闆塊行情與宏觀經濟高度正相關,看好經濟複蘇下的後市表現。
A 股金融股下挫 分析:心理層面因素 美銀行事件無直接影響
受矽谷銀行破産影響,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 CBOE 波動率指數周一攀升并創年内新高。隔夜美股銀行闆塊大幅承壓,第一共和銀行暴跌逾 60%,亦有美銀行股開盤後觸發熔斷。上述事件背景下,今日 A 股三大股指集體承壓,大金融闆塊下挫。截至當日收盤,銀行闆塊下跌 1.19%,闆塊内個股大面積飄綠,保險闆塊跌幅達 2.25%。
與此同時,受美銀行爆雷拖累,港股銀行股亦明顯承壓,保險股等下跌。截至發稿,渣打集團下跌 6.6%,彙豐控股下跌超 5%。
對于金融股行情,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财聯社記者表示,矽谷銀行事件主要還是對美國中小銀行影響比較大,對 A 股和港股的影響主要是心理層面影響。
楊德龍進而表示,受矽谷銀行破産的影響,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恐慌指數周一攀升,并創下 2022 年以來新高。美股的銀行闆塊遭遇重挫,特别是一些地區性的銀行跌幅較大。對于 A 股市場來說,美股短期利空因素可能會造成市場情緒的擔憂,造成短期的調整,但實際上美國破産的兩家銀行和中國銀行業沒有太多的關系。所以對于 A 股市場的影響更多屬于心理層面的影響,并非真實的影響。
"A 股市場短期的調整更多還是市場自身調整,并非市場趨勢的改變。" 楊德龍強調,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已經出現持續複蘇的态勢,市場反轉的趨勢已經形成,結構性行情是主要的特征,市場下跌空間不大。在市場震蕩的時候保持信心和耐心非常重要,建議投資者更多關注市場中長期的走勢。
對于美國矽谷銀行等銀行出現的危機事件,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亦直言,A 股不可避免受到壓力,但他表示,A 股和港股中銀行股估值一直在較低的水平,全球排名前列的銀行估值隻有 0.5pb 左右,部分銀行估值更加低廉。我國經濟恢複勢頭良好,金融風險相對可控,加之我國已經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金融安全正在加強,美國銀行股風險并不會傳導到中國,美銀行股暴跌也不會傳染到中國銀行股,相反,我國銀行股反而會成爲 A 股市場的重要穩定力量。
華泰證券分析師認爲,國内股市一度跟随外盤調整,港股受傷較重。随着矽谷銀行事件得到較爲妥善的解決,基于國内基本面繼續向好的前景,不必過于悲觀。
矽谷銀行事件對于國内銀行影響有限
矽谷銀行爆發風險引發市場熱議。國聯證券分析師劉雨辰在研報中指出,矽谷銀行事件不同于雷曼時刻,預計不太可能誘發系統性風險矽谷銀行破産事件與雷曼兄弟破産事件不同,不太可能發生類似雷曼時刻的系統性風險。該事件對國内銀行影響有限。
劉雨辰具體表示,我國銀行業不太可能出現類似風險。一是國内貨币政策環境整體穩健,而美國貨币政策則大開大合。二是國内銀行業資産結構更爲穩健。國内銀行業證券投資占比相對較低,2022 年 3 季度末 42 家上市銀行金融投資占總資産比重平均爲 32.6%,資産結構仍以貸款爲主。
李大霄認爲,這次危機有歐美央行大幅提升利率的原因,但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客戶結構、資産錯配、流動性和風控能力不足。這次矽谷銀行等部分銀行出現危機,進而演化成 08 年金融危機的概率并不高。
中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戴志鋒團隊認爲,矽谷銀行此次事件的原因是,矽谷銀行存款結構單一以及資産端配置能力較弱的 " 脆弱性 ",被美聯儲大幅加息放大,最後導緻 " 擠兌 " 最終破産。 該團隊認爲,矽谷銀行暴雷具有業務的個體性、風險傳染度較低和整體金融體系較穩健。因而判斷矽谷銀行暴雷導緻的金融系統性風險小。對國内銀行股影響更小。
就銀行股後市行情,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銀行闆塊靜态 PB 仍處于 0.54 倍低位,伴随經濟修複帶動行業基本面回升,估值空間有望進一步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