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市場激烈的價格厮殺,正震動二手車市場。
二手車交易,曾是一個讓人眼紅的行業。5 年前,上海的劉老闆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賣出幾十輛車、掙 10 萬元不成問題,一年買下一套房,輕而易舉。
今年,劉老闆卻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這種困境到了什麽樣的程度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現在朋友聚會時," 誰也不敢開口先說餓,因爲誰先說餓誰請客。" 而 2016 年 -2017 年時,他們幾個人中午吃一頓飯花七八百元一點不心痛。
劉老闆不是唯一一個遭遇困境的二手車商。同樣在上海經營二手車的張洋也頗爲郁悶。他在今年春節之前以 26 萬元的價格收了一輛岚圖 FREE,車況很好,原車主購買的落地價 33 萬元。不料,今年新一代岚圖 FREE 上市的起售價竟已下探到 26.69 萬元。" 根本沒有辦法賣,完全砸手裏了。" 張洋無奈地說。
9 月 4 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 " 中國二手車經理人指數 "(UCMI)顯示,8 月,我國二手車經理人指數爲 40.3%,相比 7 月下降 2.2 個百分點,仍處于榮枯線之下,二手車市場表現不活躍。
在接受調查的二手車經理人中,有四成表示今年 8 月資金流通情況下降了 10%,同時有六成的二手車經理人預計 9 月資金流通情況将與 8 月基本持平。
" 今年可以說是‘血戰’,這可能是新車、二手車業務近 10 年來最困難的一年。" 南甯市二手車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曾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稱每經記者)采訪時說。
事實上,二手車市場當前遇到的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今年來,二手車利好政策陸續出台。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對每經記者說:" 國家賦予二手車市場曆史性發展機遇,二手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已經來臨。"
收還是不收?
二手車商正進行一場 " 豪賭 "
劉老闆已經和二手車業務打了近 9 年的交道,在他的感受中,今年的行情最爲冷清。
在上海主要做豪華車二手車業務的王老闆從去年開始也已感受到 " 寒意 "。"600 平米的展廳,去年一年才掙了 1 萬塊錢。展廳的現金流水都是千萬元,但到了年底一算賬,沒有剩下什麽。" 王老闆無奈道,從年初開始,他就四處收車,忙着備貨。經曆了三年疫情之後,他和行業不少人都準備大幹一場。
實際上," 二手車業務很難做 " 是今年不少二手車從業者的共同心聲。
今年上半年來,國内車市輪番掀起 " 價格戰 "。特斯拉今年初下調價格,不少車企随之跟進," 東風系 " 品牌更是在 3 月 " 大甩賣式 " 降價,一時 " 烽煙四起 "。
新車領域的 " 内卷 " 也延伸到了二手車市場。
" 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汽車品牌突然宣布新車降價,或者是給消費者送更多的新車權益。有時候,部分新能源車、燃油車的新車和二手車甚至出現價格倒挂的現象(新車價格低于二手車)。這些都對二手車業務産生了一定沖擊。 " 曾蓓說。
車輛保值率成爲今年二手車市場相對比較難談的一個概念。" 有些新車一下降價好幾萬,那麽,一些收價比較高的二手車确實會比較難賣。我們現在展廳的很多二手車都已經随着‘價格戰’調整了售價,車價也很透明。" 一位澳康達二手車交易市場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車價不斷變化的上半年,收車成爲二手車商們的一場 " 賭博 "。
上海的二手車車商張洋就大大地賭輸了一次。他在今年春節之前以 26 萬元的價格收了一輛岚圖 FREE。" 這輛車跑了差不多一年時間,車況很好,客戶購買的落地價在 33 萬元。之前沒有收過岚圖這種新能源車,想着試試水。" 張洋說。結果今年新一代岚圖 FREE 上市的起售價就已經下探到了 26.69 萬元。
" 這種情況一定要舍得‘割肉’,不然一味壓庫存隻會虧更多。" 劉老闆談到了自己的經驗,曾經他一個月虧了 20 萬元。
" 不少二手車商不敢收車,或者說變得更加謹慎。因爲車價一旦收高了,很難賣出去,有壓庫存的風險,二手車商的資金壓力也會變大。" 曾蓓說。
但是遼甯的二手車商李老闆則提到了一個現實的問題," 不收車更賣不動,沒有貨品就沒有流量。" 李老闆的經驗告訴他,豐富車源是二手車商的核心競争力,也是成交的必要條件之一,因爲一些客戶發現沒有自己想要的車型和配置就不會再關注該店,後續生意會更加難做。
如果說上面采訪的隻是二手車商個例的話,數據則會從更全面的維度來呈現當下二手車市全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結果顯示,今年以來,二手車經理人指數都是在榮枯線以下,其實就是受到新車降價波及,影響到二手車價格,市場因素非常不穩定,導緻二手車景氣度特别不活躍,一直在不景氣的區間。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另一份調研數據顯示,近年來出現虧損情況的二手車商高達 92%,二手車從業者的生存和發展均受到嚴峻挑戰。
" 今年上半年,廣西二手車交易量約 24 萬多輛,與去年同比下滑 9%。南甯市的二手車交易量同比下滑了 15%。爲何南甯市的二手車市場表現更弱?其中的原因,我們也還在分析。" 曾蓓對每經記者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廣西的二手車交易量基數并不在高位。受新冠疫情、汽車物流滞後的影響,去年廣西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增長約 5%~8%。在此之前,其增長幅度一般在 10%~15%。
進退兩難
二手車庫存周轉期達 60 天
進退兩難,是不少二手車商們今年來的相似感受。一個明顯的指标是,二手車經銷商平均庫存周轉期在持續增長。
" 以前,我每天往店門口一坐,看銷售人員基本上就是收一輛賣一輛,流通很快。我隻要看見車從店裏出去,那就是 3000 塊錢裝兜裏。" 劉老闆說。
流通速度降低令不少二手車商的庫存周轉期陡然增加。" 一般來說,以前二手車商的庫存周轉期基本在 35 天左右,但現在多在 55 天到 60 天左右。" 曾蓓說。
但并不是所有的二手車都不好賣。上述澳康達二手車交易市場的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其二手車交易市場的庫存周轉期多在 30 天之内。" 有時候,有些車當天收,當天就有人來下單了。"
但這種順利的情況近兩年并不是經常出現。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田甜給出了該協會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從 2022 年到 2023 年上半年,二手車庫存周轉期已從 37 天增長到接近 60 天。今年 8 月份的平均庫存周期是 61 天,較 7 月份增加了 2 天。
" 現在新車市場基本 15 天一調價,這意味着:二手車在 60 天庫存期内,新車市場就已經經曆四次調價。二手車商單車普遍毛利約 5~8 個點,按照新車每調價一次二手車商損失 2 個點毛利計算,60 天内未能完成周轉的二手車大概率将面臨虧損。" 田甜說。
上海澳康達二手車商場擺列的二手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辛旭攝
成交價格則是二手車市場發展現狀的另一個風向标。瓜子二手車大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國内二手車成交均價約 9.6 萬元,同比去年 10.3 萬元的成交均價,降幅超過 6%。不過,二手車交易均價 7 月份持續回升,較 6 月增加了 0.2 萬元。
" 經濟實惠的代步車成爲消費者青睐的車型,還有一些可以用作生産經營的面包車等多功能車,也是二手車市場中比較受歡迎的車型。" 曾蓓說。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二手車交易價格區間在 3 萬元以下的車輛市場占比最大,爲 33.43%。其次是 3 萬元 ~5 萬元的車輛占 23.79%。
" 從成交價格反應的趨勢來看,二手車行業比去年似乎更卷了。不過,取消限遷的系列新政,讓二手車市場從原來隔離分散的局部地方市場升級爲全國性的統一大市場。車況更有保障、車價有優勢、保障更好的二手車将會更有競争優勢。" 瓜子二手車高級副總裁王曉宇告訴每經記者。
但庫存周轉期變長和成交價的下降,也讓不少二手車從業者難以堅持。
曾蓓提到了今年二手車市場的一個現象:從業人員在減少。" 一些投資人因爲虧損不願意堅持下去,可能關門閉店轉行了。一些基層的員工也會因爲收入減少就改行了。當然,在一部分人離開的同時,也有大概 5%~10% 的新面孔進入到二手車行業,但相比流出的人數來看,這一比例并不高。" 曾蓓說。
王華明顯感覺到二手車汽貿園收租金的難度比去年和前年還要困難。他是某省會二手車汽貿園的管理者之一。據他回憶,之前疫情期間,他們會根據國家的政策對汽貿園的會員單位推出一些租金減免和補貼,租戶對這種 " 送溫暖 " 活動很認可,也很配合交租金。但是今年,租戶交租的配合度明顯下降。" 背後的原因主要還是租戶的利潤在減少,盈利水平在下降。" 王華說。
更讓王華擔心的是,這可能會帶來惡性循環。
"2019 年之前,廣西大部分地級市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出租率都在 90% 以上,很少有低過 80% 的情況,出租率百分之百更是常有的事。但現在,不少二手車交易市場出租率多在 60%~70%," 王華說," 我們行業内部認爲,如果汽貿園的出租率低過 80% 會很難經營管理,因爲在這裏經營的商鋪會覺得人氣不夠,他延遲交租,甚至會要求降租,那麽就會出現一個惡性循環。"
另辟蹊徑
線上手段加劇二手車商分化
盡管今年二手車景氣度不活躍,但二手車從業者們仍在不斷嘗試以新的突破點、新的手段來尋求增長。
比如,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爲二手車市場的新突破點。
" 今年,線上平台中,新能源車滲透率開始大幅提升。瓜子二手車大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線上新能源二手車(以純電動車爲主)成交量實現了翻倍增長,其滲透率也已從 2022 年初的 4.6% 提升至當前的 12% 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相對而言,新能源二手車整體車齡更短,車況水平也更好。" 王曉宇告訴每經記者。
另外,近年來流行的多元化線上手段,也在幫助二手車商提升銷售轉化率。
《2023 年度中國汽車流通行業二手車交易市場百強排行榜分析報告》顯示,2022 年,百強市場有 77 家開展了抖音、快手等新媒體營銷服務。
" 現在純線下的成交量有,但是不多。主要靠線上來引流,如果沒有抖音、快手這些平台,生存都變得困難。" 李老闆表示,有些沒有線上引流的商鋪,可能一個月隻能賣 1~2 台車。
" 線上平台二手車交易領跑全國二手車交易大盤,(這種領跑)不僅是在交易量增速方面,更在價格透明度以及售後保障等多個維度上。這是因爲,線上二手車交易是全國性交易,不僅價格競争激烈,保障服務也開始大幅升級以赢取客戶。" 王曉宇透露,爲此,瓜子二手車就推出了一整套保障組合拳來讓消費者更加放心。
9 月 5 日,瓜子二手車正式推出 " 先試 7 天再買車 " 的新标準。瓜子二手車發現,超 90% 的用戶在調研中表示,買二手車有必要先試 7 天。
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數據也顯示,相比價格,77% 的用戶更希望能準确透明地了解車況。二手車作爲獨特商品,專業的靜态檢測後,每 6 台車中有 1 台可能會在 7 天動态使用中發生車況問題。因此,在成熟的二手車市場,如美國的 Carvana,英國的 Cazoo 均提供 7 天試駕的标配服務。
爲了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瓜子二手車平台提供了約 7 萬輛車源。用戶可通過瓜子官方檢測、在線驗車了解車況,選定車源開始 7 天 450 公裏的深度試駕。瓜子二手車方面認爲,這将極大地降低用戶的決策難度。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來重構當前國内二手車的購買方式。
新的商業模式和線上手段會帶來 " 馬太效應 "。
" 線上渠道使得流量會往一些頭部二手車交易市場集中,這會讓他收車或者賣車的效果更加明顯,但剩下的 80% 商家,流量可能會變少,甚至會影響到經營。" 曾蓓認爲,線上渠道在某種程度上會讓二手車商更加分化,因此,二手車商們要學會擁抱這些改變,利用渠道的變化和資源的把控,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但值得一提的,流量大也不意味着就能帶來可觀的利潤。
" 很多人覺得我們家流量大、曝光量強,價格就會高。但實際上,互聯網的信息很透明,我們的價格在市場中均較爲合理,這是成交中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 一位不願具名的二手車商表示,線上平台帶來銷售線索隻是第一步,其次還要有合理的價格、好的購車體驗和完善的售後。在他看來,二手車做新媒體的本質還是要落地到線下良好的服務之上。
政策助力
他們期盼明年觸底反彈
二手車市場當前遇到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他們正在通過政策爲二手車市場保駕護航。
今年 4 月 7 日,公安部推出對戶籍地以外的二手車輛轉讓登記、住所遷入實行一證通辦等新政策。6 月 5 日,國新辦舉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再次強調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加快建設統一汽車大市場。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門更是提出要支持二手車流通規模化發展,各地嚴格落實全面取消對符合國五排放标準小型非運營二手車的遷入限制,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和企業跨區域經營。
伴随着新政的出台,二手車交易由經紀模式轉爲經銷模式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但是,肖政三表示,當前各地區對二手車新政的全面理解和實施步驟還不統一,加之二手車從業者多年來以個人備貨的方式進行車輛交易的固有習慣,短期内還無法适應二手車新政帶來的變化。種種因素導緻現在二手車市場還處于相對不太穩定的發展階段。
" 今年起,促進二手車商品化、規模化、專業化經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實施,多年來制約二手車行業發展的堵點、痛點被全面破除,行業将迎來全新的二手車經營模式,市場将形成嶄新的二手車零售業态,廣大企業也步入了充滿巨大挑戰和機遇的轉型發展期。" 肖政三稱。
" 二手車新政的陸續出台,可以對行業的痛點進行更優化的解決。" 青島卡泰馳恒程緻遠總經理、青島卡泰馳汽車科技副總裁鄭振元表示,首先,企業的備案和簽注限定了資質門檻,引導行業從經紀模式轉向經銷模式,衆多的二手車買賣都将以企業爲主體進行運作,既對中間商買賣行爲作了最基本的從業限制,又可以爲客戶提供最起碼的保障。
随着一系列穩經濟、促消費、暢通二手車循環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和實施,二手車市場已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态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 7 個月,二手車累計交易量 1034.08 萬輛,同比增長 14.54%。盡管去年同期的基數較低,但是仍然可窺見市場複蘇的信号。
從長期來看,二手車行業也将長期向好。" 我國新舊車交易比例爲 1:0.68,美國爲 1:2.5,德國爲 1:2.58,可見我國二手車行業相對發達國家市場仍有較大潛力。與此同時,我國二手車行業正在經曆人才重啓、渠道重啓、信用重啓、服務重啓,相信道阻且長,行則将至,行而不辍,未來可期。" 田甜說。
或許是已經感受到了行業東風徐徐,李老闆決定在這個行業中繼續堅守。" 預計明年二手車市場會觸底反彈,還是要提前做好準備。人總要對未來充滿信心。" 李老闆說着又投入到對到店消費者的接待中去了。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張洋、王華爲化名)
每日經濟新聞
資深記者 黃辛旭
E-mail:
記者手記 | 二手車從業者在困境中期待轉機
在新車 " 價格戰 " 的影響下,二手車市場的日子今年格外艱難。
記者采訪中發現,有二手車商收購的二手車價錢與今年降價後的新車價格已經相當,還有二手車商 600 平米的展廳一年隻掙了 1 萬元。" 今年二手車業務是近 10 年來最困難的一年 " 幾乎是一衆二手車商的共同感受。" 血戰 " 之下, " 收車 " 還是 " 不收車 " 已經成爲了一場 " 賭博 "。
不少二手車從業者在懷念過去 " 躺着賺錢的日子 ",也有二手車從業者在困境中堅守着,并期待未來的轉機。關關難過關關過,這些二手車從業者們不停地嘗試尋找出路,比如,通過線上引流來尋找突破口,也提升平台保障服務水平來謀求業務增長。
幸運的是,二手車行業的政策東風已經吹起。今年以來,穩經濟、促消費、暢通二手車循環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和實施,二手車市場已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态勢。積極的信号已經被一線的二手車從業者捕捉到,未來的二手車發展态勢仍值得期待。
記者|黃辛旭
編輯|何小桃 易啓江 杜恒峰
校對 |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