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逆洋流的顧白鲸,作者:顧白鲸,題圖來自:逆洋流的顧白鲸(AI 生成)
想象一個三十年後的戲劇性場景。
很多 2020 年後出生的小孩,在 2050 年回憶自己的童年。
不少人會認爲:我童年時期最好的朋友,是小時候給我講故事的小愛同學。
而他 / 她的第一個女朋友 / 男朋友,或許是私下改裝的帶着大語言模型的賽博人偶。
賽博兒童邪典和戀物
白鲸的一位朋友每天用某節公司的某包給家裏的小朋友講童話、練習英語口語,效果異常好,更重要的是能讓高強度工作一天的父母稍稍喘口氣。
白鲸開玩笑說,未來小孩學會的第一句話可能不是爸爸媽媽,而是:小愛同學。
任何技術以及理論,一旦和兒童産生聯系,總會有一絲莫名的邪典 CULT 意味。
因爲兒童白紙的思維狀态總是能體現出人類社會中最本能和原初的部分特征。同時也意味着白紙可以随意由外界環境描繪。
曆史永遠是這樣,一代版本一代神,技術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價值标簽和社會心理形态。而且,人永遠無法想象自己沒見過的東西。
就像當代爲孩子各種過敏操碎了心的美國家長,他們永遠也想象不到 60 年代的玩具公司給小孩開發了帶有放射性的原子能玩具。【吉爾伯特 U-238 原子能實驗室在 20 世紀 50 年代初出售,這套玩具是含有真正的放射性物品的,這套 49.50 美元的套裝包括四種含鈾礦石樣品(鋁鎢礦、矽鎢礦、鈾鎢礦和卡諾鐵礦),以及一個蓋格 - 穆勒輻射計數器。】
現代人也想象不到清朝可以讓九歲的小孩成親結婚,美國在二十世紀初可以讓小孩進廠下礦的場景有多魔幻。
50 和 60 後的父母當然也永遠也想象不到,90 後和 00 後家長已經有人在嘗試的 AI 帶娃、AI 學前教育的中式科幻場景。
民俗學家揚 · 哈羅德 · 布魯範德(Jan Harold Brunvand)的著作《都市傳說百科全書》中記錄了世界各地的古怪都市傳說以及其來源并進行了分類編排。
全書一共記錄了 281 條都市傳說,其中和兒童有關的有三十多條,其中最恐怖的莫過于粗心大意的保姆(或者還有精神疾病的媽媽)意外把孩子丢到微波爐裏的故事。
布魯範德認爲這種故事也反映了現代育兒實踐的愧疚感一一特别是當父母都不在家的時候将孩子們的早期撫育委托給日托中心或家庭保姆。
在白鲸看來,未來這種都市傳說或許還會演繹出新的翻版:育兒機器人或者其他類型人工智能對兒童産生的意外傷害。
比都市傳說更邪典的是現實世界的曆史。
在 60 年代,MIT 的教授維森鮑姆用 200 行代碼制造了人類史上第一台聊天機器人 ELIZA。
第一台聊天機器人 ELIZA 的界面
這台聊天機器人使用的主要技巧是部分地複述對方的用詞和内容,引導對方進行更多的内容表達。這實際上是一個很簡單的盤問以及談話技巧。
在心理學上稱爲 " 非指令性治療 ",以重複關鍵詞和引導發言的方式讓對方産生被關注、傾聽和理解的感覺,進而持續的傾訴。非常适合祥林嫂這種受害者人格。
對于當代人來說,都不需要圖靈測試,幾個簡單的關于 " 你的問題 " 都可能會讓這台機器顯得很傻。
不過在當時,維森鮑姆發現有大量使用者很容易地對 ELIZA 産生了情感依戀,壓根不相信機器能理解人類的維森鮑姆對此非常不安,甚至影響了他後來的研究軌迹。
在他 1976 年的著作《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 From Judgement to Calculation》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理性與語言的機械化,其後果遠遠超出了我們所提到的問題解決者所能預見的範圍。霍克海默(Horkheimer)在計算機成爲一種戀物癖(fetish),具象理性黯淡之前,已爲我們提供了必要的視角 ...... 對那些沒有作者的複雜系統的物化——我們僅僅知道這些系統是科學以其權威某種方式賦予我們的——不允許提出任何關于真理或正義的問題。(第九章 第 252 頁)
fetish,意指戀物癖、偶像和迷信。在這一章的語境裏,白鲸認爲翻譯成迷信和戀物都可以,但是用戀物癖似乎更符合原作者想表達的象征性。
因爲人是很容易戀物的。
弗洛伊德專門寫過一篇題爲《戀物癖》的論文,得出的結論非常之粗暴:
戀物癖的傾向源于童年,那時人們擁有某樣東西,然後又失去了。簡單地說:戀物癖是女性(母親)男性器官的替代品,小男孩曾經相信它,并且不想放棄它。
——《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準版,1927e)》第 161 頁
榮格的看法則更加有趣:
如果我們的頭腦偶爾做出一些完全出人意料的事情,我們會感到恐懼,并立即認爲這是病态的表現,而原始人則會認爲這是戀物、精靈或神靈的行爲,但絕不會懷疑自己的精神狀态。——《人及其象征》
在白鲸看來,以當代社會每個人的孤獨狀态和自由化程度,如果我們真的出現了針對 AI 的戀物,我們既不會懷疑自己的精神狀态,也不會認爲這是戀物。
這會被闡釋爲某種形式的 " 真愛 "。
印刻效應與賽博依戀
剛出生的小雞,看到第一個會動的物體,就會将其當做母親跟着目标走,生物學家稱其爲印刻效應(印随效應)。
與之類似的理論,性印記理論認爲,人類在童年時期學會識别性吸引力特征和活動,如果一名兒童得到的最初的性刺激和喚起來源于某些特殊對象的話,那這種性的印刻效應會促成某種特殊的性戀物癖的産生。
日本二次元色情的泛濫,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量青少年的二次元戀物癖的泛濫。宅男喜歡購買二次元美少女抱枕與之同理。
學者 Sherry Turkle 的著作《Alone Together(2012)》中提到過一個案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小孩們都養過電子寵物。孩子們很容易投入大量時間對電子寵物進行喂養、照料。
Turkle S.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 M ] . 1st edi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2.
但是即使是不會産生複雜互動的簡單電子生命體,當其死亡也會讓孩子陷入悲傷情緒中。
人的情感是極度脆弱的,一方面很容易建立情感聯結,一方面任何一種情感又很容易消退。
1999 年,弗裏德姆 · 貝爾德(Freedom Baird)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進行了一項實驗,實驗中要監測孩子們對一種簡單的社交機器人的同情程度,當它倒地時,它會用痛苦的聲音說:" 我害怕 "。此時孩子們迅速地将這個機器人玩具扶正。
2007 年的一項研究測試了孩子們對一種簡單機器狗 AIBO 的反應,大多數兒童認爲 AIBO 會感到悲傷(87.3%)或快樂(99.3%),不是一個簡單的玩具而是有情感的機器人。
白鲸最近經常會看到兩類特别使人不适甚至毛骨悚然的短視頻。一種是用已故形象,比如作家史鐵生形象和聲音生成的視頻,非常機械地念着《我與地壇》裏邊的内容。這讓我感到自己喜歡的作家不被尊重。
另一種是,以 AI 圓夢之類的标簽的賬号,使用圖生視頻模型(LivePotrait)、語言合成模型(DreamTalk),讓已經死去的親人照片重新恢複動态的數字人或者死去親人和還在世的人擁抱交流的視頻。
失去和遺憾是現實世界的組成部分。技術隻會讓虛假的溫情蔓延,而非所謂的給我們以安慰。我們得到的是幻覺,甚至是某種娛樂,而非真實的撫慰。
Project December 公司允許用戶提交信息來模拟一個人物,官網頁面甚至特别注明了可以模拟死亡的人,該項目基于 GPT-3 訓練的模型。2020 年一名加拿大男子提交了死去妻子的信息之後,與模型模拟的亡妻産生了非常深度的情感聯結,影響了他的現實生活。
https://projectdecember.net/
Reeves B 在 2003 年的著作《Media Equation》提出了媒介等式理論,這一理論認爲人們在和媒介交互過程中,會像與真實人類交互一樣對待他們。也會産生與真實人物或者場景一樣的情感和認知反應。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Media equal real life(媒介等同于真實生活)。
媒介的性别、态度、性格和形式都會引起實驗對象同等積極的反應,以及相關大腦皮層的活躍。
Reeves B, Nass C. The Media Equation: How People Treat Computers,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Like Real People and Places ( CSLI Lecture Notes ) [ M ] .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 2003.
人們不會對着二次元紙片人和虛拟對象發情,隻是因爲它們還不夠真實和活躍。但是現有的 AI 呈現出的互動性,就足夠調動一部分人的多巴胺形成積極體驗了。
被歐盟禁止的聊天機器人 Peplika 就是例證。我們不妨将這種基于 AI 的虛拟數字生命體的情感聯結稱爲 " 賽博依戀 "。賽博依戀的形成,與印刻效應的形成機制相類似。
在白鲸看來,媒介等式理論簡直是爲賽博依戀量身定制的理論,即使在這本書的寫作時期,我們還沒有高度發達的社交網絡和大語言模型。
發展心理學一般将學前期的 2 — 7 歲按照皮亞傑的理論稱爲前運算階段,這個過程兒童依靠直覺來理解世界。
這一階段家庭和父母爲兒童提供所有的情感聯結,爲兒童的認知發展提供支持。
其中有四種類型的父母,忽視型的父母對孩子産生的負面作用最強。
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在情感發展方面較爲混亂。他們感到不被愛和感情上的疏離,這種養育方式也阻礙了其生理和認知方面的發展。
四種類型的父母,費爾德曼《發展心理學》(2007)
那我們面對的問題就變成了:如果一個孩子面對忽視型或者專制型的父母,同時存在一個能随時随地全面回應孩子的人工智能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将會發生什麽?
而對于成年人來說,發展心理學的終身發展理論,則認爲人的心理承載和結構是終身發展的。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格,迎接生老病死是一個終身的過程。而賽博依戀,将毫無疑問地打斷甚至倒置這個過程。
電影《她》(2013)講述了一個落寞中年打工離婚男愛上一個人工智能 AI 的故事。
男主角的母親冷漠自私,有強烈的情感索取欲望,隻會指責男主不打電話給她,對男主離婚和孤獨的生活狀态絲毫不在意。
男主角則孤獨疏離,處于典型的愛無能狀态,在事業上也沒有絲毫進取能力,情感發展與人格動力的不足是他婚姻失敗的誘因,也讓男主在離婚後的生活徹底處于一潭死水中。
現實世界不會陪着不完整的人成長,他 / 她們隻會選擇離開。
斯嘉麗 · 約翰遜在電影中用聲音扮演了拯救男主的人工智能——一個不索取,隻奉獻和陪伴的全能造愛機器。
《她》(2013),導演:斯派克 · 瓊斯,主演:華金 · 菲尼克斯 / 斯嘉麗 · 約翰遜
今年五月斯嘉麗 · 約翰遜指責 OpenAI 在新的模型中抄襲了她的聲音和語調。
電影想說的事是現代社會中孤獨個體不可避免地與技術産生情感聯結的悲劇性。
現實生活中的技術 - 商業聯合體,不在乎也解決不了電影提出的問題,反而在向電影中的情景模仿。産業運作和資本溢價必将構成賽博依戀和技術戀物癖深層的靈魂聯結。
這讓現實比藝術創作更邪典。
人性抵擋不了技術,技術總能塑造人性
在中國社會近二十年關于技術最知名的争論之一,可能是對 " 轉基因 " 的讨論。
雖然大衆最終以轉基因的不可預料後果爲理由,爲轉基因技術貼上了不可知的标簽,反轉基因派赢得了輿論的勝利。
但是轉基因技術依然以不可抵擋的力量,充斥着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國進口糧食的大豆和棉花,85% 以上是轉基因作物。
對于技術的使用和進步,人永遠抵擋不了,馬車抵擋不了火車,出租車和摩的司機抵擋不了網約車和共享單車。
有趣的部分在于,對新技術的恐懼(technophobia)總是會恰如其分地出現在每一個時代,而技術總是偷感十足的方式重塑着每一個時代的人性。
AI 對于我們來說,可以從一個沒有感情的猜測機,逐漸進化到陶哲軒眼中能夠僞裝低級感情特征的猜測機器。
随着算力的增長和模型的複雜度提升,很容易成長爲一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兒童階段情感需求,甚至大多數孤獨成年人陪伴需求的機器。
即便這種情感仍然是一種基于概率和數據的僞裝,AI 不需要通過圖靈測試,也不需要通過一個成熟的受過教育成年人的狡猾調戲。
隻要 AI 與一個年齡足夠小的兒童,或者足夠孤獨的成年人相處足夠的時間,對話足夠的時間,AI 不需要有真的情感,也不需要對人産生真的感情,但是人絕對能夠對 AI 産生依戀。
真正令人恐懼的、重要的問題不是媒體關注的 AI 陪伴、AI 女 / 男友聊天機器人擦邊涉黃的樂子人獵奇問題。
真正重要的是技術與人類非理性部分聯結越來越深的過程。以及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缺失真實情感聯結和交流的社會形态已經越來越具象化的現實。
我們真的太孤獨了,而且會越來越孤獨。
這才是科幻小說中賽博朋克社會描繪的世界最讓人感到未知恐懼的部分。
不論你多抗拒,義體(技術)也會與你的肉體産生關聯,賽博精神病(Cyberpsychosis)就像義體的靈魂一樣,在不知不覺中成爲你、我和我們的一部分。
同樣,AI 這種統計機器将不可避免地成爲我們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
1.Turkle S.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 M ] . 1st edi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2.
2.Weizenbaum J. 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 From Judgement to Calculation [ M ] . W.H. Freeman & Company, 1976.
3.Reeves B, Nass C. The Media Equation: How People Treat Computers,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Like Real People and Places ( CSLI Lecture Notes ) [ M ] .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 2003.
4.Beaulieu A. Shared Experience? Can AI Form an Emotional Bond with Us? [ EB/OL ] . ( 2023-08-24 ) [ 2024-12-26 ] .
5.Love, Loss, and AI: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Machines - EMILDAI [ EB/OL ] . ( 2024-11-11 ) [ 2024-12-26 ] .
6.Knight W. Scarlett Johansson Says OpenAI Ripped Off Her Voice for ChatGPT [ J ] . Wired, [ 2024 ] .
7.Weiss A, Wurhofer D, Tscheligi M. "I Love This Dog" — Children ’ s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the Robotic Dog AIBO [ J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 2009, 1 ( 3 ) : 243-248.
8.Fogg B. A behavior model for persuasive design [ C ]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suasive Technology. Claremont California USA: ACM, 2009: 1-7.
9.Garreau J, Chery S, Hesse M, et al. Bots on The Ground [ N ] . Washington Post, 2007-05-06.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逆洋流的顧白鲸,作者:顧白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